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等级:即来则安
- 打卡总天数:29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4326
- 最近打卡:2025-01-10 17:14:18
论坛元老
- 积分
- 5709
|
白洋淀周边游 白洋淀周边旅游 周边游白洋淀 白洋淀周边
白洋淀周边旅游还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1,保定古莲池:地处保定市内闹区,正门坐南面北。总面积24000平方米, 其中池水面积7900平方米。池水以中心岛为界分为南北两塘,蜿蜒曲折的东西二渠将两塘沟通。南塘呈半圆形,外围峭壁环峙,松柏滴翠。北塘呈不规则矩形,四周玉石堆岸,杨柳垂丝。水心亭居其中。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园中诸景小巧玲珑,优雅别致,拙中见巧,朴中有奇。莲池实为北方古代园林明珠,前人曾用"几疑城市有蓬莱"形容她。 古莲池初名"雪香园",约建于公元1227年至1234年。1289年被地震震毁,仅存深池清水,荷花依然繁茂。因此,俗称为"莲花池"。此后多次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扩建。 三百年前,清朝在此兴建了莲池书院,一时间人才济济,名扬中外,随之莲池被辟为行宫,皇帝出游中曾多次在此驻跸。古莲池几经修建,上世纪初达到了极盛。园中琼楼玉阁,典籍文物,珠玑珍玩,以及奇花异草,珍禽灵兽,画舫楼船,芙蕖香荷,尽托于山水之间,相互交织,成诗入画,美不胜收。其中山、水、楼、台、亭、堂、庑、榭参差错落,组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以它独具的风格,博得了"城市蓬莱"的美称. 1900年10月,英、法、德、意四国入侵保定,纵兵大抢三天,价值千百万两白银的古莲池,珍贵文物被抢掠一空,亭台楼阁化为灰烬,令人目不忍睹。洗劫之后,虽经修整,却未能恢复原貌。直到1949年以后,屡经修缮,莲池才逐渐重现绚丽多彩的风姿。 信步莲池,随处可遇佳境。园中最大的假山,由沟通南北两塘的东渠环抱。山上怪石林立,远看有的似玲珑宝塔,有的像仙鹤引颈,有的如猿猴搔耳,有的似骏马奔驰。山顶有观澜亭,下视北塘参差错落的莲叶,有如碧涛波澜。山中有"篇留洞",由钟乳石精叠巧筑而成,在灯烛照耀下,幻影迭生。山下有一座汉白玉石桥,原名"绿野梯桥",与赵县安济桥有异曲同工之妙。沿桥向东,可通竹林深处的寒绿轩;向西,可去中心岛上的藻咏厅。浏览一下濯锦亭,以及响琴涧、响琴榭、响琴桥等景点,也各有佳妙,传有史话。 “莲叶托桃”,是园中亭顶的独特造型。绿色翻卷的大莲叶正中,托着一只大红桃。这一构制新奇而自然。传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慈禧太后扮成村妇,连夜脱逃。有一位老工匠,便在莲池设计了“莲叶托桃”的亭顶样式,谐“连夜脱逃”之音,意在揭露慈禧太后丧权辱国的丑行。慈禧太后回京路过保定,看到“莲叶托桃”,恼羞成怒,当即传旨杀了这位老匠人。 莲池园藏石刻相当可观,对学习和研究书法具有很高的价值。仅北塘北侧的碑刻长廊,就长达33米,嵌有三段82方碑刻。园藏石刻中有笔走龙蛇、气势磅礴的唐代草圣怀素的“自叙帖”;有浑厚雄劲的颜真卿的“多宝塔”;有鱼跃龙门、虎卧凤阙的王羲之的墨迹;有苍劲有力、潇洒的王阳明的“夜宿天池”;以及清朝康熙皇帝手笔“龙飞”题字。真可谓墨宝荟萃,更渲染了古莲池这一古代名园的艺术色彩。游览时间:约40分钟。
2,白沟:北方小商品基地,白沟,中国北方著名的商镇,改革开放以来,白沟的历届党政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帮助和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发扬敢试、敢闯、敢为人先的精神,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近四年来,白沟人振翮冲天、乘势而上,以争、拼、创、超的精神,艰苦奋斗、追求卓越,认准"发展"这一根本性主题,按照"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环保城"四城同创的思路,坚持科学、快速、可持续发展,使白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白沟经济发展模式",一举给白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参观热、旅游热、投资热、购物热。
白沟,河北省高碑店市所辖副县级建制镇。地处京、津、保三角腹地,高碑店、雄县、容城、定兴四县交界,北距北京102公里,东至天津108公里,南到保定62公里。紧邻白洋淀、温泉城、野三坡等旅游胜地,津保高速、津保公路、津同公路、高雄公路于此交汇,京开公路、京广公路、京深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和京九铁路从东西侧经过。
历史上的白沟曾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陆码头,以"燕南大都会"之美誉驰名遐迩。今日白沟,已由原来的"小市场"变成了"大商城"。市场有固定门店1万多家,经营摊位3万多个,日上市商品15万多种,日客流量达30万人次。2005年,市场成交额完成171亿元,位列全国百强市场第6位。几年来,白沟先后被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命名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
白沟辖33个村街,总面积54.5平方公里,镇区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10万多人。2005年,全镇财政收入完成100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970元。
白沟基础设施完备。建有两所中学,20所小学,有110千伏变电站一座,日供水能力1.2万吨的自来水厂一座,大型污水处理场一座,有5万门装机容量的程控机房,两家较有规模的医院,有200多条运输线路,日800辆次的货运和客运车辆通往全国10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投资2850万元的物流中心即将投入运营,有投资6000万元建起的白沟四星级坤源大酒店、投资1200万元建起的贵宾楼和众多服务水准较高的宾馆饭店,有投资5000万元的文化广场,有占地200亩的白沟公园。这些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服务设施将为您提供便捷、安全、舒适的服务。
3,狼牙山:狼牙山位于保定西北约50公里的易县境内。因其群峰状似狼牙,直刺云天,故名狼牙山,为易州十景之一“狼牙竞秀”,亦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森林公园。
狼牙山有五坨三十六峰组成,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西北两面峭壁千仞,令人头晕目眩:东南两面略为低缓,各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主峰,但“阎王鼻子”、“小鬼脸”等险要之处仍需贴壁而过,令人胆战心惊。登高远眺,群峰林立,峥嵘险峻,状似狼牙,涧浃之雾飘渺神奇莫测。
狼牙山风光倚丽,“狼牙竞秀”为古燕都古景之一,素有“北方小黄”之称。山上既有流泉飞瀑,苍松翠柏、红玛瑙溶洞,又有石棋盘,老君堂等历史遗迹。尤其是巍然矗立的棋盘坨顶峰的五勇士纪念塔,高大雄伟。1941年8月,我某部六班战士胡德林、宋学义,胡福才在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的带领下,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把侵华日军牵制在狼牙山上,终因弹尽粮绝,相继跳崖的英雄壮举,闻名中外。为纪念“狼牙山五壮士”英勇献身的精神,建塔纪念,聂荣致元帅亲笔题写“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该塔底层有五勇士头像浮雕。塔内有钢梯直通塔顶,上塔顶凉亭俯瞰,千峰竞立,浮云缭绕,狼牙山雄姿尽收眼底。游人至此,瞻仰当年五勇士英勇杀敌和舍身跳崖之处,缅怀勇士,凭吊英灵,千般感慨,万缕情思,不禁油然而生。
4,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处清苑县境内,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主战场上一处极为重要的战争遗址。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进华北,冉庄人民为保存自己,抗御外侮,开始挖地洞,逐步由单口洞发展为双口洞、多口洞和战斗地道。
1942年,日军进行“五一”扫荡,采用“铁壁合围”、“纵横梳篦”的清剿战术,对无险可守的冀中平原实行“烧
光、杀光、强光”三光政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有效的打击敌人,冉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地道站。根据战争需要,地道逐步延长,最后挖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上下呼应,能进能退,长达32华里的战斗地道网。地道网设有墙壁、牲口槽、炕面、锅台、面柜、水井等各种构思巧妙的地道口,筑有碾盘、地堡、柜台、烧饼炉、石头堡、高房工事、庙宇工事等战斗工事多处,暗室、隐藏枪眼等都与地道相通,构成一个立体交叉火力阵地。地道内有指挥部、休息室、地下储粮室、地下兵工厂、厨房、厕所和掩体等。为防止敌人破坏,进攻地道内设有翻板、陷井和防水装置,使之形成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冉庄地道战遗址现仍保留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的村落原貌和当年构筑的地道及各种作战工事。整个保护区面积为30万平方米,重点保护区为2万平方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