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不仅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农家女、为周总理看手的“武医宗师”,还有一位大名鼎鼎,家喻户晓的“渔民诗人”,他就是李永鸿。一位祖上三代不认字,以打鱼为生的渔民,为何开始写诗了呢?他的诗写的如何呢?下面,小红果带果粉儿们一起来了解~ 【李永鸿 安新名人——“渔民诗人”】 1922年,李永鸿出生于保定安新县赵北口镇李庄子村。祖上三代不识字,他也只读过两个月书。抗日战争爆发后,共产党在村里成立青抗先,办起了识字班,李永鸿进了夜校读书识字。他的文学创作道路是一条极为艰辛的道路,是通过不懈努力而日渐成熟的。 说快板儿”着了魔“李永鸿在为村民们表演快板 李永鸿当年上的识字班因处战争时期条件极差,一块自制的黑板,几盏吊在房梁上的马灯,学的都是抗日政府编的识字课本。李永鸿资质聪颖,很快就学会了几百个字。 他自幼喜欢唱民歌小调,打鱼的生涯又让他学会喊一些渔民号子。这些水乡民间文学的熏陶,为他增长了才干。他先是在识字班上课前编上几句抗日除奸的快板给大家演唱;后来,无论下淀打鱼,还是村里开会,他都随身带着几样宝贝:一副快板、—个硬纸做的小喇叭筒,一个用废纸订好的揉皱的小本儿,一支很短的铅笔头。看到一些新鲜事,他就编上几句顺口溜和快板儿。 那段时间,为了宣传党的政策和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他废寝忘食地编诗。为了推敲几句诗有时能熬上大半宿,有时吃着饭竟放下碗筷,手做着打竹板儿的动作,嘴里说着词,家里人说他“着了魔”。 “渔民诗人”的名字叫响了白洋淀农家院斗诗会 李永鸿的诗感情真挚,语言朴素,通俗易懂,又略带几分风趣,加上他写的诗贴近生活,有着浓浓的白洋淀水乡土味儿,故而深受群众喜爱,在白洋淀有着广泛的基础。 后来李永鸿的诗在报纸发表,又相继被其他报刊转载,渐渐地,他的名字走出了白洋淀,走出了安新县,走出了保定地区,走出了河北省,走进了北京城。“渔民诗人”的名字叫响了! 他所创作的《白洋淀渔歌》受到郭沫若的盛赞;1961年在保定地区文艺座谈会上,李永鸿被当时河北省文联主席田间誉为“白洋淀上三只鹰”之一。 部分作品赏析 在几十年业余文学创作中,李永鸿先后发表200余首长诗、组诗、短诗,并结集出版了《白洋淀渔歌》、《红菱传》、《淀上飞兵》等诗集。下面,小红果节选其中五首供大家鉴赏。 雁翎队是子弟兵, 继承红军好传统, 无边芦苇扎营盘, 风吹雨打心更红。 ——《雁翎队》 |
庆都山·唐尧古镇由瀛源集团旗下康养文化旅游公司打造,总占地24
抱阳山景区位于满城县城西3公里处,属太行山东麓的余脉,抱阳山
简介腰山王氏庄园是中国古建筑史上一处罕见的超规制清代城堡式民
北岳庙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岳庙原名“北岳安天元圣帝庙”
门票价位及说明:50元/人,16人以上8折,军人、老年人持有效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