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记忆||走进七间房乡(一) 七间房乡与《小兵张嘎》的不解之缘 文 亚军 福忠 图 长青 七间房乡位于河北省雄安新区雄县西南部,面积52.2平方公里,人口2.2万,辖七间房、西大坞一村、西大坞二村、西大坞三村、西大坞四村、三冢、辛口子、三各庄、郝各庄、大树刘庄、梁沟村一、梁沟村二、梁沟村三、梁沟村四14个行政村。 乡政府驻七间房村,因清朝光绪年,从安新县采蒲台迁来七户,在此盖房七间居住而得名。1961年建七间房公社,1982年改乡,2018年4月20日,移交给雄安新区雄县托管。 七间房乡位于“华北明珠”,有着得天独厚的淡水资源,这里水清苇绿、鹅鸭成群、肥鱼满舱,绿色生态宜居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说起七间房乡,曾经有一段与《小兵张嘎》不能分开的缘分。 9月15日,我们“金板凳”文化传媒摄制组一行三人,应邀来到七间房乡,对梁沟、刘庄的老街进行采访。据当地人说,这里,就是电影《小兵张嘎》的主要拍摄地。 在电影《小兵张嘎》中,“小嘎子”是对张嘎的昵称。《小兵张嘎》1961年底发表,1962年出单行本,后来分别被改编成剧本,拍成电影和电视剧,并荣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小说一等奖。再版或重印多次,发行1000多万册,还被翻译成英、印、蒙、德、泰、朝、阿拉伯、塞尔维亚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成为我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儿童文学经典名著。 说起《小兵张嘎》,就不能不提起其作者徐光耀。徐光耀是雄县段岗村人,1938年参军,那年正好13岁,正是小兵张嘎的年纪。1957年,因受所谓“丁、陈反党集团”的牵连,徐光耀开始了噩梦般的无休止的反省、检查、交代、挨批斗,精神几近崩溃,站在了人生的悬崖边上。1958年1月23日,徐光耀开始动笔写《小兵张嘎》,这是他在逆境中的一次爆发,是在绝望中的一次反击,他的心底里有多痛苦,他笔下的嘎子就有多快乐。 一直到1961年秋天,下放到保定的徐光耀遇到了《河北文学》编辑张庆田,张庆田得到《小兵张嘎》的手稿,就发在了《河北文学》1961年11月·12月(第6-7期)合刊上,小说一经发表,就引起强烈反响,非常受读者欢迎。1962年5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小兵张嘎》单行本,5月至7月,《北京晚报》对《小兵张嘎》进行了连载;《小兵张嘎》电影文学剧本也发表在了《电影创作》上。 1963年,电影《小兵张嘎》在白洋淀开拍,当年年底上映,好评如潮。1963年拍摄的电影《小兵张嘎》,很多内容都是在七间房乡拍摄的。大树刘庄、梁沟、西大坞等村,都有当年拍摄的场景,也是我们此行寻访的主要目的地。 自2018年划归雄县托管以来,在雄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散乱污”企业关停、引黄补淀、退耕还淀、养殖业退出、围堤围埝拆除、隔碱沟及干支渠治理、坑塘治理、芦苇收割等白洋淀内外源综合治理工程,着力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魅力水乡。 下一站,小编带您了解《小兵张嘎》与梁沟二村老街的故事 |
“5G+智慧旅游”让景区有了“最强大脑”5G、北斗、电子航道、数
北京两家高科技企业签约入驻雄安科创中心共建白洋淀“数字淀乡”
晨光熹微,朝霞映水。在白洋淀东岸的雄安新区安新县赵北口镇西街
白洋淀上丨数字淀乡的新光景从今年年初起,雄安新区安新县赵北口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河北工作和气象工作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