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坪羌寨——建筑艺术的活化石
川西之行是从10月12日开始的。
早晨从成都出发,经映秀、汶川等5.12大地震的重灾区一路西行,不知不觉就到了阿坝州理县境内的桃坪乡。 桃坪乡坐落在杂谷脑河畔,依山傍水的就看见了那独具特色的桃坪羌寨。寨子奇特而雄伟,所有的建筑就像镶嵌在背后山崖上的一个个城堡,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庄严地俯视着河谷山地,冒然凸起的碉楼更增加了建筑的威严。 在苍茫的蓝天和群山之间,这是世界上至今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艺术了。
姚坪羌寨据说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走进寨子就立马可以感到那略带原始的古朴气息,还有那彪悍、淳朴的羌族风情。
寨子的建筑大都以石片、木材搭建而成,据博主观察,衬砌石片似乎没有使用我们想象中的水泥,而是用黄泥作为粘结材料,但依然坚固而耐用,经久而不衰。在经历了5.12大地震的考验后,它依旧矗立,可以说是一个大大的奇迹了。更为奇特的是,羌人建搂时,既不测算,也不绘图,不放线也不丈量,只是信手砌成,不仅结构匀称,而且棱角突兀、别致精巧,令人叹为观止!
羌寨的建设与汉民族的城门建设不同,不讲究方正,而是以碉楼为中心向四周放射。形成了民居与碉楼合二为一的建筑风格。在羌寨中,所有的房舍都是相通的,墙体与墙体间的巷道深幽而神秘,在巷道上又加盖了房屋,形成了新的暗道。在羌寨,如果没有导游引领,游客就好像进入了迷宫,很难从一会儿地上、一会儿地下、一会儿房顶、一会儿天上的八卦阵中走出来。
更有意思的是,在羌寨的地下,挖有很多引水的暗渠,平日用石板和泥土封住,在一定的距离留出活板,便于取水。这项流经每座碉楼的水网,就为战时提供了持久的生存保证,同时也便于消防,还可以调节室温和湿度,是羌寨建筑的另一特色。 每每看到碉楼和羌寨,都给人一种雄浑巍峨的感觉,或者说有一些剑拔弩张的幻觉。其实,深入其中,那种平和的生活气息还是随处可见,毕竟和平年代已经很长久了,无论哪个种族都会向往祥和的生活。
如今的桃坪羌寨,分为老寨和新寨两个部分。新寨是后来修建的,主要用于餐饮、旅馆、展览、演出等等商业开发,建筑的特色沿袭了一贯的传统,但缺少了老寨的古朴气息,给人一种东施效颦的感觉。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远眺的新寨以及它的近景吧。
随着时代的变迁,羌民的生活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在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中,依然能够看到明显的差别。
羌寨中,只有那先祖留下的种种印记依然在唱着古老的歌。
正因为古老,才有源源不断的新客。
在桃坪羌寨不远的地方,我们看到了另一处已经破败的羌寨。 我们只能将它保存在自己的记忆中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