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587|回复: 0

【“白洋淀杯”征文获奖作品展】散文 | 时光深处话“过...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310

主题

0

回帖

135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356
发表于 2017-8-12 11: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河南
640 (1).png

编者按:

由安新县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安新县作家协会主办的” 白洋淀杯“征文赛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征文获得三县及省内外文友的积极响应,由雄安三县作家和文化届人士组成阵容强大的评委团:

安新:王迦梁 冬子李  阿民

雄县:宋忠臣  郭亚军

容城:周志永  心    盈

经过认真评定,现评出一二三等奖和特别奖数名,奖品和证书届时发放,在此感谢各位评委的辛勤付出和文友们的积极参与 。

本次征文大赛突出群众性和大众化的特点,即:大家写,写大家。通过文学征稿和评选活动,推出更多贴近群众生活、反映时代变化、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健康优质的文学作品。从今天起,公号将陆续推出此次征文获奖作品展,敬请期待。(更正:特别奖中为 铁血寒冰)


三等奖作品展:



时光深处话“过鱼”

                王丽芹



我的家乡被两条小河环绕着,位于东面的是大清河,西面的是白沟引河。白沟引河为人工河,在1970年开挖,是治理大清河北支时开辟的行洪河道,主要任务是把上游发来的水引入白洋淀。记得小时候,河水清澈丰盈,岸边的芦苇、水草鲜翠欲滴,一丛丛、一片片的野花娇艳怡人。而一年四季,那些新鲜肥美的鱼虾、河蚌更是唾手可得,孩子们早早就都学会了“狗刨”,就算天天长在河水里大人也不用担心,而“过鱼”则是生活中的一大趣事。  不分时令节气,也许就在春日的某个午后或者炎夏的某个早晨,原本风平浪静的小巷突然听到有人高喊“过鱼了,过鱼了”!人们立刻就会扔下手里的活计,从四面八方风风火火地赶往河边。大家手中拿着信手拈来的五花八门的捕捞工具:撒网、抬网、渔叉、抄子以及脸盆、水桶、簸箕、柳条筐……全部都急匆匆的。眨眼间,小河里已是人挨人,人挤人,有的是一家老小全部出动,有的是孤军奋战,无论大人小孩都各自使出浑身解数卖力捕鱼。而此时的河水泛着点点银光,像进入了一个美丽的梦幻世界。



图片



你瞧吧,水里到处是鱼,像赶集上庙似的,一条条、一片片,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碧波荡漾间仿佛打翻了传说中的聚宝盆,目之所及一切似乎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说鱼的种类,那可真是不胜枚举:鲫鱼、泥鳅、白鲢、鲶鱼、嘎鱼……无所不有,令人眼花缭乱。有时是简简单单的一两种鱼,或者白鲢或者鲫鱼或者一水的泥鳅,干净纯粹的令人叹为观止。如果赶上罕见的“石榴鱼”,则是令全村人都欣喜若狂的大好事。它们往往一只咬着另一只的尾巴,打着滚似的向前游,一网下去捞上来上百斤都毫不夸张。这种鱼个头虽小但柔滑无骨,要不是它们互相咬结在一起,或许根本无从捕捉。不过千万莫要小瞧这种鱼,住在水边的人都知道它的不可多得,它们不仅非常金贵而且自带油水入口满是肉香,往往可遇而不可求,在我记忆中出现的次数可以说屈指可数。而此刻放眼望去,小河沸腾了,人群沸腾了。大人们只管集中精力下网,收网,动作迅速而麻利,小孩子则端着千奇百怪的家什一路小跑着装鱼,挽起的裤管脱落了也没空管,谁的鞋子陷在泥沙里也顾不得了,有鱼逃跑了更不用去追,因为一网下去就能捕获好几十斤,装都还来不及,哪有时间管那些漏网之鱼呢!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住在河堤上的“刘氏三兄弟”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哥仨岁数相差无几,人人力大膀圆,齐刷刷的挺拔腰板和灵活敏捷的伸手更令人啧啧称赞,捕鱼时有父母和爷爷奶奶相助,每次都是收获颇丰。他家有一个几乎能包揽整个河宽的四人抬的大渔网,一般人根本拖不动,可他家几口子却运用得游刃有余。届时,哥仨和父亲兵分左右每人手扶一根网竿,母亲在中间辅助,爷爷奶奶则在渔网周围来回走动一边大呼小叫一边用力拍击水面。满河的鱼被惊得走投无路,乱蹦乱跳,拼命逃窜间却都成了囊中之物。更神的是他家盛鱼的方式,别人无非是脸盆、筐头、铁桶之类,而他家往往就在河边简单撑起一大块塑料布或摆放一辆前后有围挡的小拉车,一网收过来,大家恰到好处地慢慢聚拢成扇形,然后“一二三”一齐朝着目标用力,那一大兜活蹦乱跳的家伙就被不偏不倚地抛了上去,落点之精准,配合之完美简直令人拍案叫绝。由于“过鱼”的时间可遇而不可期,速度乃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而他家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并且该出手时就出手,每每成为其中的焦点。事毕,他家那座大“鱼山”总会招来一道道羡慕的目光,常有人禁不住眼热跑过去打量翻寻,找出来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也是常事,喜欢就自顾拿走无需任何客套,笑语喧哗间流露出最真切最醇厚的乡情。



而要说每次最吃亏的恐怕是鳏夫李老爹了,你看他总是手里拿着一个破渔叉到处乱戳,常常是跑了大的,丢了小的,急得抓耳挠腮、连骂带叫。有时就厚着脸皮冲到别人家的渔网前,不管不顾抄起一盆鱼就跑,主人就当没看见也不计较。最搞笑的一次是他突然发现身后有一条呆头呆脑的大家伙,此时手中长长的渔叉却派不上用场,干脆就找准机会猛然一屁股坐下去,谁知那条看似呆萌的大鱼其实机灵得很,“哧溜”一下就甩着雪白的长尾巴游得无影无踪,害李老爹白白弄了一身水,简直颜面扫尽,大家看得哈哈大笑,甚至好久都拿这事和他打趣。我一直搞不懂李老爹为何每次都不接受教训,满河的鱼,随便用个什么都比渔叉强啊,人家福生哥还用筐头扣过鱼呢!



不过,也许只是短短一袋烟工夫,一阵微风拂过,伴随几声鸟鸣,河水重又变得清澈透底,那些成群结队的鱼儿瞬间就不知游到哪儿去了,只剩下村里的老老少少,虽疲惫不堪但却个个眉飞色舞。而此时互相看一看,大家的盆满了,桶满了,筐子满了,有的甚至捕获了一些奇奇怪怪的品种,大家一边收拾工具一边大声地品头论足,个个喜笑颜开、满载而归。不久,家家户户院子里陆续飘起袅袅吹烟,手脚麻利的媳妇早三下两下把鱼收拾停当下锅,再沿锅边贴几个金黄的玉米面饼子,孩子们一阵柴禾猛烧,刹时,满街满巷都是浓得化不开的鲜香……而附近村子里也会时不时冒出一个又一个挑着担子或者推着独轮车卖鱼的乡亲,他们操着质朴的方言大声吆喝着:卖鱼哩,刚出水的正宗河鱼啊……



那时候我们兄妹虽小,但每次“过鱼”都落不下我们,因为常在河边放羊的三叔最会看水流,所以我们总能最先得到鱼汛,然后全家一起上阵,哪怕我们兄妹几个为此逃学父母也不会怪罪。每次捕鱼归来全家人都会乐翻天,然后津津乐道许多日子,并碎碎念着下一次“过鱼”会在什么时候?啥时会出现那种金贵的“石榴鱼”?



“过鱼”,像一个神奇而美丽的童话,深深吸引着全村的男女老少,也不断诱惑着大家苍白而饥饿的味蕾,我想那应该是穷苦岁月里老天爷对乡亲们最真实最丰厚的馈赠吧。时光深处,往事悠悠,试问还有谁像我一样拥有如此美好而幸福的生活经历呢?



编辑:雄安文编辑部

图片:来自网络

640 (2).png

作者简介:王丽芹,女,河北容城人,保定市作协会员,作品见《燕赵都市报》、《燕赵晚报》、《保定晚报》《河北农民报》、《保定广播电视报》、《医食参考》、《山东诗歌》等,有作品获奖。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