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白洋淀旅游网 首页 雄安城市 红色记忆 查看内容

发展中的白洋淀旅游业之革命历史篇

2014-4-7 17:41| 发布者: bydly| 查看: 1289| 评论: 0

摘要: 安新县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京、津、石腹地、各距约150公里,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它的总面积366平方公里,被3700多条沟壕,12万亩芦苇、5万亩荷花分割成143个大小不等的淀泊,其中,白洋淀面积最大,故以 ...

 

      安新县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京、津、石腹地、各距约150公里,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它的总面积366平方公里,被3700多条沟壕,12万亩芦苇、5万亩荷花分割成143个大小不等的淀泊,其中,白洋淀面积最大,故以命名。

       关于白洋淀的形成,在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一个中秋的夜晚,嫦娥偷吃了仙药,身不由已飘飘升天,一不小心随身宝镜掉入人间,摔成大小不等的143个碎片,于是地上有了大小不同的143个淀泊,即白洋淀。(白洋淀的具体形成请参照原导游词。)

       白洋淀历史悠久,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梁庄村出土的文化遗存得知,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存繁衍。春秋战国时为“燕南陲、赵北际”,是燕赵两国的分界线,水村赵北口这个地名就来源于此。

       白洋淀一年四季,景随时移,自然天成。春光降临,芦芽竞出,满淀碧翠;每至盛夏,蒲绿荷红,岸柳如烟;时逢金秋,芦荡飞雪,稻谷飘香;隆冬时节,坚冰似玉,坦荡无垠。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清代康熙帝、乾隆帝曾多次到此巡视、围猎,分别在水村郭里口、圈头、端村、赵北口修建了四处行宫,给白洋淀留下了许多历史痕迹和美丽的传说。清康熙帝曾作诗赞美白洋淀美景,诗曰:“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近年来随着安新县委、县政府旅游兴县战略的实施,白洋淀旅游业获得长足发展。2001年白洋淀被国家评为4A级旅游景区,2002年被省政府评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003年成功的举办了第17届全国荷展,2004年入选国家旅游局主编的《中国公认黄金旅游800家》。2005年安新县政府在原有的白洋淀文化苑、大观园、鸳鸯岛、白洋淀之窗等大型景点基础上,大手笔开辟56.8公里的环淀观光游专线,充分展示大淀生态美景,再现当年抗日壮举,让游客亲身体验绿色的冲击、红色的震憾。

       白洋淀自古有“日进斗金”之说,是一个“满淀荷花千顷苇,稻香菱红鱼鸭肥”的鱼米之乡。54种鱼类翔游浅底,58种水鸟鸣歌起舞,数百种水生动植物繁衍生息。尤其盛产芦苇,苇席、苇箔产量占全国40%,近年来开发的芦苇工艺为中华一绝。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祖祖辈辈在白洋淀生活的人们,主要经济来源一是靠淀中的芦苇,二靠打鱼、捉虾、捕蟹,可以说苇是摇钱树,淀是聚宝盆。这里的荷花更是品种繁多、浑身是宝,荟萃了中外荷花366种,被评为白洋淀“淀花”,著名的景点“十里荷香”便是在水村大张庄和郭里口之间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古人有诗赞美白洋淀荷花:“十里铺南菱芡好,枣林庄北蟹螯肥,记得通宵曾把酒,荷花香里不思归。”近代著名学者孙犁先生的名篇“荷花淀”就是以此为背景创作而成的,在中国文坛被 誉为“荷花淀派”。为弘扬白洋淀荷文化,安新县政府确定了以荷花为象征的传统节日“荷花节”。

       白洋淀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物产资源,而且英雄的白洋淀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不怕牺牲的民族气节,在反帝斗争中抛头颅,洒热血,写下了一首首辉煌壮丽的抗日诗篇。1922年安新县大张庄的安志成在邓中夏的领导下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1923年安新马家寨村的辛璞田同周恩来、邓颖超一起投身革命。1927年安新县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党组织。“七七事变”后,日寇对白洋淀地区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制造了数起骇人听闻的惨案。美丽的白洋淀从此变的抬头是岗楼,到处是狼烟。面对疯狂的日寇,白洋淀人民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以血肉之躯筑起抗日长城。除奸团、武工队、县大队、区小队等抗日武装纷纷建立,不论在旱陆还是水区,处处是战场,人人杀敌忙,抗日烽火熊熊燃起。其中令日寇闻风丧胆的“雁翎队”就是当时活跃在白洋淀上的一支坚强的民众抗日武装。他们利用白洋淀港叉交错、芦荡遍布、便于隐蔽的有利地形,端岗楼、打鬼子、除汉奸,配合大部队痛击日寇,谱写了一曲曲胜利战歌。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解放后,白洋淀的战斗遗址,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如辛璞田烈士祠、端村惨案遗址、雁翎队打保运船旧址、大田庄庙、圈头烈士祠、安州烈士塔、雁翎队纪念馆等,这些革命文物都生动的记录了白洋淀军民共同抗敌的英勇事迹和日寇犯下的滔天罪行,有着深远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同时还产生了一批以抗战为题材的优秀文学作品,如徐光耀的《小兵张嘎》、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穆青的《雁翎队》、孙犁的《荷花淀》、 《白洋淀纪事》、李永鸿的《红菱传》等。这些作品有的被录入中学课本,有的被译成多国文字遍及世界,还有的被拍成电影更是久映不衰。

       抗战期间,抗日将领朱德、杨成武、吕正操、聂荣臻等都曾在这里战斗、生活,并留下“爱民井”“淀上野餐”等许多感人故事。解放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安新县建成了当时河北省最长的公路桥—白洋淀大桥。李鹏、温家宝、钱其琛、乔石、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白洋淀视察并指导工作。1991年秋,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视察了白洋淀。并题词“华北明珠白洋淀”。

       半个世纪以来,白洋淀人民从保卫家乡、建设家乡到改革开放,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让革命老区白洋淀走向了世界,同时也把象征白洋淀人民英勇顽强的“雁翎精神”带到了全世界。随着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华北明珠白洋淀将变的更加美丽富饶。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文热点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