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敌占区视察雁翎队 记者在雁翎队纪念馆的有关史料上看到,1941年4月间,白洋淀上对敌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当时,雁翎队已成立一年多,先后进行了截击敌人运输船只、除汉奸等抗日活动,敌人也正对白洋淀进行“扫荡”。正在这个时候,吕正操司令员带工作组检查工作、慰问军民。他先到安新、容城一带视察,继而来到郭里口村,准备经水路再到白洋淀以南的平原上检查工作。雁翎队接到上级指示,担起护送吕正操司令员过淀的任务。 据老雁翎队员们回忆,吕正操将军到达白洋淀时是下午,到达时吕司令员紧紧握着雁翎队队长郑少臣的手说:“早就听说雁翎队的大名了,今天才见面。”接着他询问了雁翎队员生活、战斗情况,并接见了雁翎队员们,热情地和他们一一握手,并肯定雁翎队说:“你们干得好,打游击就该是这么个打法。” 当天夜里,吕司令员在雁翎队护送下,顺利南下。而雁翎队则按照吕司令员的指示,把水上游击战争开展得如火如荼。 -革命伴侣刘沙是安新人 安新县委宣传部赵文虎介绍说,吕将军的妻子刘沙是安新县人,小吕正操13岁,她在北平上高中时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 1937年回到家乡,参加党领导的抗日工作,并和吕正操、黄敬等人在工作中常有接触,渐渐地彼此熟悉。 刘沙作为冀中区妇救会宣传部副部长,许多好心的战友为她穿针引线搭鹊桥,她却“按兵不动”。后来,黄敬找到她,希望她跟吕正操谈一谈。抱着不可能的想法,开朗大方的刘沙去找了吕正操。没想到两人取得了共识:男女双方必须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夫妻间应坦率、真诚,来不得半点勉强。1942年,37岁的吕正操与24岁的刘沙结为革命伴侣,从此共同战斗在冀中抗日根据地。 -两次为雁翎队题词 |
纪录片《白洋淀》登陆CCTV-2央视财经频道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
北京向南100多公里,就到了雄安新区。这座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
中国通号牵手未来之城搭建低空监视防护网雄安新区(安新县)低空
诵声琅琅出金石,岁末京城再相逢!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主办
点亮“美食安新”城市品牌2024年度“新白洋淀菜”发布会暨安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