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县,属古瓦济地,约唐末于此地置瓦桥关,拒契丹。瓦桥关在宋辽对峙时期,曾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明《嘉靖雄乘》上说:”翼翼雄关,世守北陲,扼津负险,举鄚与京,易水击秦,白沟敝宋……。”可见,瓦桥关是控扼幽蓟的边关要塞。在平原地区,除用河、淀、陷马坑外,简直无险可守,而宋、辽对峙相对稳定长达191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直至20世纪中期,古战道才被有关部门发现,且引起关注,经专家全面考察,认为应是北宋时期防御辽国的地下古战道,属于持久防御工事,与地面长城的战争功能相同。目前已发现的古战道遗址,横跨雄县、霸州、文安、永清、固安等市县,东西长约65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面积约1300平方公里。
宋辽边关地道的发现,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兴趣,纷纷前来参观,盛赞为“中华瑰宝、地下长城”。2007年5月雄县被中国文联命名为“中国古地道文化之乡”、“中国古地道文化研究中心”, 2013年5月定为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那么,古栈道是何人修建的呢?正式中一直没有明确记载。只是后来的雄、霸等地的志书中出现了关于古战道的零星记载。
《雄县新志》中记载:“雄城中圆通阁山门前一井,故老相传霸州城内亦有一井与此地穴相通,宋初两城守将计军事遣使于穴中往返外人不知也……。故老又说,往浚此井者,见井内向东有一路,举火而进隧道颇遥,即以木架撑之,壁间中置铁灯盏,此其为穴道无疑”;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58年)《霸州志》,有“引马洞,宋杨延朗所治,始自州城中,通雄县,每遇虏至,潜以出师,多获隽焉”记载,所记与古战道基本吻合,只是称之为“引马洞”。;现在文安县的新镇,宋时称保定县属雄州管辖,古籍《日下旧闻考》记载:“保定(今新镇)在宋时为重地。是以杨延昭守此镇三关,北以霸州为一关,西以雄州为一关,又白沟为一关,其团练兵马处遗址尚存。六郎洞在东关,古传通数十里。”民国初年编印的《新镇县志》记载:“新镇土城为团练使杨延昭所筑。”“东一里有地洞数十里”。有关杨家将的地名和古迹,在雄州为数更多,据《嘉靖雄乘》载,城西有杨关城,系杨六郎守三关时建;西城边有六郎坟;城西三里有焦赞及后人焦用、焦德裕墓;城东有六郎堤;有杨六郎大战祁家桥遗址;东南有城子台,有闸河,河上有六郎椿;东北有孟良营,城中圆通阁内是佘太君及其后人居住的场所。这些地方志记载说明宋辽两国军事对峙时期,雄、霸二州有地下古战道等军事防御工事的存在。
据由杨业曾孙杨充广创修、后世杨氏族人不断续修的《杨氏祖谱》记载,杨六郎,本为杨延朗,为避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追尊赵玄朗(即文财神赵公明)为“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讳。说杨延朗为“征辽大将军,特进光禄大夫兼枢密军国重事”,“奉上谕密修边关地下战沟”。可见,雄、霸一带的古战道,为宋初所修,为杨延朗镇守边关时,奉了上谕所主持秘密修建的;当时称之为“边关地下战沟”。
雄媒社原创文章,雄新社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龍灣邨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