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日先辈征战,惜今日和平世界。是盛夏荷花绽放之时,我走进白洋淀,这个荷花漫延开放的地方有座令人难以忘怀记录那段光荣而坚难岁月的纪念馆,走进“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游览馆内的3个展厅以及其6大部分内容,即:"抗战期间我军领导人在白洋淀"、"雁翎队战斗事迹"、"雁翎队使用的主要水上武器、工具"、"石少华在抗战时期间关于白洋淀摄影照片"、"雁翎队大事年表"、"作家艺家作品"。馆内容丰富,生动的反应了白洋淀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艰苦的斗争生活和与敌人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 白洋淀,是平原上的一颗明珠,也是中国平原最大的湖泊,时光倒转70多年前,枪声不歇,抗战不止,这里是人民的的敌后抗日战场。白洋淀水域辽阔,物产丰富,虾蟹成群,荷叶成片,芦苇草荡稠密碧绿,素有北国江南之称、华北明珠之誉。这里距离卢沟桥120公里。卢沟桥的枪炮声响起,很快,华北沦陷,日寇的魔爪逐步深入到白洋淀周边。也因此白洋淀这里活跃着一支英雄的水上游击队——雁翎队。这支由猎户、渔民组成的游击队,借助对水势的熟悉,借于河湖港汊的有利地形,神出鬼没,给日伪军打得落花流水,水上游击,日军死无葬身之地。面对这片鱼肥水美的白洋淀,日军慌不择路,一次次败北而逃。 八年抗战中,雁翎队利用白洋淀河湖港汊、芦苇等天然的屏障,用大抬杆、火枪、渔叉等武器同日军展开了一场卓绝的游击战争。为了纪念这支神奇的队伍,"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于1990年7月初筹建,于当年8月25日开馆。 抗日战争时期,在淀泊相连、苇壕纵横的白洋淀上,这支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的水上游击队队伍在八年抗战中,利用白洋淀河湖港汊、芦苇等天然的屏障,用大抬杆、火枪、渔叉等武器,发挥白洋淀人谙习水性的特点,将敌军控于股掌中。 游击队神出鬼没,声东击西,辗转茫茫河淀上,除汉奸、端岗楼、打伏击,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谱写出一曲曲白洋淀人民抗日救国的壮歌。“雁翎队”也因此闻名中外。他们时而化装成渔民,巧端敌人岗楼;时而出没在敌人运送物资的航线上,截获军火物资;时而深入敌人的心脏,为民除掉通敌的汉奸;时而头顶荷叶,嘴衔苇管,隐蔽芦苇丛中,伏击敌人保运船。白洋淀流传着许多有关“雁翎队”的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智取十方院岗楼、夜袭大淀头岗楼、巧用矛盾端岗楼等。 |
纪录片《白洋淀》登陆CCTV-2央视财经频道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
北京向南100多公里,就到了雄安新区。这座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
中国通号牵手未来之城搭建低空监视防护网雄安新区(安新县)低空
诵声琅琅出金石,岁末京城再相逢!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主办
点亮“美食安新”城市品牌2024年度“新白洋淀菜”发布会暨安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