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610|回复: 0

【纪实】一个抗战老兵的回忆(十二)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571

主题

-1

回帖

2630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630
发表于 2017-8-17 16: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黑龙江哈尔滨
一个抗战老兵的回忆

作者/宫纪斋


一个抗战老兵的回忆 (十二)

                       去完县买子弹

1943年,我受八路军九分区供应处政委李治南委派,去完县(现顺平)鬼子的岗楼,托人买了5000多发子弹。

去完县岗楼是因我们那儿有个关系。那年,我们村三个小伙子被鬼子抓到岗楼去了,其中一人当了治安军的上士班长。我那次受任后找了个伴儿,一人借了一辆自行车去了完县县城找到他们,我把买子弹的事给上士班长交待了。他让我们去城南六十亩地(地名,在平汉路西的一片大洼里)鬼子的岗楼等着。我们俩到了岗楼前,站岗的喊叫:“站住!”不让进,我把班长写的介绍信拿出来给他看了,上面写着:今有我哥某某二人前来,请放行。关防戳子盖的是:治安军某团某连,连长汪汀滨下款。

我们进去后,见岗楼里的日本鬼子不多,他们住岗楼上层,跟治安军不住在一块儿,因为有介绍信,鬼子好像也没太在意我们。我俩宿了两三宿,等着班长周旋联系。班长又想法儿找那些想闹钱花的汉奸买了五千发子弹。有鬼子用的“三八式”,有治安军用的“四套环”,然后,我们通过沿途地下党组织帮忙,用大车拉着这村倒那村,运到了文安八路军九分区军械处,军械处给了钱,收钱人是治安军派来的,钱都落到了汪汀滨手里。我们顺利完成了任务,受到了上级的表扬。

治安军当时维持治安,那时候,当汉奸的都怕治安军。治安军在鬼子投降后投靠了国民党。


                         小白河的枪声

1944年,鬼子在流经出岸村东边的小白河上修桥。

白天,旧城的鬼子到各村要民夫去修桥,到了晚上,我们地下党就领着各村的抗日村民去拆桥,紧接着联络员和伪村长就被鬼子抓去挨揍,我们就赶紧叫有钱的人家掏钱去赎。我们组织抗日村民与鬼子较量,决心和日本鬼子斗争到底。这样,白天修,夜里拆,小桥修了近一年,眼看快完工了,汉奸工头被八路军收拾了。

当年的小白河,有十几米宽,紧贴在出岸村东边,鬼子要在河上架一座单拱木桥。周边各村派来的民夫有千八百人,多数是老弱病残和小半大小子们。工头是两个汉奸和一个高丽(朝鲜)人,修桥的民夫们给他叫“高丽棒子”。两个汉奸,一个姓徐,一个姓唐。姓徐的是保定西边的口音,说话带“儿”字。就是这个姓徐的汉奸,狗仗人势,贪得无厌,欺压民工,哪村带夫的不给他进贡(送钱、送烟),他就故意找茬儿,对民夫不是打就是骂,轻的拳打脚踢,重的用鞭子抽。各村派去的民夫,在他眼里还不如一群牲口。有一天,他又大发雷霆,训话:

“明天,你们村弄一个三搂粗,八丈长的大柁来。”

民夫们在下边小声嘀咕:

“哪有那么粗的柁呀?”                           

“那么大的柁能弄动吗?”

“混蛋,胳搏窝儿一夹儿就来了。”徐汉奸恬不知耻地说。

民夫们这才明白了他的意思,又是要钱、要烟。

天冷了,小白河水面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一天傍黑儿,眼看要收工了,一个三十多岁的民夫,穿着黑大袄,抽着褡包,带着酱色毡帽头,拿着铁锨修桥。突然,他凑到徐汉奸跟前,一把揪起他的脖领子,把他拖到了桥下,从腰间掏出盒子,“叭”一枪把他崩了,紧接着他站在桥上高喊:“乡亲们,都家走吧,这桥不给鬼子修了。”各村的乡亲们嗷嗷地起着哄,都拿着家伙回了家。

原来那个装扮成民夫打死徐汉奸的人,是高阳县大队锄奸团手枪班的班长田庆雷。田庆雷是高阳城东何庄村人,他不光枪法准,还智勇双全,胆识过人。干得真漂亮!

出岸村边有两个并膀的岗楼,平时悬梯是放下来的,这一声枪响,惊动了鬼子们,两个悬梯立刻就竖起来了鬼子们都缩在岗楼里不敢出来了。

自此,小白河的桥停工了。到了,桥也没有修成。

再说那个高丽棒子,他们傍虎吃食,跟着日本人来到中国,倒腾大烟,残害中国人。他们卖白面,卖大烟土。把毒品分派到各村,这村多少包,那村多少包,分派下去,都是有钱的地主富农们掏钱买。我们村有二十多户富人家抽大烟。有的炕头上放着枕头似的大烟土,随手尅下一块来,点着香油灯烤熟了,抽得满屋子飘香。

抽大烟的人们,一个个面黄肌瘦,什么活儿也干不了。一旦犯了大烟隐脓带鼻涕水啦啦眼,一耷拉多长,馋得满炕打滚。

我在北平敬业线厂当童工的时候,靠线厂的西邻,东马尾帽胡同西口路北一号、二号……一大溜子门面,都是外国人开的大烟馆。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受大烟毒害,倾家荡产。

                        西良淀之战     

“恒尾贼,把脸翻,敲钟集合青壮年,带小镐和大锨,上哪里?百尺、小关、西良淀。”

这是后来人们编的顺口溜儿,形象地描述了当时日本鬼子在高阳、任丘两县搞新国民运动“突击示范”的情境。

1943年12月初,旧城岗楼几十个鬼子,六七十个伪军在附近各村抓了几百名民夫,并要求自带干粮和小镐、大锨等农具去百尺、小关、西良淀一带拆民房、抢东西。

面临敌人的这一突然行动,高阳县三区党委迅速决定,指示各村抗日干部,要尽最大努力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并作了具体指导。

我们村离旧城近,这次也被派去百八十人。临行前,三区区委书记曹禺指示我带队负责,我们去的目的,就是要看着不让民夫们拆房,上了房顶上也别真拆。百尺村已经跑得没人了,不能动老百姓家的东西。路上我一边走,一边前后地传达指示,不许偷拿,如果发现则跟汉奸一样论处。那天,我站在百尺村西北角四合宫(周家财主大院)房上,看着民夫们抡着家伙表演,装着拆房,还把茅子上的破砖坯头子扔到街上。鬼子汉奸们不上房,他们也不敢上。他们支上机枪,站着岗监视着。那么大村子,鬼子人少看不过来。头一天去了没怎么拆。第二天又去了百尺,又没怎么拆。

傍晚往回走,民夫在前头,伪军在中间,鬼子在最后,排成四路纵队过西良淀村里。我们刚过潴龙河渡口,走着走着,后头.“轰”的一声炸响,接着村里枪声四起。我马上明白这是我方的伏击战。我赶紧招呼我前后的村民们,带着他们跑到西良淀村东南的周家地里去了,因那块地偏僻,有河弯那几十棵大榆树挡着,再说,我们顺着那块地往西南跑,进村也近。

这一仗是冀中九分区四十二区队邢少华队长带队打的,高阳县大队和三小队配合,仗打得很利索,时间不长。俘虏了六十多个汉奸(至今人们都说没打死鬼子),鬼子们钻了村里的白菜窖和厕所。我军没有伤亡,都在民房上呢。

西良淀这一打,敌人害怕了。第三天一个鬼子也没去,他们不敢出岗楼了,没再来抓民夫。我们奉三区区委指示,第三天也没再去。汉奸们套上旧城的大车又去了百尺、良淀,把被服、细软装到好箱好柜里,家具、农具满大车往旧城岗楼上拉,拉了好几天。拉到旧城,汉奸和汉奸娘儿们就要了。

                             挖 河


1944年三月,我婚后没几天,全县组织各村民工开始挖河,由县青会主任宋元带工。我们召集去的大都是村里的青抗先队员。

潴龙河故道,从西南蜿蜒而来,由我们村南往东到出岸村西边拐向北,到了西良淀村南往西绕过村再往北奔孟仲峰、三房子、张庄、往西流入南冯村西的马棚淀,这样老河就在我们村东兜了个大弯,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河套。

过去一到雨季,老潴龙河几乎年年发大水,我们村河套里的七八千亩地,年年涝一回水,淤一层泥,土地肥沃,麦子长得溜腰深,晚田庄稼却经常被淹,使河东河西交通也非常不便。为了泄水快,高阳县县议长主张把老河裁弯取直,由我们村东一直往北通西良淀村西与猪龙河故道接上。

当时挖这条河还有个目的,就是把新挖的河道当成战壕。

工程一开始,全县各村都分了段,民工们住在离河段近的村里。我那时候正当着村长,带着我村一百多民工住在了西良淀。我们的待遇是每人每天一端(十六斤)小米。吃的是小米干饭咸菜条,大平板铁锨挖,小担子上用白麻绳子拴上俩土篮子挑土。春天干风飕着,日头晒着,人们的手脚都皴了多厚,裂着大口子,要多苦有多苦,要多累有多累。这还不算,一边挖河,一边防着鬼子,情报员一说鬼子来了,人们扔下家伙就跑。这一跑就耽误不少活儿,影响工程进度。因为我是带工的,尽量不跑,有一回,正挖着河,说鬼子又来了,我跟王素行、杜三邦一块儿找了个坑子一鞧,见鬼子没来到我们这河段上,出来就接着干。

那时候我们的纪律严明,不许回家去吃住,虽然工地离我们村才三四里地,但中间一次也没回过家,一气挖了两个来月才完了工。这样把老河道趋直了,但把我们村河套里三千多亩地都隔在了河东,分别归了西良淀、出岸和北坎苇村了。

挖完河就麦熟了,为了响应上级党的号召,粉碎敌人抢麦收的阴谋,我们紧接着组织村里的青抗先队员保护麦收,帮助烈军抗属等劳动力少的人家去收割打晒麦子。同时县区地方武装袭扰敌人,迫使鬼子汉奸守着岗楼不敢外出抢粮。但是敌人并不甘心,他们千方百计通过反动分子搞暗探,加紧对我党政军干部的清剿,斗争形势依然很严峻。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雄安文学编辑部


作者简介:宫纪斋,中学高级教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曾在《教育艺术》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编撰抗战回忆录《烽烟旧事》一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