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十多年前,马堡村东被砍伐的那棵千年古杨树,对于马堡人来说老少皆知,再熟悉不过。茶余饭后,村内老人们都会给年青人和孩子们讲上几段关于大杨树的传奇故事。大杨树的故事早已经口耳相传,但下面这首诗——《马堡听渔歌》后面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马堡听渔歌 (明 孙钥) 鱼镜鹤池另有天, 轻帆迎旭带浮渐。 沧浪曲罢人何处, 恰好同游便是仙。 该诗作者是明代孙钥,孙钥,官拜尚宝司丞,河北高阳县人,自幼聪明伶俐,六岁时就能作对联,而且用语精妙。看古书不但过目不忘还能出口成章,年青时熟读兵法骑马射箭百发百中,可为是文武全才。 孙钥其父是大鼎鼎的孙承宗,孙承宗,字稚绳,号恺阳,曾任兵部尚书、辽东督师、东阁大学士等职。是明末杰出的军事战略家、忠贞的爱国者、民族英雄,同时又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学者和诗人。他曾是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明末文坛顶级人物。 公元1629年,后金皇太极派多尔衮率领十万大军绕道蒙古袭击中原,很快就占领了明朝境内的滦州(滦县)、永平(卢龙)、迁安、遵化四城,危机北京皇城。崇祯三年(1630年)五月,皇帝派兵部尚书、大学士孙承宗督理军务,重新集结调动兵力出征。 孙承宗乘驻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的后金军换防之机,命令孙钥领兵在滦州城外五十里埋伏。命令锦州总兵祖大寿、山东总兵杨绍基等统兵围攻滦州。多尔滚在永平得知滦州被围后,马上派兵增援,当援军进入孙钥的埋伏圈时,被孙钥一举全歼。 孙承宗命明军用红衣大炮轰击滦州城,炸毁城墙城门楼。后金守将和兵丁被炸的伤亡惨重,顿时失去了战斗力,残兵败将弃城而逃奔赴永平城,逃跑途中又遭遇孙钥的截击。多尔衮所率的后金部队连续受挫,被迫全线撤退,收兵返回盛京沈阳。 明军大获全胜收复失地永平、滦州、迁安、遵化四城,史称“遵永大捷”。孙家父子一战成名,此战孙家与满清多尔衮结下冤渊源,孙家父子成为了满清南下的拦路虎、拌脚石。 天有不测风云,孙家父子因一些锁事,得罪了河北老乡身为宦官的九千岁魏忠贤,多次受到魏忠贤陷害排挤,无奈,孙家父子只得携一家老小解甲归田。 在回家乡高阳城的途中,孙钥经水路乘船到达白洋淀马堡村时,看到葱郁苍翠、沟壕交错的芦苇荡,满淀盛开的荷花,河淀内飘着一层白色的晨雾,在太阳的照耀下慢慢散去,渔夫在船头一边撒着渔网,一边唱着动听的渔歌......他被这惬意的景色所吸引,一时间心血来潮,站立船头作诗一首抒发情感,这就是《马堡听渔歌》这首诗的由来。 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后金改国号清,多尔衮举兵南下,得知孙家父子居住在高阳城内,于是大军改道奔高阳城杀来。清军重兵围困高阳城,孙家父子率城内百姓与孙家老少固守。清兵围城数日后久攻不下,多尔衮得知城中孙家父子早有防备,又怕明军的援兵赶来,不得巳退兵。 同年初冬,多尔衮又带领清兵卷土重来,再困高阳城,因事发突然孙家父子北城门外率家人与百姓英勇拒敌,最终因寡不敌众,高阳城被清军占领。孙钥杀死数名清兵后被清军乱刀砍死,其父孙承宗与孙家老少一百多口无一幸免。 公元1928年夏,军阀孙殿英在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以军事演习掩人耳目,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盗陵窃宝大案。后来为了洗脱自己的罪责,声称此举是为他的祖上先人孙钥一家百十来口报仇雪恨。 (文/采广军) |
庆都山·唐尧古镇由瀛源集团旗下康养文化旅游公司打造,总占地24
抱阳山景区位于满城县城西3公里处,属太行山东麓的余脉,抱阳山
简介腰山王氏庄园是中国古建筑史上一处罕见的超规制清代城堡式民
北岳庙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岳庙原名“北岳安天元圣帝庙”
门票价位及说明:50元/人,16人以上8折,军人、老年人持有效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