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莽印象一一记与林莽老师的四次会面
文\李立军
作为一名生长在白洋淀畔的写作爱好者,对“白洋淀诗歌群落”里的老师们神往己久。这几天,能和林莽老师有了四次学习交流的机会,可以说三生有幸,受益匪浅。
初遇林莽
6月7日晚,由于要安排6日8日举办的《白洋淀渔猎文化》一书的新书发布会,我有幸在晚餐时结实了我心中的偶像林莽老师。作为一名著名诗刊的主编,竟然是那么的穿着朴素,平易近人,实在让我惊异。
席间,林莽老师讲的:“诗是内心真情实感的外在表现”这句话让我记忆尤深,对我曾读过他的那些诗,有了更深一些的理解。
二遇林莽
6月8日上午,在东田庄举办的《白洋淀渔猎文化》新书发布会上。林老师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林莽老师在白洋淀插队六年,熟悉熟知白洋淀的各种捕鱼方法。新书中大部分的渔具他都使用过,对《白洋淀渔猎文化》一书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此书对白洋淀的文化传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是一部非常完善的雄安渔猎文化发展史,有重要的文献意义和历史参考价值。
三遇林莽
6月8日下午,在雪瑞莎集团的会议室。林莽老师为我们做了《诗歌形态变化中的自我定位与调整》的诗歌讲座。在讲座中,林莽老师就“诗歌公式”进行了阐述,明确了什么是诗,什么是艺术。
他提出:“诗是微妙的感知与领悟,它源于心灵,依赖语言来完成。诗需要想象力、细节、触觉、嗅觉的加入,诗需要真切的生命感受、语言的知觉和丰富文化经验相融合。
听完林老师讲座,让我茅塞顿开,有醍醐灌顶,对写诗又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四遇林莽
6月18日,举办《雄安作家雄安》文化系列活动之北何庄寻根之旅。我在林莽老师的第二故乡,插队六年的北何庄,再次与林老师相遇。
在北何庄,跟随林老师来到了曾经居住的故居。低矮的平房,老式的大土炕,炕上的方桌及屋里的陈设依旧是林莽老师插队时的旧貌,从干净潮湿的地面散发出阵阵泥土的芳香。
看到此情此景,不由的联想起林老师当年在这挑灯夜读,诗思涌泉,行诗作赋,或于乡亲们谈天说地,笑侃生活,苦中作乐的各种场景。
来到林老师任教的学校旧址。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林老师站在简陋的黑板前,用断头的粉笔为孩子们绘制美好未来的身影。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挤出破旧的窗户,飞出北何庄,飞出白洋淀,飞向世界。
碰上北何庄的乡亲。每一位都是那么亲切,每一位都如多年不见的亲人一样,脸上带笑,眼中挂泪。
插队时,乡亲们给予了林老师巨大的帮助。返回北京后,林老师和北何庄所有的乡亲都保持着联系。乡亲们也都把林老师北京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无论是去北京办事,开会,就医,都会到林老师家去住。林老师都是热情招待,亲如家人。
林老师虽不富裕,有时来到北何庄。还是会给上岁数的乡亲们每人送上个大红包,从这点,林老师那份感思的心思可见一斑。
遥想那个年代,林老师作为下放知青,跟随上山下乡的热潮,来到了这个四面环水,出行不便,生存条件恶劣,贫穷落后的淀中小村。生活艰苦,前途渺茫,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林老师讲:"是北何庄乡亲们的热情好客接纳了他,是乡亲们的善良纯朴感染了他,是乡亲们在恶劣环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了他。
乡亲们说:"是林老师的博学,为我们封闭思想,打开了通向外面世界的大门,是他的才情影响了北何庄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他坚持的毅力让人敬畏,是他那颗感恩的心让人崇敬。
如今,在我心中,林莽老师,不仅仅是“白洋淀诗歌群落”的领军人,"朦胧诗派”的创始人,更是一位德高望重,才情兼备的人生典范。
编辑:雄安文学编辑部
图片:来自作者
作者简介:
李立军,网名老李飞刀,安新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协会闪小说专业委员会会员,湖北闪小说协会理事,作品主要以小小说,闪小说为主。在《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笑话与幽默》《骏马》《浙江小小说》《雄安文学》《吴地文化闪小说》《海口日报》《燕赵都市报》《洛阳晚报》《羊城晚报》《快乐老人报》《福州晚报》《河南日报》《玉融文学》澳大利亚《澳华文学》德国《欧华导报》西贡《解放日报》《荆楚闪小说》《河南经济》《沧州晚报》等100多家期刊,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