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接到高中同学田爱民的电话,他承包的白洋淀邵庄子村提升改造工程即将竣工,邀请我和几位朋友观光游览。 邵庄子地处安新县东北边界,与雄县接壤,是个四面环水的小村庄,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的人出行都凭借舟楫,直到十几年前修了一条通往外界的小路。像这样的水区村在白洋淀有几十个,其中大半我是比较熟悉的,或许是相对偏远的缘故,邵庄子却是第一次去,故习惯性地上网查了一下她的方位,恰巧搜到无人机拍摄的图片:从空中俯瞰,通往邵庄子的小路窄窄地若隐若现,犹如一条长长的丝线,而小路尽头的邵庄子村就像丝线连接的风筝。小村周围蓝绿相间,色彩柔和而协调,氤氲着生命的灵气。 翌日清晨,细雨蒙蒙,我们一行五人乘车出发。在邵庄子长大的金克新同学担任司机和向导,我们都很安心。公路还算平坦,只是临近目的地时路变得狭窄起来,会车时需小心通过,联想起网上的图片,这便是无人机拍到的那条丝线了。约一小时我们到达了村头的农家酒店,老田和邵庄子本土的金长松、邵恩树同学已经等在那里。寒暄过后,金长松开着自家的机动船带我们去淀中游玩。 天公作美,雨停了,太阳却没有出来。船行风起,炎炎盛夏,清爽如秋。小船行驶在弯弯曲曲的水路上,两边的芦苇和我们擦肩而过。同行的女同学月领和爱格哼起宋祖英那首《十八弯水路到我家》:“哥你把船儿向西划,十八弯的水路到我的家哟,哥你在船头唱渔歌呀,把那小船藏在那石桥下。”小船驶进荷塘,速度慢下来,可以看到小鱼儿在水草丛中嬉戏游动。如此清澈的水,近些年很少见到,只存在于童年的记忆里。不知是因为季节尚早,还是被采摘过,荷花很少,成片的荷叶却绿意盎然。月和格都穿着红色的裙子,在荷叶映衬下,显得更加明丽。我叹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俩就是两朵红荷!”大家拍手而笑。金克新、刘小强两位同学不约而同拿出手机,一个拍照,一个录像,将这美好的情景定格为永恒。水流潺潺,欢声笑语,人间天上,物我两忘。我心想: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吧! 返回岸边的时候,远远看到等在码头的田爱民同学。老田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高中毕业后参军,转业后在建设银行安新支行当了几年办公室主任。后来辞去建行稳定安逸的工作,回到故乡北田庄(也是白洋淀的一个水中村)担任书记、主任,一干就是十几年,如今年近花甲又下海干起了房地产。最让人佩服的是他这股永不服输的精气神。今年他承包完成了一个建设项目,邵庄子提升整治一期工程,即对村西北的内湖湖岸环境进行清理。新建步行木栈道、景观桥、观景亭,整体改造为湿地公园。经过几个月连续工作,项目即将竣工。这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建造木栈道和景观桥(实际上就是水上长廊)的原材料都是厚厚的实木,走在上面感觉坚固安全。不一会儿,下起了小雨,丝丝缕缕的,轻柔绵软,透着一股清凉,携着一缕润泽。烟雨笼罩中的小桥流水、绿苇碧荷、亭台楼榭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让人不禁赞叹设计者和建造者的匠心巧手。我和两位女同学支开雨伞在蜿蜒迂回的长廊上款款而行,感觉就像走在江南小镇,又仿佛走在戴望舒诗中的雨巷里,一种诗意的美感如桥下的湖水般荡漾着,飘散在每个人的心里。 走进观景亭,大家稍作休息。老田向我们谈起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种种趣事和难题。他戏称邵庄子的四股势力为四大门派,项目开始,举步维艰,经过多方协调和斡旋,几股势力最终都成为支持他工作的力量。他一挥手像是在总结发言:“是安新区">雄安新区建设的大局让大家达成了共识!”一丝不易察觉的自信和自豪从他笑眯眯的眼睛中流露出来。 其实,在邵庄子村,不止老田这一个项目,还有其他项目早就悄然进行。安新区">雄安新区2019年启动的白洋淀农村污水、垃圾、厕所等环境问题一体化综合系统治理项目已投入运营,北京首创等3家国内水环境治理先进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污水处理站建设是环境一体化综合治理的核心。就在木栈道附近,邵庄子污水处理站已经建成并交付使用。污水处理引入了生态处理体系,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汇入生长着水葱、菖蒲、千屈菜等白洋淀常见水生植物的水池,这些植物的根系进一步吸附处理后的水中污染物,经过植物的净化,再流入另一个水池。我们看到水池清澈见底,红色的锦鲤在其中徜徉。这些中水还可以用来浇花、除尘,冲厕所,在村子里就实现了循环利用,以往污水直排入淀的问题得以彻底解决。至此,我知道了白洋淀水质日渐清澈的缘由。 回到农家酒店,老田为我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农家菜,其中十几斤的大鲤鱼和恩树同学亲自捕捞的小龙虾让我们大快朵颐。美景美食都让人留恋,邵庄子本土的同学也热情挽留,然而,“客不走主不安”。金克新看出我们依依惜别的心绪,又开车沿着村边小路绕行一周。小路干净整洁,看不到生活垃圾,这是一体化综合治理的成果。路边民居多为二层小楼,平房不多见,一方面说明邵庄子是比较富庶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小村宅基地的紧缺,村民要在有限的宅基地上改善居住条件,只能向空中发展。村子实在有点小,感觉周长不足两公里。不知邵庄子的先祖因何选择这样一个四面环水、远离陆地的小小岛屿定居,是躲避战乱,逃避熙攘,还是看中了这一湖的绿苇红荷、鱼虾蟹蚌?据县志载:小村始建于明代后期,金氏一族首先迁至此处,取村名金家疙瘩。后又有王姓、邵姓两族迁移至此。几经历史变迁,朝代更替,邵氏家族逐步兴旺起来,于是更名为邵庄子。 金家疙瘩,去掉一个字就是“金疙瘩”。这村名好,如黄金一样珍贵的风水宝地!我在想,随着白洋淀生态恢复治理工程的全面落实,随着安新区">雄安新区建设蓝图的徐徐展开,像邵庄子这样的众多水中村和水边村都会成为白洋淀的金疙瘩! |
日前,雄安新区鸟类监测工作人员和鸟类学研究团队、志愿者以及河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发布消息称,在确保白洋淀保持Ⅲ类水质基础
雄安新区设立五年来如同春天的竹子一样每一天都在拔节生长千年秀
国庆节前夕,我与文友淀边云及孙老师一起到安新县赵北口镇李庄子
虽然自小生活在白洋淀边,但我们的村庄在白洋淀西侧,离千里堤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