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芝科,1922年生,河北省安新县人。1940年春参加八路军,被分在晋察冀军区第九军分区第二十四团。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1月,邸芝科所在部队与日军展开激战。撤退时,邸芝科因伤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他回到家中,一面养伤,一面和地方党组织取得联系。地方党组织先将他安排在白洋淀的抗日游击队雁翎队。3月的一天,邸芝科来到雁翎队驻地淀头村,从此,将全部身心投入到雁翎队中。
当时因整编不久,雁翎队的许多老队员被送到正规部队去了,又补充了一些新战士。邸芝科向队长建议,健全雁翎队的出操、训练和学习制度。他主动担任教员,教大家练习射击及一些基本的战术动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学习,雁翎队的军政素质有了提高。
雁翎队利用茫茫水淀的有利地形,神出鬼没,打击日伪军,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战士们把自己的生活和作战方式编成歌,到处传唱:“东边‘扫荡’西边转,岸上不行蹲苇塘。驾着船儿快如梭,鬼子汽船追不上。急得鬼子团团转,我们又回老地方。瞅准机会打埋伏,揍他一个冷不防。”在一次伏击日军的战斗中,邸芝科主动掩护同志们撤退。面对穷追不舍的敌人,他急中生智,钻进一个小土地庙里,藏在泥胎后面,躲过了敌人的搜捕。后来,老百姓传出神话,说土地爷显圣,保护了雁翎队。
1942年“五一”节前后,敌人对冀中进行大“扫荡”,这是白洋淀军民最艰难的时期。雁翎队躲在芦苇丛中,吃藕块、嚼苇根、睡船板,连被子都没有。但邸芝科仍保持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说:“咱们咬牙也要坚持下去,小鬼子是秋后的蚂蚱闹腾不了多长时间。”他还经常给大家讲笑话,鼓舞士气。
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雁翎队加紧了武装活动,先后拔除了群众称之为“三害”的伪军中队长、参谋长、副官;袭击了赵北口伪合作社,解决了当地人民急需的火柴、食盐等物资;迫使伪建设总署主任欺骗日本人开工挖通赵北口东边的大清河,解决了白洋淀的水涝问题。这年夏天,雁翎队发展到100多人,编为3个排,邸芝科任二排排长。
1943年9月21日,日军100多只货船,满载军火,沿大清河运往保定,用以支援同八路军正规部队作战的日军。上级指示雁翎队:一定要截住敌人军火。邸芝科主动请缨,要求打第一条船。在这次战斗中,他壮烈牺牲,年仅21岁。
转自《人民日报》 (2005年09月18日 第二版) ,题目系博主后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