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白洋淀东岸的安新赵北口,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重镇。 这座分为东街、南街、西街、北街的古镇,看起来与周边村镇并无太大差别,但在三百多年前康熙御笔之下呈现的却是: “赵北时巡至,燕南古戍闻。人烟生晓市,桥影漾晴云……” 从历史一路走来的赵北口,曾经是怎样的风流? 时间的河 流过赵北口 01燕南赵北分界线 赵北口位于白洋淀东岸,现隶属于雄安新区安新县。西距安新县城14.8公里,北距雄县县城7.5公里,南距鄚州古镇7.5公里,是一座久经战火的戍城,古为燕赵分界之地。 南易水自西向东穿越古镇,沿着南易水修建的燕国易水长城,经赵北口北堤折向东南深入文安洼。易水长城在此处设留一道关口,一条邮驿之路穿行而过通达南北。当年燕庄王礼送齐桓公就是从这里跨过易水,沿着驿路一直到达后世闻名的“燕留城”。 《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惠文王五年“与燕鄚易”,赵孝成王十九年“与燕易土”,这些燕赵之间的纷争指的就是以赵北口为中心的“燕南赵北”地区。 东汉末年,袁绍讨伐公孙瓒,主战场就在赵北口附近。据《后汉书•公孙瓒传》记载:“昔有童谣言: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公孙瓒听信童谣,把军队屯扎在濒临易水的地方。此后,人们便以“燕南赵北”代称从雄县到鄚州之间的这片土地。 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宋军在此地筑城置戍。因宋室赵姓,故而人们改称此地为“赵堡口”。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重新划郡置县,鄚州归于任丘。这片“燕南赵北”之地取“赵北”二字为其村名,正式定名为“赵北口”,并沿袭至今。 著名的赵北口十二连桥第一桥易昜桥的北侧,曾立有一块高大的汉白玉石碑,上面书写着“燕南赵北”四个大字。据上世纪50年代见过此碑的老人介绍,碑文为北宋宰相蔡京所题。千百年来,南来北往的过客在这里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近代历史学家陆文郁就曾留下这样的诗文:“第一桥头没水云,行人路上雨纷纷。界坊四字凭君记,赵北燕南此地分。” 02 军事要地唐兴口 但凡战略要地,必与地形地貌及交通状况有关。 赵北口,自古就是泊溏相接的水口,迤西是易水、滱水、濡水等河流汇聚的淀泊群,今为白洋淀;迤东为易水、拒马水、滹沱水汇聚的淀泊群,今称东淀。两淀区域河网密集,赵北口恰好处在两处泊溏相接的过渡地带,与开阔平原相比,赵北口宛如咽喉,自成天堑,被称之为“燕南隘首、赵北津头”。 燕庄王三年(前694年),燕桓侯徙都易城(今雄县北),并沿南易水修筑了长城,西起易县,由徐水进入安新,循新安北堤至赵北口,过雄县至文安境内,长约500余里,史称易水长城。 唐代以前,河北境内只有两条可以沟通南北的大路,均以涿州(古幽州)为起点,一条途经上谷(今保定)、真定(今正定)入河南境;另一条则是经雄鄚、河间府入山东境。因此,唐代将河北全境分成东西两道,即河北东道与河北西道,宋代时又改称为路。历代北方少数民族入侵,都是沿这两条道路南下。 唐代中后期,契丹民族成为北方霸主,不断向中原地区侵犯。出于防御需要,唐朝统治者在河北东道的北侧边界先后建起三座关口,即瓦桥关(雄县)、益津关(霸州)、淤口关(霸州信安镇)。为确保三关与指挥中心莫州(今鄚州)的军事联系,在三关与莫州之间又相继建起三处军事要塞,即唐兴口、莫金口、淤口,合称为三口。 唐兴口即为今天的赵北口,北距瓦桥关、南距莫州城(今鄚州北)均为12华里,不仅可以依靠狼烟来传递军事情报,还可以站在高台上相互眺望。由于赵北口战略位置的重要,北宋时期开始在此筑城屯蓄重兵。翻阅《宋史》就会发现,在宋辽对峙的一百多年里瓦桥关屡次失守,但进犯者大多被宋军迎击在唐兴口外。例如:“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傅思让奉诏破契丹兵于唐兴口”。“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车驾北巡,以彦进为关南都部署,败契丹于唐兴口”。又“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高阳关镇将奏败契丹于唐兴口”。 赵北口地近水泽,桥梁尤为重要。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北征乌桓,曾在赵北口修造桥梁,将粮草辎重运抵于今雄县北侧的易城。安史之乱,史朝义残兵败将弃莫州北遁,借助赵北口桥梁之利,成功阻截了郭子仪的追击。靖难之役,燕王朱棣亲自部署在赵北口易昜桥下设伏,生擒鄚州守将潘忠、杨松,攻克鄚州。明代末期,满洲多尔衮遣大将超哈尔兵抵赵北口,明军将十二连桥全部拆除,致超哈尔大军无法渡河,转攻白洋淀以西的安州、高阳二城,名宦房壮丽、老将军孙承宗均因城破身亡。 至晚清民国时期,赵北口的连桥依然发挥重要作用。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将领林凤祥、李开芳率兵北伐,深入到直隶境内,清政府组织兵力截击,一支军队奔赴易县护卫清西陵,一支奔赴遵化护卫清东陵,将唯一的阻击部队安排在赵北口。总指挥蒙古郡王僧格林沁在十二连桥南北两侧建起大营,屯扎部队数万之众。 抗战时期,日军在赵北口建起岗楼,驻有一个日军小队、一个伪军中队,设有伪警察局和宪兵队,残害百姓。1944年,我二十四团在雁翎队的配合下,一举攻克赵北口据点,战地记者石少华用相机记录了我军登上赵北口城楼的珍贵影像。 03 水陆枢纽成就繁华古镇 赵北口地处京德古御道与津保内河航运的交汇点。 京德御道在先秦时期就是古驿路,其“北起幽陵、南达交趾”,是沟通中国南北交通的通衢大道。唐朝时期,中原地区的商人将丝织品、茶叶等商品,经过赵北口,运到国界瓦济河以北,与北方少数民族进行交易。唐代把行走的商人称作“瓦子”,瓦济河的意思就是“商贸之河”。到了宋代,雄州以北建立了榷场,商贸往来更加频繁起来。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作为陪都仍保留了一套中央机构,大量官员频繁地沿着这条道路往来,因此被称为御道。赵北口一带流传着一句俗语:“从南京到北京,御道十八弓”(1弓=1.65米)。以此推算,当年御道的宽度几近30米。 大清河航运也是在北宋时期兴起的。北宋为保障边境地区的物资供给,从正定府开凿运河至莫州(今鄚州),将赵北口作为物资转运中心,向东可达霸州、信安军、乾宁军等地,向西可达顺安军、安肃军、保州、遂城等地,穿行于赵北口的这段河流被称作“藏粮河”。赵北口商业贸易的极速发展期是在明代。据《明神宗实录》记载,陕西商人到天津置办盐务,山西商人向直隶各地输送木材,都需要沿水路经由赵北口周转,为此朝廷专门在此设立巡河御史稽查税务。清代自康熙始设立直隶河道总督,大清河保定至天津段称为“津保航线”,西起保定南关大桥,东至天津大红桥,全长385里。 由于皇家春季的水围频繁在此驻跸,成千上万的随扈人员云集到这里,给当地带来巨大的商机。众多外地商人也纷纷来到赵北口开埠立市,经营食品和百货,俗称为“赶大营”。清代诗人姚燮诗云:“堤护平沙水接塘,燕南赵北此分疆。分明集市繁华地,却说当年古战场。” 当年的赵北口沿街林立着众多酒店和旅社,经由御道进京的江南文人,为赵北口留下了大量的题壁诗,例如清代女诗人沈善宝曾在诗中写道:“仆痛马瘁倦长途,今日登临乐有余。寄语朱门弹铗客,从今莫更叹无鱼。”诗人胡敬又题诗:“此是吾乡味,尊前带笑看。华灯灿相照,客路藉加餐。风雨双游履,江湖一钓竿。草堂今夕醉,忘已远长安。” 赵北口的餐饮业也随之发达起来,但绝非止步于为路人果腹,还有歌艺存在的高档场所。清代词作名家谢章铤的《赌棋山庄词话》里便有赵北口酒肆歌女的记录:“过燕南赵北口,时值初秋,萧萧芦苇,渔讴荻唱,大似江以南风景。赵女抱筝至,声呜呜不可辨,哀厉激亢,有悲歌慷慨之遗风焉,始叹‘铜琶铁板’与‘晓风残月’正复异曲同工。” 与京德御道有所不同,大清河货运航线上,穿梭的大部分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船工水手。在人力驱动的时代,船只的行驶速度比较缓慢,经过赵北口时船工会靠岸停留,以补充足够应付漫漫长途的食物。因此,在赵北口北侧的广惠桥码头和南侧的十方院码头,自然形成了两处集市,各类小吃琳琅满目。更有一些货物,需要通过赵北口向北向南转运,沿河便又出现了众多的车马号和货站。民国以前,北邻赵北口的鄚州镇,商贸也是异常兴盛,大部分货物都需要运至赵北口辗转。 老辈子人常说:当年的赵北口是京德古御道与津保内河航运的交汇点,南来北往的商旅驼队叮当作响的驼铃彻夜不绝,位于古镇南北两侧的广惠桥和十方院两座航运码头,船工扬帆拉纤的号子声更是响彻云霄。 清朝末年,随着京汉铁路的开通,京德御路的作用被逐渐削弱。民国以后,京德御道改称为“平大公路”(北平到大名府),仍属于河北境内重要的交通干线。1936年,一个秋风萧瑟的下午,身为河北最高军政长官的宋哲元,在北平市长秦德纯、政务委员门致中等人的陪同下,沿平大公路南下,与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共商抗日大计。途经赵北口时,宋哲元走下汽车,在众人的簇拥中游览了十二连桥。1968年,为响应毛主席“一定根治海河”的号召,赵北口十二连桥的南六桥被改建为溢流堰,并在南面的枣林庄开凿了赵王新河,成为白洋淀新的出水口。1985年,国家重新改建京大公路(原平大公路),出于建设成本考虑,选择绕行霸州,并更名为106国道。从此,赵北口作为南北、东西两大交通枢纽的历史使命终结。 水围、南巡与超出想象的风雅 01 行饬武备,皇室水围之地 《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朕一年两季行幸,春日水猎,欲人之习于舟楫也;秋日出哨,欲人之习于弓马也”。遵其庭训,清朝皇室每年例行围猎两次,春季称为春蒐,主要在白洋淀举行;秋季称为秋狝,主要在木兰围场举行。初始目的就是“行饬武备”,培养皇族子弟的战斗意志和强健体魄。 康熙十六年四月十五日(1677年),由长九丈三尺,宽一丈九尺,宛若水上楼阁的安福舻大船和上百条扑拉小船组成的船队,从霸州城南出发,浩浩荡荡向西驶来。这是康熙皇帝第一次到白洋淀举行水围,船队停靠目的地就是赵北口。 随着南方剿灭三藩之乱的捷报频传,多年的政治困境也逐步解除,康熙登上船头眺望着眼前这座“浴鸟纷飞、画桥连属”的燕南古戍心情大好。 临近广惠桥,河兵早已用绞盘将桥面升起。广惠桥是十二连桥的第四座桥,也是水路进入赵北口行宫的必过之桥,又称御桥。这座桥由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设计,呈闸板式结构,齿轮带动的绞盘和锚链可以将整个桥面升高一丈左右。康熙对广惠桥设计之精巧颇为赞赏,亲笔为其题写了匾额。 在百官和侍卫的簇拥下,康熙前往水围现场“莲花淀”。先前,清室在东西两淀勘选的水围场所共计21处,但康乾水围只启用了其中5处,即赵北口莲花淀、王港淀、圈头平阳淀、端村白洋淀、郭里口合乐淀等,其中行围次数最多的是莲花淀。 莲花淀位于赵北口西北方向,水域开阔,水草丰茂,是鸟类聚集之地。此时尚在初夏,淀中莲花未开,苇梢初露,数百条扑拉战舟早已严阵以待,淀面上旌旗猎猎、角鼓声传,水雁纷纷惊起。“万人齐指处,一鸟落晴空。携琴鼓櫂返,乐与大臣同。”康熙用诗文记述了自己手举弯弓、力挽弓弦,箭发处水鸟应声而落的情景。 清室水围在顺治时期已成惯例,最初选址在京郊南苑的海子举行,自康熙以后改在白洋淀。从康熙十六年到康熙六十一年(1677-1722年)45年间,康熙曾40次驻跸于赵北口,其中29次进淀举行了水围。康熙晚年几乎年年都要举行水围,临去世的那年,仍以69岁的高龄在白洋淀举行水围6天。 之所以选择赵北口作为水围大本营,其原因有三:一是赵北口依通达南北的御道,又扼东西水道,交通运输便捷;二是此处长堤烟柳,连桥横卧,溪村水郭,风光优美;三是清代帝王水围通常兼顾巡视河工,赵北口南北长堤为两淀河工之重要,在此驻跸方便巡查。 赵北口行宫竣工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四十五年到四十九年(1706-1710年),又有圈头、段村(今端村)、郭里口三处行宫相继建成,但水围驻跸始终以赵北口为主。 赵北时巡至,燕南古戍闻。人烟生晓市,桥影漾晴云。浴鸟迎船出,垂杨隔浦分。中流清赏洽,箫鼓陋横汾。 【印章】:钤“康熙宸翰”“稽古佑文之章”“渊鉴斋”印。鉴藏印有“宝笈三编”“石渠宝笈所藏”“宣统尊亲之宝”“教育部点验之章”。 皇帝水围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一般会提前一年开始筹备,包括勘察水况、预备船只,选拔纤夫水手,订制旗幡、服帽、蓬帐锚橛等等。据清宫档案记载康熙的一次水围,随行车辆350辆,仅耗费车价就达13000银两。加之道路桥梁修缮、行宫翻修、设施重建等,给清政府财政带来极大的负担。故而,雍正在位的13年里,停止了包括白洋淀水围和木兰秋围的所有皇家围猎。到乾隆年间,白洋淀水体几近干涸,水围受到很大限制,乾隆仅进行了4次水围,而且每次都要“闭赵北口之木桥,以关拦淀水。须于白露后即行堵闭,方足备春月行围之用”。 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东巡祭孔途经赵北口举行了在位期间的第一次水围,此时距康熙最后一次水围已有26年。乾隆一生处处效法祖父,他举行水围应该是对祖父的一种追念,但“行饬武备”的意义已不存在,而是更像一项娱乐活动。 此次过后,乾隆又先后三次举行过水围,分别是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十八年(1753年)和二十六年(1761年),碍于白洋淀水面趋于狭窄及财力所限,水围仅持续两三日便告结束。 康熙、乾隆二帝在白洋淀举行的33次水围当中,康熙多经霸州水路抵达,乾隆则多自北京沿京德御道而来,但无论行走哪条路线,都是在赵北口集结,待水围结束再由赵北口启程回京。即使偶尔皇帝借西巡机会水围,从白洋淀西侧登船,水围保障物资也都要在赵北口集散。 02 乾隆南巡驻跸此地的盛世 康熙、乾隆二帝均有六次南巡的经历。康熙南巡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沿途巡视河工,整顿吏治,笼络江南士族,以巩固清政府统治。而乾隆南巡,虽称“宣风而布化”,实质上却更倾向游山玩水。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南巡随行的后宫嫔妃、王公贵胄以及扈随官员多达3000之众;动用马匹6000匹、骆驼800匹、舟车共800余驾;为之服务的纤夫、民夫多达上万。 乾隆南巡分别成行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十二年(1757年)、二十七年(1762年)、三十年(1765年)、四十五年(1780年)和四十九年(1784年),起点为北京,终点在苏杭。途经路线分为南北两段:北段为陆路,沿京德御道至德州;南段为水路,由德州登船,沿大运河南下至江浙;单程近2000公里。沿途各地扩建、增建行宫达36处,其中直隶境内7处,即涿州、紫泉(高碑店新城镇)、赵北口、思贤村(任丘)、太平庄(河间南)、红杏园(泊头富镇)、绛河(景县)等。 整个南巡线路上,赵北口行宫是北方唯一一处水上建筑。自康熙年间皇家行围之始,经过近百年增拓修饰,赵北口已成清代行宫里最为精美的园林之一。《钦定南巡盛典》里如是描绘赵北口行宫:“圣祖仁皇帝举水围之典葺治。湖光烟霭,帆影云飞,水槛风廊环映于莲泊莎塘之际;晴空一碧,写咏鸢鱼,仿佛江南图画也。”虽然,乾隆每次南巡路过时,只在赵北口驻跸一日,但宏大的欢庆仪式,丰富的文娱活动,为赵北口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乾隆一生写下4万多首诗词,南巡诗词就有2700多首,其中歌咏赵北口的有200余首,接近南巡诗词总量的十分之一。这些诗词中既有对景物描绘的抒情诗,如“虹偃长堤十一桥,垂鞭那觉驿程遥。两行烟柳春犹浅,万顷冰湖雪未消。”也有以记录事件为主的即事诗,如《上元灯词》《上元观灯火即事》《上元节赐随营诸臣食》等。此外,乾隆驻跸赵北口行宫时,曾先后5次与文臣对诗联句,每次对诗三四十首,内容涉及赵北口景物、历史、民风,以及繁荣景象等。参与对诗的人也都是当时的文坛翘楚或国之重臣,例如:和珅、刘统勋、钱陈群、纪晓岚、汪由敦等。 除御制诗词外,南巡驻跸赵北口的乾隆还留下了大量的御笔书法,例如为赵北口行宫题写了多处匾额:湛持轩,渌净斋,怀清楼,天水相与永等;题写楹联:香阁结云瞻宝相,花台飞雨现金仙。每次南巡结束后,乾隆都要从其南巡诗词中选出妙句抄录整理,分别收录于《石渠宝笈》《三希堂法帖》《敬胜斋法帖》里,赵北口南巡诗有36首被收录其中。乾隆与众文臣的对诗联句,也分别由梁诗正、梁国治、汪由敦等清代书法家抄录成册,作为国宝级文物,珍藏在故宫博物院里。 乾隆南巡一般是在正月初十左右由北京启程,到达赵北口时,恰好在元宵节前后,盛大的庆祝晚会是必不可少的。历任直隶总督为迎圣驾,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首先是由布政使一级的官员在赵北口组建皇会,负责欢庆晚会的筹备工作。为此在赵北口村北的十里铺成立一处灯炮厂,募集能工巧匠,制作晚会所需的花灯、鞭炮、烟火盒子等。 灯火晚会以赵北口行宫西侧的“看灯楼”为中心,周边数里均要“结彩山、放烟花”,还要将行宫西侧的冰面凿开,组织龙舟彩灯往复巡游。据乾隆版《任邱县志》记载,赵北口的民间花会曾多次被请进行宫为皇帝表演。乾隆十六年(1751年),直隶总督方观承在《恩即事得诗二十首》里记录了赵北口龙灯会的场景:“夜半鱼龙阙合围,火珠旋转剧光辉。须与电掣雷砰处,真有千鳞破冻飞。”“一灯千灯忽自明,小爆大爆何多声。应谷雷硠洽豫动,垂阳甲坼催春生。”这是乾隆诗文记录燃放烟花的景象。 冰嬉,是赵北口行宫的特殊娱乐方式。正月里的白洋淀地冻天寒,十二连桥两侧冰面开阔、光滑如镜,正是冰上娱乐的绝好场所。乾隆六下江南,有五次在赵北口举行了冰嬉活动。这种清代宫廷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有冰上“抢球”“摔跤”“赛跑”“盘杠子(类似于单杠)”等项目,统称为“冰上百戏”。虽然带有比赛性质,但参与者并不完全关注输赢,更倾向于消遣娱乐。因此,现场气氛较为轻松活泼,也不受白天晚上的时间限制。乾隆十六年(1751年)首次南巡时,冰嬉选择在早晨举行,乾隆在《上元灯词》中写道:“少海风微定绮澜,恒春花发万枝攒。明朝赵北陈冰戏,更步星桥达广寒。”乾隆三十年(1765年),冰嬉活动则是烟花晚会结束之后才开始,乾隆在《驻跸赵北口即事杂咏》里写道:“春宵燕九例收灯,婪尾冰嬉试赏凭。闹罢夜深古月上,法王无尽示真乘。”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与众大臣一起参与冰嬉游戏,事后在《上元于赵北口行宫同扈跸儒臣咏冰嬉联句》答诗里写道:“听催节鼓轰雷捷,看上悬橦掣电神。猱挂月崖轻掉臂,鹞翻云塔稳盘身。” 赛龙舟多见于南方节庆习俗里,北方民间一直保留此传统的仅见赵北口一地。直到民国时期,赵北口还保留龙舟会的民间花会组织。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南巡回銮时,直隶总督方观承在赵北口举办了第一次赛龙舟表演。此后,每次乾隆出巡路过赵北口时,直隶地方官都会举行赛龙舟表演。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是历次赛龙舟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次南巡回銮路过赵北口时,恰好正值端午节当日,又有班禅、哈萨克等外藩使者赶到赵北口迎驾,乾隆命内务大臣福隆安操办赛龙舟事宜。五月初五正午,从宫廷侍卫里选拔出来的上千名勇士,陆续登上龙舟。在十二连桥西侧的开阔水面上,50只龙舟一字排开,随着令旗一挥,水面上鼓声大作,龙舟如离弦之箭,离岸而去。乾隆在御制诗中记道:“迎銮近远发伻邮,午日燕南赵北州。嘉彼倾阳来雁使,恰兹临水示龙舟。率因逢节俾怀恵,实自望霖未解愁。春孟去而夏中返,光阴讶似逝波流。” 关于南巡,乾隆的《御制南巡记》中有记:“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二曰南巡。”然而南巡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一方面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和满汉之间的民族融合;另一方面,南巡开支的巨大,也成为康乾盛世转向衰败的因素。 赵北口地处安新、雄县、任丘三县交界地带,介乎于东西两淀之间,由三座岛屿组成,依靠广惠、通济二桥连为一体。纵贯赵北口南北、长约十华里的万柳堤,如同一道景观长廊,串接着众多远近驰名的风景名胜。“夹堤桃柳三春雨,两淀烟波十一桥”是乾隆笔下的赵北口;“云水迷三岛,风烟望五湖”是赵北口乡贤王桐龄留下的赞颂家乡的诗句。 明清两代,任丘、雄县两县都竞相在这道景观长廊上择取景点,作为本县的风景名胜,如雄县八景之中的“莲浦晴游”“柳溪垂钓”“易水秋声”,又如任丘六景之中的“长堤烟柳”“枣林晚渡”“十里荷香”等等。民国时期,赵北口籍近代著名历史学家王桐龄又在原有的景观中加入了“行宫晓月”“连桥卧波”二景,合称为“赵北口八景”。 「莲浦晴游」 位于赵北口村西北的莲花淀内,为雄州八景之一。莲花淀自古以多生莲花著称,北宋时期已见诸于文献记载。昔日莲花淀汪洋浩瀚,史书中曾以“众水奔注,深碧三篙”来形容。每到盛夏,淀里万亩莲花盛开,翠盖红云、溪光映日,微风轻拂、香飘数里。明代诗人魏纶曾写诗:“芙蓉五月半开花,勾引骚人笑语哗。风淀绿云香飘渺,日高红袖影横斜。歌声送酒休辞醉,柳色笼舟便是家。此地已知天作画,若耶风景复谁夸。” 「柳溪垂钓、长堤烟柳」 两处景观分布于赵北口南北两侧的万柳堤上,前者为雄州八景之一,后者为任丘六景之一。万柳堤又称赵北口堤,或万柳金堤,是西淀东流的重要屏障,又卡住南北御道的咽喉,经历代植柳加固,遂有数万株规模,故而得名万柳堤。明清时期,十里长堤绵亘如带,夹堤杨柳连接成苍翠水墨,连桥连绵起伏,宛如西湖苏堤之境。乾隆曾为万柳堤题写过大量诗词,其中就有:“佳名万柳爱长堤,马踏春泥柳正稊。几缕画情遮过客,一行烟意入新题。” 「易水秋声」 位于赵北口村北的易昜桥下,为雄州八景之一。易昜桥为十二连桥第一桥,雄县、任丘两县曾以此桥为界,村界牌坊立于桥之北,县界碑立于桥之南。此桥横跨古易水,是燕南赵北分界的标志。易昜桥因易水而得名,昔日燕太子丹送荆轲于易水作别,承载着“慷慨悲歌”的历史情怀。桥梁北侧曾有北宋严嵩手书的“燕南赵北”界碑,村界牌坊悬挂“燕南赵北”“碧汉层虹”两块匾额,分别为明代严嵩和清代李鸿章书写。界坊楹柱上有李鸿章亲笔书写的楹联:数万里南北通衢冠盖纵横下邑近居畿辅地,三千丈规模丕奂郊圻伸划行人到此感怀多。 「枣林晚渡」 位于赵北口村南十方院,十二连桥最南端,为任丘六景之一。此地曾为古藏粮河(赵王河)渡口,因临近任丘枣林庄村得名。这里曾是赵北口水面最为开阔的地域,十二连桥之中的六座桥梁密集排布在此。清代诗人刘炳曾在诗中写道:“枣林称古渡,隔岸有人家。擎楫争残照,扬帆趁落霞。遥望连下省,接轨入京华。欸乃声犹竞,长堤集暮鸦。” 「十里荷香」 位于赵北口村南十方院,为任丘六景之一。民国以前,十方院曾立有赵北口村的南界牌坊,上悬两块匾额,北书“枣林晚渡”,南书“十里荷香”。万柳堤两侧曾遍布荷塘,连绵十里,故名为“十里荷香”。赵北口村南曾建有一座观莲亭,传说是吕洞宾观莲的地方。清乾隆《任邱县志》所载的六景图中,可见观莲亭原貌。清代诗人刘统曾在诗中写道:“翠盖红云散野塘,乘流静挹远来香。迎熏玉尘萦兰气,带露花裾袭蕙芳。饮汁须中唯蛱蝶,浴波叶底是鸳鸯。谁家度曲斜阳外,十里清风送晚凉。”赵北口十二连桥之中的莱薰桥便由此得名。 「连桥卧波」 远近驰名的赵北口十二连桥,循万柳堤南北分布,首尾总长约2.5公里,桥梁共计12座,除掉桥面跨度后,平均间隔不足180米。十二座桥梁连属建造,在中国北方是绝无仅有的,南方只有西湖六桥和扬州二十四桥具此规模。故而,明清文人常把三地桥梁放在一起比较。清代诗人朱棆就曾在诗中写道:“画桥十二走晴虹,赵北燕南驿路通。两面湖光一堤柳,行人倚偏夕阳红。烟雨横塘短棹行,红栏宛转界鸥汀。分明此是家乡景,只少楞枷一角青。” 「行宫晓月」 赵北口行宫建在村北的万柳堤西侧,介于广惠桥和普渡桥之间,向西深入烧香淀一侧。行宫是清代帝王水围和南巡驻跸之所,初建于康熙年间,于道光年间裁撤,存续150多年,曾有康熙、乾隆、嘉庆三代皇帝先后驻跸65次。经过几代帝王的修缮和扩建,行宫建筑覆盖了整个烧香淀,成为一处规模宏大的水上园林。乾隆在驻跸行宫期间曾写诗赞美:“冰镜挂空高,将圆欠几毫。星光藏碧宇,烛影卷银涛。自是斯斋素,偏欣此际遭。春江花月夜,丽句缅兵曹。” 从康熙十六年(1677年)到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130多年间,康熙、乾隆、嘉庆三位皇帝驻跸赵北口达65次,赵北口遂闻名全国,贯穿赵北口南北的十二连桥也作为中国北方罕见的桥梁建筑群,扬名于大江南北。 赵北口历史源远,风景独秀,文化名人层出不穷。例如栗桂芬(1878-1952年),字馨山,赵北口东街人,晚清著名画家。20岁入职紫禁城如意馆,擅长花鸟画,是慈禧御用18位画家之一。例如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王桐龄(1878-1953年),号峄山,赵北口镇西街人,是我国近代史上公派出国攻读史学并取得学位的第一人,世界上首位从基因遗传学角度研究民族发展史的史学家,东亚民族史和日本史的奠基人,被尊为东亚历史之父。还有赵北口李庄子村的农民诗人李永鸿,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白洋淀渔歌》,长篇故事集《淀上飞兵》,长篇叙事诗《红菱传》等。 赵北口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必然会孕育出丰富多彩的乡间民俗。千百年来,赵北口人民以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载歌载舞、欢庆节日,衍生出众多的民间花会,涵盖了音乐、舞蹈、竞技、灯火等几大门类,共计72道之多。 这些民间花会多成立于明代。清代因帝王的频繁驻跸,对赵北口花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驻跸赵北口都时值元宵佳节,各路花会汇集行宫演出,感受皇恩浩荡。朝廷还在赵北口专门设立了一个叫做“皇会”的组织,主要负责皇帝起跸的典仪,并对所有花会进行统一管理。 赵北口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必然会孕育出丰富多彩的乡间民俗。千百年来,赵北口人民以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载歌载舞、欢庆节日,先后衍生出72道民间花会,涵盖了音乐、舞蹈、竞技、灯火等几大门类,至今仍有十余道花会流传。 村中老人称,乾隆曾御赐赵北口音乐会黄马褂四身、杏黄开路大旗四面、地藏王菩萨圣像一尊。尽管这些都在十年浩劫中毁坏,但大量描绘赵北口花会进入行宫表演盛况的诗文,还是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堪嗟世事如流水,空见芦花一钓船”,今天的赵北口除位于村北的古戏楼和航洪桥遗址外,所有的古建筑已经荡然无存。昔日的万柳堤成了今天的任雄大街,在并不算宽阔的街道上,密密麻麻排列着众多的商家店铺。大街两侧的胡同仍然保留着水乡独有的特色,狭长而幽深。胡同里居住的大多是老人,年轻的村民陆续搬进了近几年建造的高层小区。 这里的商业依然很繁华,南街的早市和东街的晚市,云集着来自外地的菜农和商贩,供应着赵北口上万人的衣食需求。赵北口自古渔民、农民都很少,多数为商人或手工业者。生活的富足让他们也养成了即使没有生活必需,也要每天逛一逛市场的习惯。 赵北口原来曾有四所小学和一所中学,现在集中建造成一所现代化校园,教学楼、宿舍楼、标准化的塑胶跑道一应俱全。 △赵北口老字号熏鱼 赵北口的鱼汤、熏鱼、咸鸭蛋、松花蛋、炸千字、炸糕等等是美食者的最爱,赵北口的蟹是中国六大名蟹之一,以体量最大而闻名。 △赵北口渔民捕鱼归来择网 赵北口的渔民很少,几乎没有专职的渔民。村民大部分收入来源依靠外地经商、打工,或当地的一些吹塑业、食品加工业等小型企业。 △老街20世纪60年代的供销社旧址 作为水乡的赵北口,曾是白洋淀重要的苇席产地,环绕村边的苇田曾有上万亩。近些年,由于芦苇的经济价值降低,苇田也逐渐荒弃。一些村民看重了原有苇田特有的自然条件,填垄蓄水种植水稻、莲藕,养殖虾蟹、泥鳅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赵北口现有水稻种植面积约7000亩,主要集中在赵北口村西,以及季庄子村以北,年产量近千万斤。赵北口周边土质肥沃,又有近水灌溉的便利,因此非常适合水稻生长。再加上,农民充分利用稻田水塘养殖螃蟹、泥鳅等水产品,蟹稻和谐共生,并不施加化学肥料。所以,不仅产出的水稻口味极好,就连收获的螃蟹也十分肥美。 赵北口稻田大约有7000亩之多,主要集中在赵北口村西,以及季庄子村以北,年产量近千万斤。赵北口种植水稻主要借助近水的便利,引淀水灌溉,兼养螃蟹、泥鳅等水产品,因此基本不施加化学肥料,所以口味极好,除在当地极受好评外,还远销到京津内蒙古等地区。 莲藕种植是赵北口的传统产业,村北莲花淀在宋代时就以盛产莲藕著称,纪晓岚在《赵北口》一诗中还留有“回汀聚鱼蟹,浅渚富菱藕”的诗句。赵北口种植的莲藕分为“白莲藕”和“红莲藕”两种。白莲藕外表光滑细长,脆甜可口,可生吃也可用来炒菜;红莲藕外形短粗,适合炖煮,口感软糯。莲藕种植不仅带来了经济价值,每到盛夏时节,赵北口村南、王庄子村东的两大片藕塘里荷花盛开,形成了一道当代“十里荷香”的风景图。 今天,赵北口的西面仍然被水包围,位于南街的旅游码头是最主要的进淀口。站在旅游码头向南眺望,是狭长笔直的溢流堰,这里曾经是十二连桥南六桥的位置。当白洋淀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时,会自动向赵北口东侧的洼地倾泻,成为保证淀区安全的屏障。 从空中俯瞰赵北口的十里荷田, 白鹤翩翩,祥和温婉。 雄安新区的成立, 激发赵北口人民对改变生活的热情, 村南码头上矗立着醒目的标语, 书写着乡亲们的心声。 人们充满着前所未有的信心, 迎接着千年古镇的美好未来! |
庆都山·唐尧古镇由瀛源集团旗下康养文化旅游公司打造,总占地24
抱阳山景区位于满城县城西3公里处,属太行山东麓的余脉,抱阳山
简介腰山王氏庄园是中国古建筑史上一处罕见的超规制清代城堡式民
北岳庙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岳庙原名“北岳安天元圣帝庙”
门票价位及说明:50元/人,16人以上8折,军人、老年人持有效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