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白洋淀旅游网 首页 旅游资讯 故事传说 查看内容

【白洋淀轶事】捞王淀的传说

2016-4-24 15:58|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查看: 1515| 评论: 0

摘要: 白洋淀是由一百多个水淀组成的,其中最大最有名气的要属捞王淀了。为什么叫捞王淀呢?这里有一段儿动人的传说故事。   白洋淀里最大最有名气的水淀——捞王淀的由来 在清朝乾隆年间,方观承任直隶总督的时候,有 ...
        白洋淀是由一百多个水淀组成的,其中最大最有名气的要属捞王淀了。为什么叫捞王淀呢?这里有一段儿动人的传说故事。   白洋淀里最大最有名气的水淀——捞王淀的由来

        在清朝乾隆年间,方观承任直隶总督的时候,有一年夏天,乾隆皇帝要来白洋淀打水围。皇帝出巡,朝中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列队相陪,直隶总督衙署的陪驾官员也在伴驾队伍之中。盛大的场面,威武的阵容,显示着皇家的威风。

这一天,阳光明媚,气候宜人。乾隆皇帝乘坐的龙舟刚一入淀,只见阵阵微风吹拂,层层细浪翻卷,满淀荷花东摇西摆,像在频频招手。乾隆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不由诗兴大发,信口吟出一句上联:“风摆荷叶千张饼。”他要随驾的亲信大臣和坤来对下联。那和珅吭哧了半天,一个字也对不上来,急得满脑瓜子直冒热汗。这时,忽然船尾传来一句清脆的下联;“浪打菱角疙瘩汤。”乾隆一听,这下联对得工整贴切,便问道:“此联是何人所对?”“是小民随便说的。"乾隆一看,原来是直隶总督方观承给他找的船夫。不由暗自称奇。龙舟继续前行。这时,乾隆看到岸边不少乡民正在忙忙碌碌用芦苇编席,他触景生情,又吟出一句上联:“芦苇编席席苫苇。”并再次要和珅对下联。那和珅想了半天,只好推辞道:“臣头脑愚笨,不能对答,望万岁另请高明。”别的大臣呢,也都大眼瞪小眼,恨不得从船上钻到水里去。乾隆刚一皱眉头,就听船尾又传来清脆的下联:“牛皮拧鞭鞭打牛。乾隆一听,甚是满意。他想:“难道这水泊乡民还能强于我的亲信大臣?”不妨再试他一试。他抬头一看,见岸上有一匹御马正在吃草,马上吟出一句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这次他直接让船夫对答,那船夫略一沉思,即刻对出:“日照龙鳞万点金。”

此时,乾隆再也沉不住气了,他微步踱到船尾,对船夫说:“你叫何名?”“我叫李登龙。” 惯于察颜观色、献媚讨好的和珅,一听他叫登龙,立即把满腹的嫉妒化为冲天的怒火,说道:“大胆刁民,竟敢叫这个名字,真是瞎了你的狗眼,还不赶快跪下。”乾隆却不以为然地笑着说:“嘿嘿,你叫什么不好,非要叫个‘登龙’,我看就把‘登龙’改成‘陪龙’吧。”方观承给李登龙递了一个眼色示意他谢赐名之恩。李登龙从此叫成了李陪龙。

这时忽见西北天上阴云密布,顿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那龙舟在淀上打了几个转转儿,突然,一个顶天立地的大旋风卷了过来,乾隆一个趔趄,失去重心,就被卷入淀里。这时,船上护驾的大臣和随从们一个个哭爹喊娘,慌作一团,跟那出殡的差不多,可着嗓子喊叫:“不得了啦,快快救驾呀!快快捞王啊!”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李陪龙一个鱼跃就蹿入水中,凭借他的水性,在淀中救人,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工夫不大,就见他用双手将乾隆托到船上。这时,只见乾隆双目紧闭,面色苍白,肚子鼓得圆溜溜的,已不省人事啦。这可怎么办?随驾大臣谁经过这种阵势?连御医也慌了手脚。和珅呢,刚才那威风劲早就不知跑哪儿去咧,他低声下气地说:“陪龙,还是你给想个法儿吧。”

陪龙二话没说,从家中取来一口铁锅,倒把船头,让乾隆趴在锅上,不到半个时辰,—就见乾隆哗哗地吐开了,然后才慢慢苏醒过来。

折腾了大半天,乾隆皇帝渐渐感到腹中饥饿,但船上带来的那些山珍海味早被旋风卷进淀里喂了鱼鳖。此时,龙舟已进淀心,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到哪儿去找吃食呢?这可难坏了护驾的大臣们。

陪龙见皇帝饥饿难熬,把自己带的两个窝窝拿来,递给乾隆道:“这是小民带来的干粮,请万岁充饥!”乾隆接过来一尝,顿觉甜丝丝香喷喷的,只三口两口,就把两个窝窝吞进肚里。他一边咂抹嘴一边说:“这是何物,竟如此可口?”

陪龙道:“这是菱角面做的窝窝。”

龙舟在回行宫的途中,遇到一片险滩,一不留神,船被搁浅了。陪龙急忙脱去衣服,跳入水中,用力推船。怎奈龙舟之上人多势众,一个人如何推得动呢?这时,直隶总督方观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想:满船官员大都是万岁的亲信,唯独自己是个地方官,如船久停不动,万一万岁怪罪下来,如何担当得起?他想来想去,只好也脱去衣服,跳入水中帮助推船。经二人用力,船才慢慢驶入水中。方观承刚要穿衣上船,忽然“啪”地一声,屁股上挨了个“蹬瓜子”,这响声又焦又脆,连船上的人都听了个一清二楚。方观承回头一看,见李陪龙正捂着肚子大笑,他立时火起,怒斥道:“为何如此无礼?”

陪龙嘻嘻地笑着说:“我看你们当官的屁股又白又嫩,就试了一下,开个玩笑嘛!”

方观承感到受了侮辱,但在皇上面前又不敢轻易发作,只好暗暗骂道:“好你个猴儿崽子,没大没小,竟敢在圣上面前丢我的丑,看我回了保定府如何收拾你。”

不料,这事却被乾隆看得真切,他想:陪龙这个“蹬瓜子”可能要踢出大祸来。于是,他略一沉思,就对方观承说:“龙舟在此搁浅,延误了朕回宫的时辰,你身为直隶总督,可知罪吗?”

方观承正窝着一肚子火,听乾隆气说,急忙跪到船上道;“下官知罪,下官知罪。”乾隆—听,立即对随从们说:“他既然知罪,马上给朕推出斩首。”

方观承听说斩首,吓了个半死。其他大臣也不知乾隆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个个胆战心惊。怎么龙舟搁浅了一下就要杀头呢?这时,有几个大臣出来保本,乾隆不准。后来,连和珅也出来保本了,乾隆说:“你们谁保本也不行,就是陪龙保本,朕也得考虑考虑。”

乾隆的话,陪龙在船尾听得明白,他立即来到乾隆面前,双手打拱说:“万岁,龙舟搁浅,实乃小民之罪,与方总督无关,望万岁开恩,饶恕方大人吧!”

这时,乾隆的龙颜才露笑容,对方观承道;“延误朕的时辰,本当斩首,看在陪龙面上,暂且饶恕于你。”方观承趴在船上,一个劲的磕头谢恩。乾隆又道,“不要谢朕,你当感谢陪龙才是。”

方观承想:这回还真亏了陪龙,不然我的脑袋早就搬家了。他只顾向陪龙道谢,早把踢“蹬瓜子”之事忘到脖子后头去了。

就这样,乾隆用一小计,免除了陪龙一场大祸。

乾隆回到赵北口的行宫,养息了几日,顿觉精神爽快,这天,他命随从把李陪龙唤来,对他说:“陪龙,念你救驾有功,朕现在赏赐于你,不知你想要何物?”

“小民什么也不要。”

“那就给你个差事干干吧!”

“我能干什么差事?能混碗稀粥喝就行咧。”

后来,乾隆皇帝果真给陪龙安排了个差事,派他到天津塘沽当了二十四家盐商的盐道总管。盐商们听说他是皇上亲自派来的,都想巴结他。上任第一天,就给他抬去满满一大坛银子,算是见面礼,陪龙又原封不动地让他们抬了回去。盐商们以为嫌少,又改用大筐抬去银子,陪龙又让他们抬了回去。盐商们很奇怪:这总管是什么脾气,哪有当官的不稀罕银子的?后来,盐商们又找到李陪龙手下人,这人说:“李总管什么也不缺,就缺一件大皮袄。”于是,这二十四家盐商就合伙给他买了一件大皮袄。三个月后,李陪龙辞掉盐道总管,两袖清风,又回到老家李庄子。

第二年,乾隆皇帝又来淀上打围,见到陪龙后问道:“你当了几个月的盐道总管,弄了多少银子?够你后半辈子喝稀粥了吧?”

陪龙答道;“唉,我哪儿弄了什么银子,只不过闹了一件大皮袄。”

乾隆听后,随口说道:“嗨,你真是个穷龙啊!”从此,李陪龙又闹了个“穷龙”的封号。因为李陪龙曾在这个淀里捞过乾隆皇帝,所以,这个大淀就叫成了“捞王淀”。


白洋寄语:
        其实白洋淀的每个淀泊,都有其成因的故事,只是随着时代的久远,有些早已被世人遗忘了。不过像”捞王淀“这样面积大的淀泊,因会被人关注,还能让其相关的故事得流传下来。
        当然,对于故事的真伪,有些是有史可查,而有些则是当地渔人对于一种美好事物的寄托,再加以修饰,便传了开来。在此,我们尽量以尊重历史为基础,来把一些相关淀泊的轶事,展示于大众屏前,让其对白洋淀有一个更深层面的认知与了解。
        最后,白洋代表【白洋微淀】的后台编辑同仁们,向所有关注、阅览、转发此平台内容的朋友,道声:您辛苦了!有您一直以来的认可与支持,是给予我们最大的动力!
白洋淀 白洋淀旅游 白洋淀景区 白洋淀天气 白洋淀住宿 雄安新区 安新 雄安旅游 雄安天气 雄安景点 白洋淀门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文热点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