牛牛的日记 发表于 2017-11-1 11:36:03

康熙水围行宫、敕赐沛恩寺游记

康熙水围行宫、敕赐沛恩寺游记
       在白洋淀文化苑内,雁翎队纪念馆的对面,是康熙水围行宫,水围行宫东侧是“敕赐沛恩寺”。这是按照白洋淀郭里口村建于康熙四十四年的行宫历史资料在2003年仿建的。
       清代以前,以骑射行围为其特征的满族人民,同时也从事渔猎活动。康熙皇帝继承祖先的传统,不仅经常进行旱围,而且也多次举行水围。为了水围和南巡的需要,康熙在天津建造船坞六座,以备贮藏和修理御舟之用。同时,还在白洋淀的赵北口、郭里口、圈头和端村建造了四座行宫,以便在水围之余憩息和办理政务。
       常驻跸行宫,为祈福祷告,要按时烧香,即在行宫旁敕建皇家禅寺,是水围行宫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光的流逝,四处行宫坍圮无存,如今留下的不过是历史的陈迹。


       康熙水围行宫。
       康熙水围行宫是清康熙帝在白洋淀水上围猎时修建的水上行宫。康熙帝先后40余次到白洋淀,其中水围29次。直到他生命终结前的康熙六十一年,还以六十九岁高龄巡幸畿甸,进行水围。
       行宫内建有:前殿、寝宫、朝房、书房、御膳房,行宫的四周建有环廊。在行宫的一侧建有码头。各殿、宫、房都是铁将军把门,室内摆设凌乱、灰尘覆盖,一看便是一个疏于管理的地方,乾隆皇帝若有知定会怪罪于这帮懒汉的。










       敕赐沛恩寺。
       敕赐沛恩寺位于康熙水围行宫的东侧。是一个二进院落的禅院。由山门、钟鼓楼、侧殿、大雄宝殿、禅房、僧舍等组成,整个寺院建筑灰瓦铺就,雕梁画栋,气势雄伟。佛像塑造庄严,神态各异。被国家宗教事务局定为宗教活动场所。

       山门悬挂康熙御笔"敕赐沛恩寺"匾,门内禅院的守护神-哼哈二将分守两旁。


       山门两侧存放着“敕建沛恩寺”的乾隆御笔匾额的原物和复制品。





       寺内钟、鼓楼各一座,以"晨钟暮鼓"。晨钟惊醒世闻名利客,暮鼓唤起苦海梦迷人。钟楼底层供奉着地藏菩萨。





       天王殿供奉的佛像为弥勒佛,弥勒佛背后护法将军韦驮。两侧为四大天王,分别持剑、握琴、执伞、握龙,表达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的愿望。



       敕赐沛恩寺侧殿分别为菩萨殿和奶奶殿。菩萨殿内供奉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





       奶奶殿内供奉着从左至右依次为:琼霄菩萨、碧霄菩萨、送子观音、…、西天圣母、后土娘娘。







       大雄宝殿(为寺中正殿、主殿)在第二进院,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居中),左右为药师佛和阿弥陀佛,消灾延寿和接引众生,佛像两侧为十八罗汉。








       大雄宝殿两侧各矗立着一座宝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康熙水围行宫、敕赐沛恩寺游记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