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白洋淀旅游网 首页 旅游资讯 民俗风情 查看内容

非遗档案:“出罧”——白洋淀人曾经这样捕鱼

2019-7-14 17:18|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查看: 478| 评论: 0

摘要: 白洋淀有一种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仍在采用的古老捕鱼法,即“出罧”渔法;当地俗称“出汕”,有的地方还叫“出窝子”。“出罧”查《辞源》:“罧音森,斯甚切(shēn)。”在古代,这种渔法还称为椮、橬(qián)和涔 ...
      白洋淀有一种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仍在采用的古老捕鱼法,即“出罧”渔法;当地俗称“出汕”,有的地方还叫“出窝子”。“出罧”查《辞源》:“罧音森,斯甚切(shēn)。”在古代,这种渔法还称为椮、橬(qián)和涔等名称,都是发音近似的同义字。

关于这种渔法,古来有不少学者作过改证,如《尔雅·释器篇》:“罧谓之涔”;郭璞注云:“今之用作罧者,聚和柴木于水中,鱼得寒,入其裹藏隐,因此箔围扑取之。”①

高诱说:“罧者,以柴积水中以取鱼,鱼闻攻舟声藏柴下,因而取之也。②

《说文解字》释罧云:“积柴水中以聚、鱼也。”③

陆龟蒙《渔具咏》云:错薪于水中曰椮。”④

邢昺说:“柴水中取鱼,名椮又名涔。”⑤

《我国淡水渔业的历史》中说:“《尔雅·释器篇》,如果是汉儒所增加的,罧业始于汉代就没有什么疑义,如果是孔弟子的手笔,罧业就应是创始于春秋战国时代。”⑥这种作业不论是创始于春秋战国或汉代,距今至少也有两千来年的历史了。

这种作业方法虽很古老,但有很值得称赞的群众智慧和科学道理:其一,可以说明当时人们已了解到鱼类的生活习性,利用天寒水冷而将鱼诱集到有柴草积聚的地方(也就是现代所说的人造渔场);其二,在驱赶鱼类的时候,能利用敲船音响的威嚇效果,以集中鱼类于一定范围内以便于捕捞。这些都是我国渔民从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

目前有些文章都谈到“出罧”渔业,但多数以为此业盛行在湖北一代,实际河北白洋淀一直从事这种渔业。白洋淀根据作业季节,分春罧、秋罧、冬罧;罧地均选择芦苇、皮条草等天然水生植物丛生的水域,没有水生植物的水域,则用枣树枝、蒿草、苇草等,横竖交叉的投入水中,优其支架蓬松堆积起来,诱集鱼类进入,俗称“人造罧地”;有的固定一处工作为罧地,也有根据水温、水流、风向等变化,掌握鱼的活动规律,一年一换罧地。在每年霜降后,收割芦苇季节,人们有意识,有计划地留出十几亩,几十亩,甚至上百亩苇地不割,为的入冬后诱集鱼类进入苇丛避寒越冬。一般出冬罧的较多,因为冬季水温低,鱼群集中罧地,不大活动,容易捕捞,渔民在冰上,沿罧地外围边凿冰面成沟,边沿冰沟插箔,苇箔下缘插入底泥尺许,将罧地包围起来,春罧、秋罧都在船上作业插箔。然后在封闭的包围圈内一边凿开冰面,或敲击船舷驱赶鱼群向苇丛深处逃避,一面割苇,同时缩小苇箔的包围面积,最终鱼群密集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割除全部芦苇,捕取渔获出罧。有的还在最后小罧地箔墙安装几个迷房,使鱼自动钻入迷房,用捞扌回从迷房捞出渔获。

罧地的好坏是能否高产的关键,所以选择罧地,都找熟习淡水域,有捕捞经验的老渔民;在五十年代,几十亩的罧地,能出鱼五吨上下;百亩以上的好罧地,也能产五、六十吨鱼。

这种古老的作业,是在白洋淀芦苇、皮条草等梃水植物茂密的条件下进行的,并且由于苇箔的高度,限于水深1.5—2米的水域使用。经常是若干户渔民联合成三、五十人集体作业,共同经营一个或几个罧地。

解放后直到六十年代初,白洋淀仍保持着“出罧”的作业方法。随着根治海河,淀中蓄水逐年减少,“出罧”渔业日趋没落;至七十年代,已看不到“出罧”渔业。

注释:

①河北省水产专科学校:《白洋淀渔业调査报告》,1949年4月。

②河北省农业干校:《淡水捕捞》,1959年。

③河北省农业干校:《淡水捕捞讲义》,1960年。

 

(稿件来源:《河北渔业》1986年3期)
(题图:朱昆仑 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文热点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