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电影《小兵张嘎》里那个机智勇敢又带点“嘎劲”的小战士,是头顶荷叶、潜伏在茫茫芦苇荡中随时准备出击的雁翎队,还是孙犁笔下《荷花淀》里细腻温婉的迷人风采? 初夏时节,白洋淀里烟波浩淼,势连天际。小船犁开波光粼粼的水面,在郁郁葱葱的芦苇荡中穿行。在安新县白洋淀文化苑里的雁翎队纪念馆,当年的八路军战地记者石少华留下的一幅幅老照片,将人们带回那段“一塘荷蕊皆含血,荡淀芦花尽请缨”的硝烟岁月——— “鱼儿,游开吧,我们的船要去作战了;雁啊,飞去吧,我们的枪要去射杀敌人了。”1938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了白洋淀,血雨腥风染红淀水。白洋淀的渔民和猎户,划着渔船扛着****,踏上保卫家园的战斗征程。在淀泊密布、苇壕纵横的白洋淀里,他们神出鬼没、来去无踪:时而化装成渔民,巧端敌人岗楼;时而出没在敌人水上运输线上,截获军火物资;时而深入敌人的“心脏”,为民除掉通敌的汉奸。白洋淀的每一个港汊间,都有战士们设下的埋伏网;每一片芦苇荡中,都有瞄准敌人的****。 这是老乡们当年照顾伤员的场景:芦苇荡中,一位渔家妇女,正端着碗给受伤的雁翎队战士喂饭。眉宇间流露出来的关切与焦灼,就像是呵护受伤的家人——— “党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人民群众才能把心放在革命上!”当年的雁翎队副队长孙革老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回敌人突然来扫荡,40多名队员和30多名伤员躲进了芦苇荡,一连3天粒米未进。到了第4天,一位老乡送来救命的干粮———为了找到雁翎队,他已经在淀子里连转了几天几夜!“俺带的是全村人的心意!”听了这话,队员们都掉下泪来。在淀区,当年哪个村里的妇女没给“咱们的队伍”做过军衣军鞋、补过衣袜?哪个村里的乡亲没有送过军粮、掩护过战士?在雁翎队这支最多时不过百余人的队伍中,白洋淀奉献出了8名优秀儿女的生命。 淀水无声,记录着那段血火交融的历史;蓝天无言,讲述着白洋淀儿女守护家园的传承。“为着咱们的白洋淀,也为着咱们的大雁和鱼虾……”雁翎队员们当年的战斗誓言,成为今天白洋淀人另一场保卫家园“战斗”的“动员令”———“让先烈们用生命守护的白洋淀天更蓝、水更绿、家园更美好。”如今,为了白洋淀绿色家园攻坚战,安新县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白洋淀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任何生产设施;保护区5公里范围以内,禁止新建、改建印染、造纸等重污染企业。3年来,全县关停落后生产工艺企业30家,总投资18亿元、年产20万吨的铅锌联产项目等一批污染项目遭遇环保“红灯”……作为“双三十”重点县,2010年节能指标、减排指标、县城空气质量等七项任务目标全部或超额完成。 踏上环淀堤岸举目眺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一阵微风拂过,苇浪滚滚,荷叶田田……在先烈们用生命守护的家园里,白洋淀这颗“华北明珠”更加熠熠生辉。 |
纪录片《白洋淀》登陆CCTV-2央视财经频道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
北京向南100多公里,就到了雄安新区。这座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
中国通号牵手未来之城搭建低空监视防护网雄安新区(安新县)低空
诵声琅琅出金石,岁末京城再相逢!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主办
点亮“美食安新”城市品牌2024年度“新白洋淀菜”发布会暨安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