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崇甫:不该被遗忘的雄县“无名英雄” 在雄县史书《雄县志》和相关的人物史志中,记载了诸多雄县籍名人或在雄县工作生活过的名士。但有一个人虽然从未提过,但他是地地道道的雄县人,出生在雄县北沙口乡西刘官营村(当年该村属新城县),他一生投身革命。 1930年,年仅20岁的他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进入河北省教育厅主办的省民众教育人员养成所。毕业后,回新城县筹办县立民众教育馆,宣传抗日,反对剥削和压迫,并开始接触马列主义书籍和参与“五四”运动的进步青年,决心追求马列主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1933年,他被认为是“赤化分子”而被迫出走天津,在河北民众教育实验学校实验区任干事,参加晏阳初倡导的平民教育活动,并与进步人士共同集资创办小型报纸《众报》,继续宣传反蒋、抗日、救亡。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与新婚妻子远赴西安,参加抗日救亡、解放全中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斗争。他作为中共地下党员先后在陕西省扶凤县保学教员训练班、黄龙垦区、渭南县固市中学、重庆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等地工作。妻子也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1940年7月后,他和妻子接受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派遣,先后在黄龙育幼院、固市中学、甘肃省固原中学、宁夏师范学校、陕西省泾干中学、大荔中学等校任教,利用教师身份为掩护,积极从事地下工作。由于他长期从事地下工作,革命生涯鲜为人知,尤其是在老家雄县,更没有人知道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老党员,他成为了一名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1949年2月,到达延安,在陕甘宁边区保安处、西北公安厅、中央军委联络部工作。 1951年和1952年,他和妻子先后迁往北京,1954年入云南。他曾参加中苏边界谈判和中缅边境谈判和勘界工作。1958年,他和妻子从部队转业,分别在昆明中级人民法院、昆明市人委人事处工作。后来,他又先后任昆明市级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校长,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委员、办公室主任,曾著有《昆明风景名胜古迹》、《昆明远古、唐、宋、元、明、清历史资料汇辑》等。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历史剧《庄蹻开滇》《李晋王》《驺忌》和诗词、书法作品等,现存遗作60多件。1966年3月12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1998年4月10日,妻子在昆明家中去世。 他的名字叫孙崇甫,取崇拜唐朝大诗人杜甫之意。 孙崇甫先生的大女儿孙渭,曾先后在贵州、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任记者、编辑,后任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处长、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孙渭现已80高龄,曾用时三载完成了缅怀父母的长篇巨著《心迹喜双清——我的父亲母亲》一书。该书全面、真实地记述了作者的父亲孙崇甫、母亲王亚平的革命生涯,尤其向读者展示了抗战时期在国统区从事情报保卫工作的“无名英雄”“地下党员”的光辉形象,也充实了雄县名人库,为挖掘、整理、保护、传承雄安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宝贵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目前,其家人正在编辑孙崇甫文存,力争早日出版。 |
“5G+智慧旅游”让景区有了“最强大脑”5G、北斗、电子航道、数
北京两家高科技企业签约入驻雄安科创中心共建白洋淀“数字淀乡”
晨光熹微,朝霞映水。在白洋淀东岸的雄安新区安新县赵北口镇西街
白洋淀上丨数字淀乡的新光景从今年年初起,雄安新区安新县赵北口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河北工作和气象工作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