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938|回复: 0

雄安旧时的力气活儿:打辘辘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271

主题

0

回帖

132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325
发表于 2017-9-8 18: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济南
      说起打辘辘,许多年轻人都没有见过。大约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没人使用了。因为有了压水井,也叫压洋井。这样的井安全,出水也很多,还能浇地,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普遍使用,毎户院里都有,用来吃水。后来,随着旱情的严重,水位的下降,压不上水来,就不再使用了。
640.jpg


      辘辘是一种农业灌溉工具,在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是从人工挖的井里提水灌溉农田的。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代表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那时候水位较浅,水井都是很多人共同挖的并且用砖砌成,下面粗,上面细,井口直径有圆桌面那么大,大井井口还要大。小的时候也不知道胆小,经常站在井口往下看井里的青蛙,蛇什么的。井里的水能映照见自己的小脑壳。也常常听大人说,有人跳井淹死了。现在这样的井一口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直径只有三十厘米的水泥管的几百米深的深水井,并装配了潜水泵,插上卡就上水浇地,十分的方便。

      打辘辘,是个力气活,一般壮小伙打一天辘辘能浇一亩地。有一句俗语说的好:住了辘辘,干了畦。用来比喻,不干活马上就没了收入。如果说累了休息一下,垄沟里立刻就没了水,畦里也就干了。所以只要打上辘辘从来不敢停歇片刻。

      那时候毎个村都有辘辘,特别是种菜园子的地方,毎口井上都有辘辘架子,想打辘辘浇地,就肩扛辘辘头,手提着水斗子,安上辘辘头,在轴上点上点儿油就打起来。辘辘由五部分组成:辘辘头,辘辘把,辘辘绳,水斗子,辘辘架子。这五部分合在一起才叫辘辘。辘辘头是一个圆柱形的木头,有六十厘米长,表面光滑,有的辘辘头的两边带有铁箍,辘辘头的两底面的中间有直径十厘米的通透的孔,用来插在辘辘架子头上的木头轴上,轴上有两个铁箍,里面一个外面一个,起润滑的作用。辘辘头的边缘上安有辘辘把,是弯曲的成弧形。辘辘绳子就拴在辘辘把的根部。然后把绳子一圈一圈的缠绕在辘辘头上。绳子的另一头拴在水斗子横梁中间的铁环上。

一般胆子小的人不敢打辘辘,打辘辘的时候,双脚要站在井沿上,一定要站稳,右手先往上摇一下辘辘把,左手提绳子把水斗子带到井口中间,然后,左手用力按住辘辘 头,右手放开辘辘把,手背在身后,也有的人双手掐着辘辘头,只听到:呱啦呱啦呱啦呱啦——一阵急促的响声几秒钟后,咕咚一声,水斗子砸在了水里,装满了水。立刻双手抓住辘辘把,使出全身的力气摇,直到绳子一圈一圈的缠满了辘辘头,水斗子才被拉到井口,然后,腾出左手抓住水斗子中间的横梁往上一拽,右手往上摇一下辘辘把,满满的一斗子水就倒在砖砌的水簸箕里。这时候要是没了力气,有可能一斗子水又掉进井里。有不会打辘辘的人,往井里放水斗子时不小心辘辘把能梆破了头,非常危险。脚的左边就是砖砌的水簸箕,连接着水垄沟。这样的动作循环往复,不能停止,直到把地浇完。

640 (1).jpg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现代化突飞猛进,一日千里。人们才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辘辘离我们远去了,那落后的辘辘井,诉说着劳累,诉说着艰辛,诉说着先辈们的无奈。它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 记忆里,成为了人们一种美好的回忆。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