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犹存当年 段 华 一个镇子,如果和一个对中国文化发展做出杰出建树的人联系在一起,将会产生什么结果? ——那就是,这个本来很普通的镇子,也会给人们留下很多神奇的色彩。孙犁先生笔下的同口镇,就是这样子给我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 同口镇位于河北省安新县城城南偏西20公里处,历史悠久,早在宋代有“洞口”之称,后闹“红虫”灾害(瘟疫),原著民大部死亡逃散,明代永乐年间,从山西迁来新的居民,因为人们厌恶连年水患,就把“洞”字的水旁去掉,改为同口。 孙犁笔下多次写过同口。1936年暑假以后,孙犁先生接受中学同学黄振宗、侯世珍的邀请,到同口镇完全小学教书,并担任六年级级任(班主任);也许是上天的安排吧,从此之后,孙犁与同口结下不解之缘,并最终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荷花淀》等很多描写白洋淀的文学作品,奠定孙犁先生在中国文化发展长河里的特殊地位。 为了给后人留下一些孙犁作品里人物和地方风物的真实状况,这些年我做了一些田野调查的功课,访问孙犁先生笔下的在世人物,实地察看他写到的一些地方,用笔和相机记录下来调查到的情况,同口自然是我调查的重点地方之一。十几年来,我多次到过同口镇,亲身感受到孙犁先生笔下的韵味和精彩。 同口地处白洋淀边,地势低洼,唐河在同口北边、孝义河在东南入白洋淀,孙犁先生说:“暇时到淀边散步,长堤垂柳,颇舒心目。”优美的北国水乡风光,陶冶了孙犁这位23岁年轻教师的心灵,为他日后创作出文字优美雅致的文学作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到同口镇,还能看到村边有大面积的淀水,某种程度上说,有点浩荡的感觉:浮萍和荷花的花朵惊艳开放,水鸟翔集,鱼游浅底,充满了自然之趣。而去年年末再去时,那些当年美丽的一切,都幻化成彩虹,消失在云天里了。 孙犁先生教书的那所小学,是由从同口镇出身的国民党大军阀陈调元捐款建立的。小学始建于1929年,同时开建的还有同口中学。1936年,同口中学停办,房屋被拆,现在的同口镇政府所在地就是当年的中学旧址。一次,我站在同口镇政府的院子里,环视四周,默默地想:有多少人知道这里面的故事呢? 孙犁先生当年教书、居住的是个二层楼。年轻的孙犁每天就在这里苦读从北平、上海等地邮购来的进步书籍,黄卷青灯,度过了一个个孤寂的夜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楼房被拆去上层,幸存的一层被当作当时的同口公社的仓库。可惜,等我现如今去寻找时,这一层也没了踪影。向许多人打听,才找到小楼的旧址。旧址已经盖上了三层小楼,楼层被分成多个小单元出租,楼的墙体上贴着浴室、足底等的广告,全然没有旧时面貌。至于小学校呢,也搬迁了,旧时的校园只留下后院墙的一段,镶嵌在新的墙里,成了一户人家的后院墙。我在这段残墙边徘徊半天,遥想当年风貌,很久不愿离开。 陈调元跟随蒋介石,1936年在西安事变中曾经被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过,他在上海的住宅在极司菲儿路76号——对,就是后来的大汉奸汪精卫的特工总部。在同口,1930年陈调元建了一处宅院。因为白洋淀连年水灾,营建这所住宅时,基础为柏木桩,上为方石,十分坚固。进大门楼后,共分三套四合院,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最后一排四合院北房东间有地下室。整个宅院都是徽派风格——建宅院时,陈调元正任安徽省主席——墙壁都是磨砖对缝,数十年间,虽屡经水患,却巍然不动。现如今,我进去看时,虽里面蒿草丛生,显现出零落和凋敝,閔无一人,但能仍然感觉到彼时的繁华与气势。孙犁先生当年在里面漫步,它使他想起北京的皇宫。历史的沧桑啊——破败的院落,见证着时代的风风雨雨。 在同口,孙犁结识了时代的一些风云人物:侯世珍、黄振宗、阎肃、宋寿昌、陈乔等——他们对孙犁先生的影响,甚至决定了孙犁先生的一生道路。抗日战争爆发后,侯世珍(侯聘之)改名侯平,做了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主要创造者之一孟庆山将军的河北游击军政治部主任(孙犁先生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里的主人公高庆山主要原型就是孟庆山);后来侯世珍因为左的肃反扩大化,牵涉到李晓初托派案中,惨遭杀害,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被平反,使孙犁先生第一次知道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同口人陈乔,和李之琏一起到孙犁先生家里邀请他参加革命的两个人之一——有人曾经说,是吕正操派人用小毛驴驮着孙犁参加革命,这是不正确的。孙犁先生和他们保持终生的友谊,陈乔晚年出版的《冷甘斋韵趣集》里,写给孙犁先生的诗就有9首。 现在的同口,仍然留有那时风韵,走在弯曲狭窄的街道里,我似乎感觉到当年那年轻的孙犁,在此寻找理想与未来的郁郁脚步,声音是那么急切。那熙熙攘攘的人群,那南来北往的行旅,在他的身边匆匆而过,把他的理想带向远方。 离开同口镇的时候,走在干涸了的白洋淀的大堤上,望见当年曾经是汪洋春水的白洋淀里现在因水干涸种上了棉花,残留下黑乎乎的棉花棵在淀底上挺立,寒风吹来阵阵颤抖。虽然有变化,但风物犹存当年。永久有多久?什么叫不朽?但愿后代能从孙犁先生的笔下找到答案。 我不知道孙犁先生是否知道那浩荡的春水、美丽的水鸟、自在的游鱼,去了哪里。
2013年4月19日凌晨二时零七分,在北京安华桥 (原载2013年5月1日《今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