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记载:碧波涟漪的昆明湖畔,苍松浓阴间,传来一阵阵的欢笑声。徐水县白洋淀公社渔民诗人李永鸿正朗诵自己的即兴诗作: 眼前就要到七一,淀上渔民笑嘻嘻。 庆祝党的诞生日,捕鱼男女夺红旗。 打上鱼来挑大的,大的里头挑活的。 活的里头挑好的,好的献给毛主席。 后此诗被编入《白洋淀渔歌·颂歌献给毛席》篇内。 图片选自《白洋淀渔歌》插图 而在此次座谈会之前,陕西农民诗人王老九和李永鸿在全国文教系统群英会上相遇对诗已成为相传五十余年的佳话。 据安新县政协文史资料作者季章元等采访实录中记载,当见到王老九,时年39岁的李永鸿自报家门,欲拜王老九为师被婉辞,约定以兄弟相称。大批新闻记者得知俩人相见闻讯而至。 此时王老九诗就编了出来,他拉着李永红的手说,咱们是: 一个蔓藤结两瓜,党是咱的亲爹妈,手拉手儿大跃进,建设咱们的新国家。 当时在众目睽睽之下,李永鸿即刻紧张起来,开会中间休息只有二十分钟,预备开会的铃声已然响起,人们不免为李永鸿担心。 李永鸿回忆,当时也不知哪来的那股子劲,词儿就顺着嘴就溜出来: 你老九,我永鸿,咱俩携手同路行。永远跟着共产党,甜歌越唱越好听。你山歌震倒凌霄殿,我渔歌震坍水晶宫。不是咱俩有骄傲性,只因为心里有个毛泽东。 李永鸿话音刚落,大家鼓掌欢呼。恰好,开会入场的铃声准时响起。 图片为北京日报原件,图片释文为在座谈会上白洋淀渔民诗人李永鸿将白洋淀渔歌诗稿交给郭沫若。自此,李永鸿正式有了渔民诗人的称谓并享誉全国。 白洋淀渔民诗人李永鸿(1922~2002),系雄安新区安新县赵北口镇李庄村人。李永鸿出生于一个贫苦渔民家庭,祖上三代都不识字。其从小家境贫寒只在学堂读了两个月书。 1940年共产党八路军来到白洋淀,李永鸿积极参加抗日斗争当了游击组长,他才有机会进夜校读书识字摘掉了文盲的帽子。那时的李永鸿爱唱民歌、小调、快板和顺口溜,在上课前大家都喜欢他唱几句。 他第一首得到老师和村长肯定的民歌小调是:“渔民欢,渔民欢,八路军来到白洋淀,受苦农民得解放,穷人上学不花钱。” 从此,渔民诗人李永鸿一发不可收拾,随身带着小喇叭筒和竹板,配合党的方针政策做好群众的宣传鼓动工作。在建国前后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都能找到李永鸿充满时代特征和浓郁水乡气息的歌谣和诗句,其中有这样一首诗就是完美体现: 雁翎队是子弟兵,继承红军好传统。无边芦苇扎营盘,风吹雨打心更红。 李永鸿是中国作家协会和民间文学研究会会员,河北民间文学研究会副主席,河北省三、四届政协委员,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结集出版《白洋淀渔歌》、《红菱传》、《淀上飞兵》等。在几十年的业余创作中,他在全国和地方文学刊物上发表一百多首上万行诗歌。 李永鸿的诗歌创作始于1958年。在该年徐水县成立文联的大会上,李永鸿才知道了什么叫诗歌。特别听说农民诗人王老九的诗作结集出版更使他受到启发鼓舞,决心用诗歌把白洋淀渔民解放前后的苦和甜写出来。 写诗对于刚刚脱盲的李永鸿来说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他没有被困难吓倒,并先后攻克文字关和诗词格律关。不会写的字用符号代替,不会写碗和枪就画个碗画个枪下来再问人。他不懂诗词格律,就扎根淀底泥土,按照毛主席说的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同渔民一起打苇摸鱼聊天寻找创作素材。 在《白洋淀渔歌》创作中边写边跟乡亲们征求意见。先后将《渔民难》中的“渔民泪水湿衣衫”改为“流泪如同网出水,滴滴泪水流满淀”。描述了解放前渔民捕鱼难流下的泪水和淀水无法分清的感人场景。 在《渔民笑》中,他又采纳渔民建议将“幸福生活步步高”改为“多年的罗锅直了腰”,使诗歌更加贴进生活和人民,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将诗歌的赋比兴运用到了极致。在颐和园联欢会上,郭沫若对“流泪如同网出水,多年罗锅直了腰”赞不绝口,连声说写的好,真是绝句。 《白洋淀渔歌》六十年代初由百花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72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彩色插图单行本。该单行本《白洋淀渔歌》内容包括“白洋淀渔歌、苦歌、战歌、甜歌、尾声”五部分,同时还收录了《颂歌献给毛主席》、《白洋淀上红旗飘》两首长诗。其中苦歌中“渔民苦,渔民苦,黄连蒲根泪水煮”诗句最为著名。在李永鸿所有诗作中知名度最高的当属《白洋淀渔歌》。 据七十年代初曾陪同李永鸿到多所大学作报告的原安新创作组成员范法柱老人讲述,不论到哪所学校讲课,开场白总是声情并茂的朗诵白洋淀渔歌: 我姓李叫永鸿,过去受苦又受穷,自从来了共产党,拔开乌云见光明。我的歌儿唱不完,解放前后两层天,解放前歌比黄连苦,解放后歌比蜂蜜甜。拉开嗓门唱一唱,先诉苦来后唱甜。 在保定电视台2002年拍摄制作的由赵忠祥解说的“远去的歌谣”视频短片中,保存有李永鸿朗诵此诗的珍贵影像! 图片为人民文学海外版介绍渔民诗人李永鸿的文章。 《白洋淀渔歌》发行后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有时县、公社开大会请他去朗读渔歌。1960年新年,省里举办文艺广播大会,他在会上朗诵了《白洋淀渔歌》中的章节受到与会领导重视。 省群艺馆要去底稿,整理后于1960年3月发表在《俱乐部》期刊上。同时河北各大学中文系纷纷邀请李永鸿到学校讲课。据范法柱老人回忆,当时在河北大学作报告时学校规定只有中文系学生才能听课,但是其它专业的学生也弃课前来。当时走道窗口都是人,学校怕发生安全事故,只好在房顶架上高音喇叭让全校师生在院内收听。 李永鸿的诗歌集革命现实和浪漫主义于一身,发出了白洋淀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最强音。在《甜歌》中还有这样一首诗被广泛传诵: 白洋淀是聚宝盆,芦苇根根是金条,鱼虾群群是白银。过去金银富人占,如今财宝属人民。 其中在《白洋淀红旗飘》人民公社中写到: 解放前走独木桥,土改翻身上铁桥,互助合作钢桥起,人民公社通天桥,渔民跟着共产党,越走越宽步步高。 该图片采集于由文化部、国家民族宗教委、全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编的《中国歌谣集成》河北卷 长篇叙事长诗《红菱传》1977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据百度资料显示,1962年,有关部门专门将李永鸿请到保定住在印染厂。一人动口,三人动手。李永鸿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和丰富的生活经验,通过一位穷苦渔民出身的女共产党员的成长过程,反映白洋淀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斗争,塑造了“红菱”这样一位女英雄形象。 由于当时所处历史时代,长诗修改中加入了阶级斗争成分,有些诗句留下了些许遗憾。但长诗中却不乏有语言生动、比喻贴切的动人篇章。 在长诗第一章初斗中描写红菱母女贫困交加情景时写到: 一夜双岁熬千秋,苦年新仇连旧仇。过年给孩子梳梳头,没有拢子用妈的手,眼泪就是梳头油。 在该书序言中有: 千年的苦,万年的泪,刀尖上滚过旧社会。两种社会分得清,旧的黑哟新的红。渔家出了英雄女,河北水乡顶天立。大河小河湾套湾,单桨难摇打渔船。大仇难报云遮天,孤雁回淀落苇滩。满淀风浪催渔船,从这唱起《红菱传》。 |
庆都山·唐尧古镇由瀛源集团旗下康养文化旅游公司打造,总占地24
抱阳山景区位于满城县城西3公里处,属太行山东麓的余脉,抱阳山
简介腰山王氏庄园是中国古建筑史上一处罕见的超规制清代城堡式民
北岳庙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岳庙原名“北岳安天元圣帝庙”
门票价位及说明:50元/人,16人以上8折,军人、老年人持有效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