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白洋淀旅游网 首页 旅游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燕南赵北历春秋

2014-4-3 20:00| 发布者: bydly| 查看: 1101| 评论: 0

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白洋淀地域属燕、中山、赵等国。后来,赵灭中山,以南易水和古黄河河中心为界,北部为燕,南部归赵,分属燕赵两国。这样,便有了“燕南赵北”之称。 位于古黄河下游的河北平原,地势平坦,腹地辽阔, ...
  春秋战国时期,白洋淀地域属燕、中山、赵等国。后来,赵灭中山,以南易水和古黄河河中心为界,北部为燕,南部归赵,分属燕赵两国。这样,便有了“燕南赵北”之称。
  位于古黄河下游的河北平原,地势平坦,腹地辽阔,资源丰富,河流众多。由于滔滔黄河水泥沙含量大,且在汛期暴涨暴落,局部地方河床升高,久而久之,导致河道迁徙改道,以“善淤、善决和善徙”而著称。当时燕国境内已有了大渥淀、小渥淀、南易水等诸多河流淀泊,时遭河水泛滥、春秋战国间,各国已很注意水利的兴修,沿河建起了堤防。水利工程的修建,不仅便利了交通,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燕国为加强本国利益,大规模修筑堤防,兴修水利,所谓“盖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以自利”,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因为堤防可防止水灾,保护农业生产,还可以与水争地,开辟耕地。
  战国时代已形成七雄割据的局面。由于战争的频繁,战争规模的扩大和运动战略的开始运用,各国为防御敌国的突然进攻,多构筑关塞亭障。据《城冢记》载:“燕赵分易水为界,筑三台城登降以耀武。”三台,即今安新县城西九公里处三台镇。当时为燕国边界军事要地。公元前314年,燕昭王沿着占黄河北岸,在南境边界线上(古南易水一线),由易水的堤防扩建成一道始自今易县西,沿古南易水北岸东行,经今徐水、安新,至雄县境,再转向东南入今文安境。长五百余里的燕长城,当时即以“易水长城”连称。其后,沿其遗址修筑了河堤,而今又称为“长城堤”。从此,奠定了白洋淀从古至今的北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文热点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