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夜阑 发表于 2017-11-9 10:19:40

【芬兰】凉爽宜人的赫尔辛基

P1
    芬兰是老头金北欧之行的第一站,赫尔辛基也是老头金到达这块土地的第一个城市。    6月的国内,在老头金生活的城市已经是暑热当头了,但在赫尔辛基确是凉爽宜人,不仅是凉爽,早晚甚至还会有些冷。虽然人们都说北欧的几个国家气温相差不多,但仅就老头金的感受来说,赫尔辛基相对于北欧其他老头金去过的城市而言,还是比较凉的。    赫尔辛基是芬兰的首都,但不是印象中的那么繁华,50多万的城市人口,按国内的标准才刚刚跨入大城市的行列。但在这个城市稍稍多呆上一会儿,就会感觉出它的古朴优雅。它不张扬,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炫耀,却一点也不缺少现代大都市应有的气息。它虽然很小,但却是精品。赫尔辛基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在生活质量方面,它排到了世界的第9位,可以想见国民的幸福指数。    赫尔辛基与北欧的很多城市一样,在旅游上具有“候鸟”的性质,这个“候鸟”当然指的是游客。每年的4至9月,是它的旅游季,大批的游客会蜂拥而至,使有限的空间顿时饱满起来,于是,市民们会躲到郊外或森林中,去享受属于自己的清闲假日。    本博介绍的是赫尔辛基市内几个零散的景点,由此可以了解赫尔辛基全豹之一斑。    1、奥林匹克公园    赫尔辛基奥林匹克公园的主建筑就是第十五届奥运会(1952年)的主会场,这届奥运会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参加的第一届奥运会。遗憾的是,由于迟到的原因,代表团一行40人到达赫尔辛基时,奥运赛程已经过去了10天,代表团只参加了男子游泳的一项比赛和闭幕式,并在此后成为了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员。    主会场的旁边还有一个高高的白色的瞭望塔,塔高72.71米,是为纪念芬兰标枪运动员马蒂·耶尔维宁在1932年的奥运会上夺得标枪冠军而修建的,他当年的标枪成绩就是72.71米。    在公园的入口,还有一座芬兰中长跑运动员帕沃·努米的雕像。帕沃·努米是芬兰的传奇,被誉为“芬兰雄鹰”,他在三届奥运会上共为芬兰夺得了9枚金牌与3枚银牌,并创造了22次世界纪录。他的雕像除这里外,在赫尔辛基街头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

P2    1952年第十五届赫尔辛基奥运会的主会场

P3   芬兰著名跑步运动员帕沃·努米雕像
    2、西贝柳斯公园     西贝柳斯公园是芬兰的一个著名景点,它的主要特色是公园中的西贝柳斯纪念碑。这个纪念碑完全颠覆了以往同类纪念碑的模式,以600多根长短粗细不同的不锈钢管错落组成,酷似一架巨型的管风琴。纪念碑以钢管森林的形式。象征森林给予西贝柳斯的无穷创作灵感。据说,纪念碑建成后,很多人仍然不能理解这些钢管与西贝柳斯的关系。后来,这座纪念碑的作者、女雕塑家希尔图宁就在旁边的红色岩石上镶嵌了西贝柳斯的金属头像,使这座纪念碑更加完美。    1967年在西贝柳斯逝世10周年的时候,这座纪念碑的小型复制品被联合国大厦永久保存并展出。    老头金了解西贝柳斯还是从女儿练习他的小提琴协奏曲开始的,但他那著名的饱蘸爱国情感的交响诗《芬兰颂》老头金至今还没有聆听过。来到这座纪念碑前,就似乎走到了大师的身边,看到了那飞扬的音符,听到了那激越的旋律。
P4    西贝柳斯纪念碑近拍
P5    纪念碑之一角
P6    年轻人的谐谑留影
P7    从雕塑的下方仰拍,很具视觉冲击力
P8   旋律似乎就从这里飞向蓝天



P9    西贝柳斯的金属头像


    3、议会广场与赫尔辛基教堂
    在赫尔辛基游览,一定要到议会广场看看。这里不仅是市民们夏季休闲和聆听露天音乐会的好地方,更有着很多精美的建筑可供欣赏。其中,赫尔辛基大教堂(也称“白教堂”)就是最著名的建筑。
    这座路德派的白色教堂建于1852年,高高的淡绿色的圆拱钟楼及其乳白色的建筑搭配本身就别具一格,再加上它精美的结构,更体现了芬兰建筑艺术的精华。现在,这个白色教堂已经成为了赫尔辛基的重要地标,就像在海上的不同角落,都能看见它的身影一样,白教堂已然成了赫尔辛基的象征。    除了白教堂外,在广场的两侧,分别还有政府大楼和赫尔辛基大学,这三个作品都是建筑大师恩格尔的杰作。在广场的中心,还矗立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铜像,这个铜像建于1894年,以纪念他曾经给予芬兰的充分自治。

P10    议会广场与赫尔辛基教堂


P11    广场中央的亚历山大二世铜像



P12    在街头回眸,教堂近在眼前



P13    在高大建筑前,人显得非常渺小   



P14    希腊神殿式的廊柱为教堂倍添威严



P15    走近高耸的教堂平台,恰似云中漫步

   4、岩石教堂    岩石教堂几乎是所有到访赫尔辛基的游客必游之地。    岩石教堂位于赫尔辛基市中心的坦佩利岩石广场,教堂的得名是因教堂是由整块岩石向下开凿而成,因此在地表几乎看不见教堂的形状,只是淡蓝色的拱形玻璃屋顶露出了地面。教堂的入口对于国人来说似乎比较熟悉,很像“深挖洞、广积粮”年代城市的地下工事,简陋的几乎没有装饰,这也许就是它的风格。    进入教堂,眼前便豁然开朗,宽阔的教堂大厅大约可容纳700多人,100多根放射状的梁柱支撑着整个的屋顶,四周镶着玻璃采光,根本感觉不到是在地下的建筑。教堂里有一架巨大的管风琴,据说是北欧最大的了。由于圆形的石壁音效极佳,这里除了完成教堂的功能外,还时常举办各种音乐会,也是赫尔辛基市民休闲娱乐的地方。

P16    岩石教堂的入口处


P17    巨大的管风琴及建筑的穹顶

P18    管风琴旁的圣歌月台

P19    祈祷之地也仅靠崖壁

P20    宽敞的大厅竟然还有二层

P21    两个推销什么服务的姑娘很友好
    5、赫尔辛基南码头    赫尔辛基南码头距议会广场只有千米之遥,事实上穿过一条不长的街口便到了。南码头紧邻芬兰湾,是个游客云集的地方。之所以云集,是那里有个露天市场,买艺术品的、卖饮食的、买水果的、买皮毛的、卖箱包的应有尽有。老头金对市场没有兴趣,只是听说这里的水果不错,买了些蓝莓与樱桃品尝,果然名不虚传。只是这里的水果不是按重量而是按“罐”卖,让你摸不着行情。    当然,南码头的重要功能还是国际的海事航运,进出港口的船只络绎不绝。    在南码头,最著名的便是波罗的海的女儿哈维斯·阿曼达的雕塑。作品来自芬兰的著名雕塑家维莱·瓦尔格伦之手,是以一位巴黎的芬兰少女为模特完成的。据说,在雕像的后面还有一个悲情的故事,这个模特少女恋爱后,男方的父母听说少女就是雕塑的原型,便坚定地摧毁了这门亲事,绝望中的少女最终投入了面前的波罗的海。每年的芬兰情人节,青年男女们都会用到这座雕塑前,据说下面的喷泉还会喷出香槟酒,与青年男女们同醉。    老头金以为,这个雕像可与哥本哈根的“美人鱼”雕像有得一拼。


P22    议会广场的有轨电车



P23    波罗的海的女儿阿曼达雕像



P24    南码头街景




P25    与南码头相邻街道的有轨电车



P26    南码头的航运繁忙


P27    从南码头见到的白教堂



P28    赫尔辛基海岸



P29    在海面上眺望南码头,白教堂依然清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芬兰】凉爽宜人的赫尔辛基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