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记忆||走进七间房乡(一) 七间房乡与《小兵张嘎》的不解之缘 文 亚军 福忠 图 长青 七间房乡位于河北省安新区">雄安新区雄县西南部,面积52.2平方公里,人口2.2万,辖七间房、西大坞一村、西大坞二村、西大坞三村、西大坞四村、三冢、辛口子、三各庄、郝各庄、大树刘庄、梁沟村一、梁沟村二、梁沟村三、梁沟村四14个行政村。 七间房乡位于“华北明珠”,有着得天独厚的淡水资源,这里水清苇绿、鹅鸭成群、肥鱼满舱,绿色生态宜居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说起七间房乡,曾经有一段与《小兵张嘎》不能分开的缘分。 9月15日,我们“金板凳”文化传媒摄制组一行三人,应邀来到七间房乡,对梁沟、刘庄的老街进行采访。据当地人说,这里,就是电影《小兵张嘎》的主要拍摄地。 在电影《小兵张嘎》中,“小嘎子”是对张嘎的昵称。《小兵张嘎》1961年底发表,1962年出单行本,后来分别被改编成剧本,拍成电影和电视剧,并荣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小说一等奖。再版或重印多次,发行1000多万册,还被翻译成英、印、蒙、德、泰、朝、阿拉伯、塞尔维亚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成为我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儿童文学经典名著。 说起《小兵张嘎》,就不能不提起其作者徐光耀。徐光耀是雄县段岗村人,1938年参军,那年正好13岁,正是小兵张嘎的年纪。1957年,因受所谓“丁、陈反党集团”的牵连,徐光耀开始了噩梦般的无休止的反省、检查、交代、挨批斗,精神几近崩溃,站在了人生的悬崖边上。1958年1月23日,徐光耀开始动笔写《小兵张嘎》,这是他在逆境中的一次爆发,是在绝望中的一次反击,他的心底里有多痛苦,他笔下的嘎子就有多快乐。 一直到1961年秋天,下放到保定的徐光耀遇到了《河北文学》编辑张庆田,张庆田得到《小兵张嘎》的手稿,就发在了《河北文学》1961年11月·12月(第6-7期)合刊上,小说一经发表,就引起强烈反响,非常受读者欢迎。1962年5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小兵张嘎》单行本,5月至7月,《北京晚报》对《小兵张嘎》进行了连载;《小兵张嘎》电影文学剧本也发表在了《电影创作》上。 1963年,电影《小兵张嘎》在白洋淀开拍,当年年底上映,好评如潮。1963年拍摄的电影《小兵张嘎》,很多内容都是在七间房乡拍摄的。大树刘庄、梁沟、西大坞等村,都有当年拍摄的场景,也是我们此行寻访的主要目的地。 自2018年划归雄县托管以来,在雄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散乱污”企业关停、引黄补淀、退耕还淀、养殖业退出、围堤围埝拆除、隔碱沟及干支渠治理、坑塘治理、芦苇收割等白洋淀内外源综合治理工程,着力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魅力水乡。 下一站,小编带您了解《小兵张嘎》与梁沟二村老街的故事 |
北京向南100多公里,就到了雄安新区。这座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
中国通号牵手未来之城搭建低空监视防护网雄安新区(安新县)低空
诵声琅琅出金石,岁末京城再相逢!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主办
点亮“美食安新”城市品牌2024年度“新白洋淀菜”发布会暨安新美
白洋淀小蒲草编织农民致富梦12月25日,在河北雄安赵韵蒲艺农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