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列满载全副武装军人的铁皮列车,风驰电掣般由西向东行驶在陇海线上,给这片刚刚获得和平的国土增加了紧张气氛。刘文国和战友们借着车门缝隙射进的阳光正一遍遍学唱着一首歌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战事不断扩大。美国借机派出军队进行武装干涉,随后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做出决议,纠集16个国家出兵,组成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入侵朝鲜。9月15日,联合国军7万人在仁川登陆,继而向朝鲜北方进犯,矛头指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美国飞机竟然侵入我国东北地区领空轰炸,肆无忌惮地对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威胁。根据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请求,中共中央、中国政府毅然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10月8日,毛泽东签署命令:将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协同朝鲜人民军作战。10月19日夜,第一批志愿军部队分三路秘密渡过鸭绿江,开往炮火连天的朝鲜前线。 三天后的10月22日,中央军委命令第十九兵团:一个月内完成一切出发准备工作,待命开赴东北。 此前,刘文国所在的十九兵团六十三军结束了在我国大西北追剿国民党残余部队的战斗,奉命进驻陕西省富平县。为了在和平环境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六十三军在黄龙山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开荒生产。仅仅半年多的时间,昔日人烟稀少的荒山秃岭变成了千顷果园和万亩良田。 金秋十月,谷穗飘香。接到准备入朝作战的命令,六十三军指战员将成熟的庄稼和生产工具移交给当地政府。各个师、团迅速集结,拿起武器,整装待发。刘文国和政治处的同志将上级的精神及朝鲜局势及时编印成宣传材料,对部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战员们的求战情绪十分高涨。经过近一个月时间的准备,六十三军于11月下旬从陕西富平出发,乘火车东进,经过潼关、洛阳、郑州、徐州,到达山东兖州地区待命。 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李承晚伪军的战斗已经打响。这是解放军第一次出国作战。党中央、毛主席在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命令中,要求志愿军指战员要严格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明确指出这是取得抗美援朝作战胜利的政治基础。第一批志愿军部队入朝作战后,绝大多数指战员保持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高度的政治觉悟,受到朝鲜人民的赞扬和爱戴。但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也出现了少数违反纪律的现象,个别干部还放松对部队的管理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虽是个别现象,但很快引起志愿军领导的高度重视。1950年12月14日,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邓华、政治部主任杜平联名向参战部队下达了关于维护纪律的训令。指出:对于任何违反纪律的现象,“如不及时下决心纠正,发展下去势必损害我军纪律良好的声誉,有损中朝人民的友谊”。训令要求发现违反纪律的现象,立即追查,对情节严重者实施革命纪律制裁。根据中央和志愿军总部的要求,志愿军全军上下进一步加强了纪律建设。 在即将开赴朝鲜作战的前夕,刘文国被任命为六十三军一八八师纪律检查委员会纪律检查员。 刘文国深深感到肩上这副担子的沉重。他决心牢记党中央、毛主席和彭总等志愿军总部领导的要求,将严肃纪律作为保证完成军事任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基础,以自己的不懈努力监督部队指战员们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纪律规定。 由于是第二批出国作战,为了更好地适应战争要求,部队根据作战需要,调整为大规模作战必需的组织和编制,更新了部分武器装备,补充了新兵。根据战争中对手的情况,开展了射击、投弹、刺杀、爆破等技术基础训练和以近战、夜战为主的战术训练及面对敌人空中优势的防空训练。部队还在政治思想集训中,专门进行了为时三天的各项纪律教育。 1951年2月,部队开赴东北。在硝烟弥漫的鸭绿江畔,部队召开了入朝作战誓师大会。2月16日,在喜迎传统的新春佳节的时候,第十九兵团全体指战员分三路跨过了鸭绿江。第六十三军是踏着刚刚修建的江面浮桥过的江。 踏上异国土地,战争硝烟越发浓重。刚刚下过大雪,崎岖的山路又陡又滑,不时看到有朝鲜妇女和老人在修路。美军的飞机十分猖狂地轮番在空中飞来飞去,路旁几乎看不到完整的房屋,只有一个个临时挖的防空洞。老乡领着儿童蜷缩在里面。刘文国和战友们穿着新发的棉衣,背着武器、背包、干粮袋,迎着凛冽刺骨的寒风,昼伏夜行,风餐露宿。经过近20天的行程,终于到达离前线不远的溯宁地区集结待命。 刘文国在朝鲜战场 抗美援朝战争已历时近5个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已连续进行了四次战役,给了入侵初期不可一世的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及李承晚伪军以迎头痛击,歼灭了大量敌人,但志愿军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刘文国看到入朝以来的满目焦土及前线源源不断运下来的伤员,已感到这场军事实力极不对等的战争比原来预想得还要惨烈和残酷。 第五次战役打响了。在前四次战役中受到志愿军沉重打击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被迫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转入战略防御,由东到西部署了美军三个师、英军一个旅和南朝鲜军两个师,并且在纵深部署了大量机动部队,伺机在志愿军侧后登陆,形成前后夹击。志愿军决定发起第五次战役,战役的第一阶段准备以战役与战术分割相结合,从中间突破,对敌人实行东西切断,再进行战术分割包围。六十三军担任西线右翼突击部队主攻的任务。刘文国所在的一八八师为六十三军的右翼梯队,任务是突破临津江,在美军第三师和英军第二十九旅接合部实施穿插,割断其联系。这次战役志愿军投入兵力之多、攻击正面之宽、预计突击距离之远都是空前规模的。尽管志愿军的武器装备远远不及对方,六十三军全军只有100多门火炮,数量还不及美军一个步兵师的三分之一,而且还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缴获的旧式火炮,同时敌人还有大量坦克和作战飞机的掩护。为了祖国和朝鲜人民,志愿军指战员要以血肉之躯顽强地与敌人拼搏。 1951年4月22日黄昏,志愿军集中了几乎所有的火炮向敌前沿阵地展开持续时间空前的攻击,将敌人阵地上的堑壕、地堡、火力点摧毁过半。随着军号齐鸣,20万志愿军指战员在200公里宽的战线上向敌人发起进攻。敌人拼命抵抗,以猛烈的炮火回击,成群的敌机也在志愿军的上空轰炸。从西线右翼主攻的六十三军指战员扫清临津江北岸之敌后,冒着空中和对岸的枪林弹雨,飞速通过浮桥或泅水强行登上南岸。又突破敌人堑壕阵地,向敌纵深攻击,一下追出15公里,连续攻破敌人十多道阻击,歼敌4000余人,占领了绀岳山、七峰山等四个制高点,割裂了美军第三师与英军第二十九旅的联系。 英军第二十九旅拼命反扑,企图打开缺口南逃。刘文国作战前就听说,英军第二十九旅是王牌部队,有100多年的历史,其装备的“丘吉尔”式坦克装有重机枪和榴弹炮,除飞机和反坦克炮外很难对付。英军凭借重武器威力,集中20辆坦克及三个连的兵力一次次向志愿军五六三团围阻阵地发起冲击。五六三团一营一连二排组成三个小组,先集中火力打击敌坦克后面的步兵,然后用炸药包和集束手榴弹冲向敌人坦克,炸毁坦克履带。冲在前面的战士中弹牺牲了,后面的战士又抱着炸药包冲上去。全排共炸毁炸伤敌重型坦克7辆、装甲车1辆,毙伤及俘虏敌军120多名。 至4月2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在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共歼灭英军第二十九旅大部及土耳其旅一部,歼敌2.3万余人。紧接着,志愿军扩大战果,于5月16日展开第二阶段战役,集中力量在东线歼灭南朝鲜伪军及美军一部。第十九兵团在西线钳制美军主力,配合东线作战。 为迷惑敌人,掩护志愿军其他兵团主力在东线的歼敌计划,第十九兵团奉命南下强渡北汉江,在汉城方向和汉江下游一带钳制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主力。5月18日,六十三军以刘文国所在的一八八师为先导,抢占了清平川大桥,渡过北汉江,攻占了罗山、凤尾山等几个高地,摆出要强攻汉城的架势,与敌人展开激战,牢牢吸引住美军的主力。 在此后三天内,东线志愿军第三、第九兵团以优势兵力在昭阳江和上南里地区一举歼灭南朝鲜李承晚伪军第三、第九师大部,重创第五、第七师,歼灭美军第二军、陆战第一师各一部,共歼敌2.3万余人。 5月20日,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作战任务已经完成,东线部队开始回撤。刘文国所在的西线第十九兵团面对的美军不仅形成完整防线,而且又调来美第一军三个师又三个旅的兵力增援,以坦克开路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展开反扑。已经转入防御的十九兵团接到撤退的命令,全兵团开始有序地后撤。 刘文国始终在一八八师的最前沿指挥所。战斗最激烈时,他和师部大多数干部、警卫人员全都冲上了前线阵地。5月21日,在一八八师打退了美军十余次进攻后,留下一个团掩护并控制清平川大桥,其余部队迅速回撤。 刘文国随师指挥部撤至行军途中的集结地点。由于在撤退途中遭遇敌人飞机的轰炸,五六三团、五六四团与师部断了联系。师部多数人员也被打散了,派出的参谋和通讯员有的牺牲了,有的还没有回来。此时,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已经开始全面反扑,如部队不能立即集结撤至渭川里以北地区安全地带,就有被反扑的敌人拦截包围的危险。 在紧急关头,得知此情况的刘文国对师首长说:“我路熟,我去找这两个团吧!”此前因为检查军纪,刘文国几次走过这一片山路。 见师首长同意,刘文国转身就往回撤的路上返。 已是深夜。路上,敌人的照明弹高悬在空中,盘旋的敌机不时寻找目标扔下几颗炸弹。刘文国冲过几道敌人坦克、重炮的封锁线,找到了回撤中躲避敌机轰炸的五六三团。刘文国告诉了他们全师集结地点,并要求他们立即向集结地转移。之后,刘文国又去找五六四团。在重重炮火中,刘文国借着敌机投下的照明弹终于找到了五六四团。原来五六四团的同志抬着负责在最后阻击敌人、掩护大家撤退的三营的重伤员,正在集合走散的同志。 得知三营还在后面,刘文国向团领导交代了集结地点和路线,自己又朝着枪炮声密集的方向去寻找三营。 伤亡惨重的三营在回撤的路上又被反扑的敌人追上了,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转移,他们抢占了路旁一处高地拦截住敌人。刘文国摸索着跳进三营的阻击阵地,端起冲锋枪就投入了战斗。他看到敌人的坦克已沿着公路远远开过来,就立即找到三营长,传达了师里的命令。三营长集中了全营的火力,待敌人冲到跟前时一顿猛射,所有的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敌人又一次溃逃了。 刘文国和三营的100多名指战员在敌人炮火的轰炸中,连续走了30里崎岖山路,终于在天亮前安全撤到全师集结地点。 (稿件来源:《白洋淀走出的抗战夫妻》河北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 |
纪录片《白洋淀》登陆CCTV-2央视财经频道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
北京向南100多公里,就到了雄安新区。这座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
中国通号牵手未来之城搭建低空监视防护网雄安新区(安新县)低空
诵声琅琅出金石,岁末京城再相逢!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主办
点亮“美食安新”城市品牌2024年度“新白洋淀菜”发布会暨安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