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补肾史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对当地的气候和生态环境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白洋淀,作为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素有“华北之肾”的美誉。受气候影响,白洋淀多年来面临干淀的威胁,导致这个“华北之肾”有点亏,不得不靠补水过日子。
为保持白洋淀持续适宜的水位,近年来,国家水利部、河北省、保定市积极探索白洋淀流域内补水与跨流域补水相结合的长效补水机制,使白洋淀摆脱缺水干淀的困境。
自2000年以来,连续多年引水济淀,白洋淀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性保护。
特别是“引黄济淀”工程实施后,给白洋淀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引黄济淀”生态补水工程的开始,白洋淀的水位明显回升,核心区的水质已经达到三类标准,绝迹多年的芡实、白花菜等多种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已重现白洋淀,一度大量死亡的野生鱼类也在快速恢复和繁殖,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白洋淀补水情况统计表(县城水位大沽高程)
白洋淀补水情况统计表(县城水位大沽高程)
补水时间放水水库最低水位(米)最高水位(米)增加水量(万立方米)
2000年7月安格庄5.956.251500
2000年12月王快6.486.524060
2001年3月5-22日安格庄6.236.892246
2001年6月7日-7月8日王快6.086.424300
2002年2月7日-3月12日西大洋3500
2002年4月17日-5月8日西大洋6.456.912000
2002年7月30日-8月20日王快5.765.853103.8
2003年1月8日-4月初王快6.9711500
2004年2月-6月岳城5.87.315900
2005年3月23日-4月26日安格庄7.47.54200
2006年3月15日-4月21日安格庄王快7.077.225672
2006年11月24日-2007年3月25日黄河6.467.3110000
2008年1月25日-6月20日黄河6.267.4115760
2009年6月10日-7月6日安格庄6.791725
2009年10月1日-2010年1月23日黄河7.5411000
2010年12月13日-2011年4月23日黄河6.737.49341
2011年11月15日-2012年1月10日黄河7.54825
2015年4月王快西大洋400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