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上有这样一个村庄:靠水不治鱼,造船不驶船。这就是造船之乡——马家寨。在这个小村里,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十来岁的娃娃,在造船上人人都有一手,无论锛凿斧锯,还是撂线放木,都身怀绝技,这就是我们村, 马家寨原名(四门寨)和马村寨。据传,原为马氏建村,起名马村。宋代曾有驻军在这一带防守,形成寨垒,故名马村寨。当时,宋朝御辽名将杨延昭(杨六郎)在这里操练水军,以船作战。当时,马村寨还修了4个寨门,所以又称四门寨。明朝永乐年间又有古北口外人迁至,改名为马家寨。 每次回家,都有一种情结,许久不见,思绪还是那么凌乱,哪怕眼前是残垣断壁,依然还是那么思念,这也许就是乡愁。 乡愁是一种情怀,乡愁是一种思念,乡愁是一种幸福,乡愁是一种遇见,乡愁是一种承载,离得越远越思念。 有人说,家是人的根,是人的本,是人的归宿,也是灵魂最终的去处。 家记录了一切幸福的回忆,所以,家就是你魂牵梦绕的一世印记。 每次回家,本能的会走进老街老巷,岁月无痕,那些老街道依旧在那里静守,只有墙壁上的破败痕迹,在诉说着,经历某某,风霜已然把房屋腐蚀的面目全非,只有那小树苗长成的颗颗大树在告诉你,许久不见。 独自走在小小巷子里,虽然看不到当年半点的繁华,但依然有种朦胧的感觉,耳边似乎感觉又传来各种吆喝声,豆腐脑来!糖葫芦!有针头线脑地卖!收头发!有头发辫子的卖,站在这里,我似乎又感受到了曾经的繁荣,泪水差点又要滚下。 小村是千百年来,中国北方唯一的木工手艺传承村,匠人精神在这里传承了千百年,他们勤劳,聪慧,敬业,执着,这里的人们善良,友好,千百年来他们守着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精益求精,推陈出新,大到乾隆皇帝下江南的龙舟,小到微缩的工艺品,从亭台楼阁到廊桥飞燕,从大江南北到全国各地,他们靠着匠人精神,用一双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留名百世的工程,这就是我的家乡概括。 从很多年前传承至今,村里的男人们除了种地,就是做着各种行业的木工活,勤劳的女人们织渔网,这就是所谓的男耕女织吧,手工是这个小村唯一经济的收入,但(他)她们非常满足也很快乐,男耕女织的生活世代相传,匠人精神在这里生根发芽,千百年来就这样延续传承的了今天。 顺便说一下,当年村里的人,吃的都是自家地里产的各种农作物果实,纯天然,绿色环保,那时的瓜果蔬菜真甜,真好吃,可以说,就是那个年代的美味佳肴,春天,男人们耕地种田,灌溉农田用的是河水,那时水清纯净,可以说就是一类水,人们洗澡时就直接喝河里的水,灌溉农田是用机器船抽水,有时还能把鱼抽上来,家里的伙食也跟着改善,不用花钱,就享受着纯天然的肉食,生活就是那么开心和自由,没有压力,没有烦恼,没有攀比,没有嫉妒,互相帮助,笑脸是那个年代的标签,这就是日复一日幸福生活。 如今,看看当年的图片感觉特幸福。 |
图解十二连桥 整理者/李红泽图解十二连桥 前言
引言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由雄县、
古白洋淀的圈头村在西汉末年已有人迹在活动。到了明末清初的时侯
雄县托管任丘市北三乡以后,为了增加对新辖乡镇的了解,我曾驾车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动植物重要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