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类捕鱼 鱼类有个共同的活动习惯,就是遇到固定障碍总是沿着障碍溜边游走,寻找出路。鱼类还有个共同的生理缺陷,就是没有脖颈(元鱼除外),以致游走时拐不了硬弯。 据此,渔民或制造渔具,或布设迷局,诱使或迫使鱼类进入陷阱再行捕捞。这些渔具和迷局多是在鱼的出入口作文章,有的是外敞内收的八字缝隙,有的是外大内小的圆形孔洞,缝或孔都向内突出,总之是针对鱼类的活动习惯和生理缺陷,让其进得去出不来。这样的渔具和迷局有十几种。 9小爬头箔和别篓 小爬头箔是用柴苇和麻绳编扎的高不足米的小箔。 春、夏、秋季用这种箔在淀泊边沿的浅水区围起一片,在一片箔与另一片箔接茬处,扎八字缝口,并把一个直径一尺多的篓子用竹签别在中间。这种篓子叫别篓,用苇篾编成,上面敞口,一侧有篾条编的虚门,与爬头箔的缝口对接。 布好的别篓每天倒一两次,主要捕捞对象是麦穗鱼、籽包鱼、山根、石猴等小型鱼类。 10清网 夏秋季节,渔民用箔或网在水流通畅的河道内橫栏一道阻障,在靠近岸边的背阳处(最好是苇地边),用箔或网扎一个边长一米左右的方楼子,在楼子下沿与拦河网衔接处设个八字缝隙口,口上半卷一片底部有铁坠的苇帘。 在楼子与河岸之间搭一块跳板,渔民持洄子蹲在板上,探身楼子里,楼子上方盖严遮阳物。在游走中遇到拦河网箔,溜边进入楼子里,渔民放下缝口上的卷帘把鱼关在里面,用洄子捞起。 11螃蟹楼 螃蟹是洄游型鱼类,长期在河水与海水交汇处活动和繁衍。 七上八下是螃蟹在白洋淀活动的规律,每年至农历七月,淀中的各种水草叶茎繁茂,籽实成熟,园田里的玉米、高粱开始收割,稻谷也结穗定仁,到处都有螃蟹可食的饵料。七月初螃蟹由海河逆流而上至白洋淀育肥,一个月后长个增重、膏满黄肥。八月开始洄游至海河,不仅如此,它们还有夜间趋光的习惯。 据此,渔民们从八月初开始布局,在水流通畅的河道中横栏一道苇第,并在中间靠上游一面扎一个边长一米多的方形箔间叫螃蟹楼,楼两侧与横箔衔接处各留一个缝口。 夜晩,一人一船停靠在螃蟹楼下游一面,把点亮的马灯悬挂在楼子里的水面上方。螃蟹下行受阻,自然沿着箔边横行进入螃蟹楼里,看到灯光后奋力向上攀爬,渔民趁机用洄子将其捕捞上船。 与笔者同村的已故著名渔民诗人李永鸿,曾是捕捞螃蟹的顶尖高手。 水势小的年份,有的螃蟹或许因为贪恋白洋淀的美景和美食,不按季节洄游,长期赖在淀里不走,它们用螯爪在园田边上掏挖弯曲的深洞,借此越冬避暑。 种地浇园的人们看到洞穴,就用笮草团紧紧堵住,过一会儿再去拔掉笮草,螃蟹已经半死不活的趴在洞口,伸手可得。 12螃蟹卡 没把螃蟹卡归在卡钩类捕鱼方法内,是因为它既不用卡头,也不用钩刺,只是在长长的走线上系着一串串螃蟹爱吃的玉米粒。所以笔者认为这种方法是针对螃蟹的霸气性格设计的迷魂套索。 农历七、八月,两人一船,傍晚把线布于河道中,次日清晨倒卡,啃食一夜的螃蟹感到被其占有的玉米串有异动后不肯放弃,而是用双螯夹得更紧,被卡线拖动也不在乎,大有敢与抢食者殊死拼摑的“英雄气概”,不会想到未出水就在渔民的洄子里当了俘虏。 说到螃蟹的骄横霸道,笔者不禁想起六十多年前亲身经历的件趣事。那是一九五五年的秋天,我随父母出门串亲,船行至个叫柴彭淀的小淀泊,划着船的父亲突然喊:“前头有螃蟹,快大声吆喝!” 我站上船头,看到船前两丈多远处,有只大螃蟹,在出水的笮草上晒暖,就一面用力跺船板,一面随着父亲大声呼喊,船到近前,螃蟹不仅不躲避逃逸,反而舞动双螯向我示威,摆出一副格斗的架势。我用左手在其前面晃动,右手迅速抄后路将其抓入船舱。走不多远又遇一只,也如法炮制将其擒获。在这个小 淀穿行不足二里,竟有四只大螃蟹的意外收获。 (未完待续,欢迎关注查看) |
日前,雄安新区鸟类监测工作人员和鸟类学研究团队、志愿者以及河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发布消息称,在确保白洋淀保持Ⅲ类水质基础
雄安新区设立五年来如同春天的竹子一样每一天都在拔节生长千年秀
国庆节前夕,我与文友淀边云及孙老师一起到安新县赵北口镇李庄子
虽然自小生活在白洋淀边,但我们的村庄在白洋淀西侧,离千里堤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