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光在欣赏书法爱好者的作品
记者刘浩、张子博/图
他,6岁随母亲逃荒包头,收容所是他儿时的乐园;他,在父亲的熏陶下习得一手好字,以此改变“读书无用”的时代命运;他,用八年时间潜心思索书坛走向,终成一代名家。他就是从安新县白洋淀旁一个小村庄走出的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张旭光。
儿时的逃荒记忆
张旭光,1955年出生于安新县三台镇乡,新庄窠村,兄弟姐妹5个,他排行第三。“我们五个几乎是排着队出生的,再算上爸妈和奶奶,家里一共有八口人,日子过得特别紧!”张旭光回忆道。
虽然家里人多,但劳动力少,在那个靠挣工分过活的年代,张旭光家每年都会欠生产队很多粮食。“每年年底我们家养的猪长大了,就杀了猪把肉还给生产队,我们这些孩子只看过猪跑,从没吃过猪肉。”
1961年开始的三年自然灾害终于压垮了这个家。为了活命,父母带着年仅6岁的张旭光和另外两个孩子踏上了逃荒之路。“那时候我还小不懂事,就觉得要出远门,特别兴奋。逃荒路上经常没饭吃,没地方住,父母就带着我们跑到收容所住。那里孩子多,大家在一起玩得特别好,就忘了饿。”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日子竟成了他的美好回忆。半年之后,张旭光回到安新老家。 在那个艰难岁月里,有一幕他至今难忘:“有一次,我们兄弟几个实在是太饿了,就在家门口的垃圾筐里捡萝卜缨上剩下的萝卜头吃,吃着吃着,几个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那一刻,一股心酸涌上心头。”时光荏苒,直至今日,张旭光都能想起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