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之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由于日军对冀中进行了连续大规模的拉网式“扫荡”,冀中的抗日军民伤亡惨重,抗日根据地也大部分重新沦为敌占区。 虽然雁翎队连续打了胜仗,八路军主力及各个游击队也在不断打击敌人,但总的形势仍然是敌强我弱。白洋淀处在日伪军的包围中,日伪军在白洋淀的46个村镇中建立了38个据点,又修了公路,挖了封锁沟,据点周围碉堡成群,点、碉、路、沟互相连接密如蛛网,日伪军对整个白洋淀水区进行了极为严密的封锁。 雁翎队隐藏在日伪军眼皮底下的芦苇荡里。为了加强党对游击斗争的领导,区委经常与雁翎队一起活动,有时县委也转移到雁翎队的宿营地。潜伏的日子十分艰难困苦,风餐露宿,缺粮少药,队员们常常一连几天也吃不上一顿饱饭。敌人封锁严密的时候,雁翎队白天黑夜都不能进村,只能依靠抗日村民偷偷运来食物。当时,各村都建立了“维持会”“保甲制”等伪政权,日军还扩充了伪军汉奸队伍,加强了特务奸细组织,并对村民实行了奴化教育。经过几次大“扫荡”,很多抗日民众被抓走了,有的牺牲了。刘文国看着队员们饿得挖莲藕、吃苇根,心里不是滋味,便带上几名队员昼伏夜出,联络原来的堡垒户,并发展新的堡垒户。有的堡垒户村民也常常躲过敌人的森严戒备,冒着生命危险浮水给雁翎队送来食品和药品,队员们很受鼓舞。 一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刘文国带着区通讯员闫满堂离开雁翎队驻地,准备去三区小队。他们划着小木船刚刚驶出芦苇丛,突然发现不远处一艘日军巡逻艇正迎面开过来,连刺刀、太阳旗及船头架着的机关枪都看得十分清楚。闫满堂着急地说:“政委,咱们快撤吧!”刘文国想到已经来不及退回去了,他立刻小声命令闫满堂:“朝汽艇划过去!”刘文国沉着冷静地站在船头,闫满堂熟练从容地摇着橹,与敌人的汽艇缓缓擦肩而过。大概日军见是两个赤手空拳、当地渔猎户装束的农民,觉得游击队不可能只有两个人,就没有搜查盘问。刘文国二人就这么机智大胆地闯过了敌人汽艇控制的水域,待他们将船拐了弯划进芦苇荡后,才听到敌人的汽艇又嘟嘟嘟开过来,还不停地胡乱放着枪。 事后,闫满堂回忆此次历险过程感到有点后怕:“如果敌人真冲过来怎么办?当时还是刘政委把在手枪班对付敌人的经验用上了,‘吃得好些,穿得烂些,见了太君(指日军)走得慢些’。” 刘文国和队员们就是在日军汽艇和碉堡的封锁包围下坚持着与敌人的斗争。千顷苇塘是他们的天然屏障,无数英勇的抗敌群众的支持和保护是他们得以生存的根基。抗日群众的队伍又发展壮大了,雁翎队有时就分成若干小组,凭借自己对地形的熟悉,在群众的掩护下摸进村子,潜进堡垒户家宿营,待天亮前再转移。这些幸存下来及新发展的抗日堡垒户不仅政治上可靠,对八路军游击队感情深,而且都有着对日伪军斗争的经验。雁翎队队员们进村时有人接应,有人放哨,有人搜集传递情报,而且夜间烧水做饭不能有炊烟,以免被岗楼上的敌人发现。虽然经过敌人的多次“扫荡”,老百姓的生活也很困难,但各家各户还是愿意拿出粮食来供应给雁翎队。有广大群众做依托,雁翎队就有了同日军做斗争的力量。 刘文国认识到敌人在冀中地区“扫荡”的残酷性和长期性,也认识到组织上要求区小队留在白洋淀坚持原地武装斗争的必要性。这支武装要成为插进敌人心脏里的一把利剑,以最大的顽强性与坚韧性依靠群众、保护群众、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区委也认真分析了当前的敌情:日军受到中国全民族不屈不挠的抵抗后,将原来速战速胜的政策改变为在其占领区实行“蚕食”的政策,对八路军建立的根据地进行分割围歼,并与八路军游击队争夺民众,甚至采取各种法西斯镇压手段,妄图逐渐达到扩大侵占区、缩小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最终实现殖民化的目的。面对敌人的企图,八路军游击队只有在白洋淀造就一个独立自主地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持久不间断地震慑敌人,吸引、打击和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敌后之敌后战场,以八路军游击队的进攻对付敌人的进攻,不断地打击敌人,打则必胜,才能保护群众利益,鼓舞人民群众的抗敌斗志。 县长赤毓春穿过封锁线来到三区,向区委和雁翎队传达了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及军分区关于适时组织向日伪据点出击、破坏和扰乱敌人的所谓治安区、打击敌人“蚕食”进攻的指示。 按照县委、区委的要求,雁翎队以群众和淀泊做依托,灵活机动地锄奸、破路、端炮楼、打伏击,积极主动地打击“蚕食”的日伪军。 1943年底,雁翎队端掉了东向阳炮楼。接着又一鼓作气,潜入大淀头岗楼,活捉伪军38人,缴获步枪30支。 日军在王家寨设的岗楼地处交通要道上,经常威胁雁翎队和百姓的活动。岗楼里驻扎一个伪军中队,中队长是个远近闻名的汉奸,平时欺压百姓,掠夺民财,作恶多端,还追随日军制造了“端村血案”。据村民反映,这个伪军中队长年前看上了村里一家新过门的小媳妇,硬将男人赶到外地,将小媳妇霸占为己有。刘文国和区委、雁翎队决定打掉这个炮楼,为民除害,为死难的百姓报仇。 王家寨炮楼修得又高又厚,这个伪军警备中队武器好,全部配备三八大盖步枪,还有两挺机枪。刘文国和队员们分析,凭目前的情况不可能强攻,只能智取。他们经过摸底,得知一个堡垒户村民的远房兄弟在这个炮楼里当伪军,是随国民党军队整建制投降日军的,人还算纯朴正直。于是他们就趁这名伪军兄弟回家看老娘的机会,给他讲抗日大趋势,希望他改邪归正、弃暗投明。结果这名伪军不仅详细讲了碉堡内部情况和伪军中队长的行动规律,而且表示自己还能拉上一个伙伴做内应。 1944年春季,一天后半夜,刘文国率领雁翎队全体队员按照约定的方案行动,留下多数队员在外围埋伏,他带着十名队员直奔炮楼。两名“站岗”的内应一个开门,另一个在楼顶瞭望。队员们进去将各层正在睡觉的伪军缴了械。刘文国冲上炮楼,一把按住睡梦中的伪军中队长,从枕下摸出盒子枪,叫队员绑了他带上船。这个伪军中队长知道自己作恶多端,落入雁翎队手里不会有好下场,于是借着天黑自己又会水,在船划到芦苇荡时跳船逃跑,被队员们两枪击毙在水中。两名做内应的伪军参加了雁翎队。刘文国带着队员们扛着两挺机关枪和二十多支步枪以及囤积的食品弹药满载而归。 1944年初,雁翎队配合兄弟部队在日伪控制的高保公路板桥附近打了一次伏击,击毙日伪军3名,俘虏9名,缴获步枪12支。 一次又一次主动出击,积小胜为大胜,战斗在芦苇荡里的雁翎队破坏了敌人的“蚕食”计划,争得了敌后之敌后战斗的主动权。 (稿件来源:《白洋淀走出的抗战夫妻》河北人民出版社2016.11) |
纪录片《白洋淀》登陆CCTV-2央视财经频道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
北京向南100多公里,就到了雄安新区。这座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
中国通号牵手未来之城搭建低空监视防护网雄安新区(安新县)低空
诵声琅琅出金石,岁末京城再相逢!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主办
点亮“美食安新”城市品牌2024年度“新白洋淀菜”发布会暨安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