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马家寨,人称造船之乡,古往今来,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造船状元。
马家寨村,位于安新县城东南十华里。全村一千余户,五千多人,村里大部分人家都会造船修船。他们的造船、修船绝活儿不仅在白洋淀首屈一指,在全国各地都久负盛名,被誉为“造船之乡”。
就连白洋淀人也纳闷:同是生活在水乡,为什么马家寨出这么多捻匠、木匠,究竟原因何在?
魁星阁
有人认为主要是受了“神”的点化。金朝时期,安新县城叫“渥城”,由于这里是章宗爱妃李师儿的家乡,金章宗下旨重修了城墙,增建了许多景观和寺庙,“魁星阁”就是其中之一。魁星阁建在城墙的东南角,魁星是点定状元的神。阁中魁星的塑像,手握朱砂笔,正对着马家寨村的方向,这就预示着马家寨村要出状元了。可能有人怀有嫉妒之心,也许是怕马家寨村真出了状元,实现不了自己的状元梦,就潜入魁星阁,把魁星手中的笔峰捏扁了,成了个“捻凿”的形状。于是,马家寨村的状元风水被破坏了。捻凿是捻船的必用工具,村中虽然没出文、武状元,却出了一代接一代的造船、捻船状元,可见神灵的意志是不可逆转的。也算是因祸得福吧!真出了状元只不过富贵一家;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捻匠,使全村人人都有一身看家本领,古往今来,这套本领为自己、为全村、为社会创造出了难以估量的财富。
宋辽水战
还有一种说法,说马家寨人之所以都会造船、捻船,是一种历史传承。有文献记载: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六宅使何承矩及宋将杨延昭镇守边关、抗击辽兵时,曾在白洋淀大搞“塘泺防线”。其工程浩大,“发诸镇兵一万八千人给其役”并设哨所一百二十五处,“戍卒三千人乘船百艘往来巡逻”,可见当时军中船只数量之多。船多,军中就必有造船、修船的技术人才。据考证,马家寨村当时叫“安定寨”,是个屯驻水军的水寨。因其有两个水中门和两个陆上门,也叫“四门寨”。后来,辽军兵败退去,杨延昭令一姓马的偏将留守此寨,改称马家寨。由于多年没有战事,很多战士就“军转民”了。军中修造船只的技术人员留下来,为适应新的生活,所造船只就由军用转为民用了。时代的变迁,把军工人员演变成捻船师傅。捻匠和木匠一样,遵奉的祖师爷是鲁班,直到现在,他们还把“墨斗子”上的挂钩称为“班母”呢。
墨斗
马家寨村几乎家家都有科班出身的造船、修船师傅,技术的由来,有的是祖传,有的是拜师学徒。正规的拜师,先拜祖师爷鲁班像,然后磕头拜师傅。徒弟对师傅的尊重和感情,与父子之间的亲情不相上下,所以有:“师徒如父子”的说法。
马家寨村的传统,从少年起就跟着师傅学艺。不过有个特点:师傅教的少,自己悟的多。师傅们从不给讲解,全凭你跟着师傅干活时去领悟。首先,你得对造船、捻船手艺感兴趣,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才能把手艺学到手。并不是只要生在马家寨,就天生的会造船、捻船,古往今来,马家寨村也有很多对造船、捻船手艺一窍不通的人。
拉钻
刚学活儿时,主要是练基本功,这基本功都是累活儿。就说拉钻吧,过去的钻,就是在铁钻头上安个木柄,木柄上缠一段绳子。师傅掌钻,你就站开骑马蹲裆式,左右手各持钻绳的一端,晃开两臂,拉得绳子裹着钻柄转起来,钻得木头直冒烟。钻一个眼儿,你就会气喘吁吁;钻两个眼儿,你就会脑门子冒汗;钻三个眼儿,你后背就被汗水湿透了。你要是怕腰酸胳膊疼,放弃了,这辈子就吃不上这行饭了。你要能咬着牙坚持下去,拉得双臂有了力气,熟能生巧,拉起钻来轻松自如,这道关口你就算闯了过去。还有拉锯,锯有好多种,最卖力气的是拉大锯。大锯的锯弓有六七尺长,三尺来宽,锯的重量就有三、四十斤。把需要破板的大树架起来,一人登在上面,一人蹲在下面,你推我拽,你拉我推,没完没了。夏天头顶炎炎烈日,冬天冒着刺骨寒风,没有休止地拉着。没有力气和毅力,木料变不了木板。有了一定的基本功,就该学着配合师傅排船、修船了,这叫“供作”,也就是给师傅打下手。供作得有“眼力见儿”,师傅的一个眼神儿、一个动作,你就得知道要干什么。干着手里的活儿,你就应该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能够想在师傅前边,动在师傅前边,取得师傅的欢心。这时候,师傅会不经意地随口把诀窍传给你。要是支支动动,不支不动,“死眉踏死眼”,一辈子也出不了徒,就给人供一辈子作吧。
干行爱行,舍得下功夫,不怕迈力气,再加上心灵手巧有悟性,才有可能把技术学到手。学会了捻匠手艺,大了不敢说,一辈子的饭门算是有了。自己开船厂、办公司先不用说,就是“卖日头”给别人做工,也是被待为上宾。捻匠们管“家伙斗子”叫“三块板儿”,有句俗话:“背上三块板儿,走到天边有饭碗儿。”他们捻船时,用斧头击打着捻凿,准确地用捻凿把油灰蔴板塞到船缝里面去,双手配合协调,击打出铿锵有力、富有音乐节奏的响声来。一边捻船,还可以和你聊天,口里哼着小戏儿,显得轻松自如。“人熟不讲礼”,彼此混熟了,也有人调侃他们:“瞧你美的,你是干活哪还是玩儿呢?”他会笑着说:“叮咣凿咣,烙饼擀汤,不给好吃的还不行呢!”
马家寨制造的船只,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技高艺绝。大型运输船有载重几十吨的大对艚、艘子、舿子等,形体周正美观,滴水不漏,经久耐用。那些小型船只,每种船都有独特的样式,非常适合淀区的生产生活。“大六舱”船体修长、“起翘”大,划起来既省力速度又快;船赶宽平非常适用于抢泥、割苇、打垡子等水上活路。“四舱船”能立桅挂帆,人力、风力并用,大舱宽敞可以眠宿,是理想的水上生活船。“鹰排子”船形窄长,形如梭,转向灵活,可以在浪尖上穿行,追鹰逐鱼,轻巧灵活。“鸭排子”船体轻,吃水浅,小巧灵活,可以在仅有半尺深的牧鸭场驱赶和聚拢鸭群。“枪排”为猎取鸟禽专用,船体浅而长,可以安装猎炮“大抬杆”,两门火炮一高一低,相继发射,增强了火力覆盖面和杀伤力。后“搪浪板”上还设计了一个月牙形瞭望口,便于推船掩进时观察鸟禽聚合情形。不知是哪一代捻匠,还发明了“救命船”。在小船儿底面儿加上铁冰条,在开河、冻河时节,如果有人落水,可以逢水过水,遇冰过冰去抢救生命。如此等等,没有长期的水上生活实践,形不成如此符合实际的造船经验。要不人们造船、修船,非找马家寨的捻匠不行呢?
更令人惊奇的是,船的种类如此之多,每种船都有各不相同的拼排尺寸。请来马家寨的捻匠,只要告诉他排个什么船,或者说干什么用的船,他用不着设计、画图纸。只埋头干活儿,仅用十几个工时,就把你心中的船摆在你面前了。过去,大部分的捻匠没怎么上过学,有的甚至大字不识,竟然掌握着一套如此实用的知识,这不是绝活是什么?
建造“水上文化宫”
马家寨造的船,不仅在本地实用,大受欢迎,也受到外域的广泛青睐。远了不说,就说清朝时期吧,马家寨这种富有想象性、创造性、实用性的精湛造船技术,传进了皇家宫廷。马家寨的“草根”师傅给光绪皇帝营造过龙舟和吊船(漕运船)。捻匠薛小狗因给王府造船深得七王爷的赏识。北京北海、颐和园里的画舫,均出自马家寨贾忠承师傅之手。一九五九年,中央宣传部长周扬来白洋淀视察时,指示建个“水上文化宫”,要求以船的形式出现,可以到淀中游玩。此事由年已七十七岁的贾忠承负责设计和监造,他从家里召集来能工巧匠十七人。大伙儿在没有先例,无可参照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凭空设想、巧妙设计、精工建造的尝试之路,很快完成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造成了“白洋淀大花船”。此船前看呈方形,后观呈六角形,是座两层楼船。飞檐吊角、雕梁画栋、五彩纷陈。内设餐厅、娱乐室、休息室、图书室、会议室、厕所等,集多种功能于一身,集中表现了马家寨捻匠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造船技术。受到政府的表彰和人民的盛赞。你说,把马家寨誉为“造船状元村”不是名副其实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