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白洋淀---总也完不成的“纪行”四、 逝者如斯
四、 逝者如斯重走白洋淀,当年我镜头里的一些老人们已经不在了。
有一位网友留言对我说,她父亲一辈子没有照过相,过去只能在梦中回忆26年前已经去世的父亲。这回在北京的地铁上,在微信里看到了自己的父亲,顿时感慨万千,潸然泪下。
当年我采访过的曹真大娘,一个郭里口村有名的老革命,一位老妇救会长,一位曾被冤假错案开除过党籍的老革命,她留在影像里的那开朗的笑脸记忆犹新。她也不在了。
我找到了她唯一的女儿,想问一下我曾经看到过的一张妇救会员们的大合影照片是否还有。
她女儿说,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那沉静的眼神,象泛着波澜。
我记得在白洋淀湖底干涸的日子里,我曾经骑着车在烈日下的滚滚黄尘中遇到了一位中学教师黄秋华,他是摘帽右派,他那时凭着自己的知识在白洋淀搜集了大量文物,全都捐献给了国家。老人家也不在了。
我在任丘博物馆又见到了老人倾其毕生捐献的部分文物,我还见到了他获得的那一张张奖状。
白洋淀有一位雁翎队队长,小兵张嘎原型之一的老英雄赵波。他曾经一次次地在赵庄子来自各地的青年学子讲述过去的战斗经历,
他也不在了。我去白洋淀,他的一个儿子在地上给我们展示老人留下的遗产。
---这是一种继承吗?
他的另一个儿子则是辞去了北京的工作,创办了正式的革命传统教育园区。
后来不断有人向我建议,说你应该去郭里口小学,那里有一块纪念碑,是村民们给一位老八路立的。郭里口小学的纪念碑。
我拜访了小学的校长,我又拜访了已经故去的前老校长,他的战友的遗孀,在一个破旧的书架上见到了老前辈们的部分遗物,
老八路叫葛尧。他是延安抗大的毕业生,诗人,作家,一辈子甘于寂寞,献给了郭里口小学教育事业的老革命,早已在1992年去世,可是至今人们还在缅怀他,传诵他。
我眼前的白洋淀人,他们都是普通的人,但是他们的普通都给过我不普通的感动。那些已去的老者,他们坦然的面容,无声的奉献,一次次洗涤我的心灵。还有他们的后人,那些年轻的朋友,他们无怨无悔,坦然坚定,在世间打拼的行动,一次次激发我的热情。
我陆续又写了这样一些微信在网上传播,他们有逝者也有生者,他们都是普通人。
《白洋淀人:葛尧老师》,
《白洋淀人:雄安历史文化的守护人黄秋华》,
《白洋淀人:曹真大娘》,
《白洋淀人:老雁翎队员卢长路》,
《白洋淀人:白洋淀的女人们》,
《白洋淀人:古州少年叶金石》,等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