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831|回复: 0

《鱼王外史》第三十一回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330

主题

0

回帖

1484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484
发表于 2017-9-23 18: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西
广交友稔熟四海货  精运营汇聚八方财


      却说陈武送走良才、满淀等人,妻子的身体逐渐复原,每天专心哺育儿子。陈武遵从释博智的嘱咐,在厨艺上不敢再显露半分,在家请朋友也只做些日常饭菜。那淀边刘家几次请他去交流厨艺,他只推说那天酒后吹牛夸口,坚辞不去。虽说不能外露,可师父给的小册子却从未放手,每到夜深人静时陈武便拿出来研读揣摩,册子里许多纸页都快磨烂了,他就用新纸把边角粘好压实,真把个薄册子读成了厚册子。后来见实在不是事,就开始用毛笔每天抄写一页,把那图案也细心照样描过来,这样也就把那册子记载的点点滴滴都存在了心里。这才把原册用布包好,藏在了衣箱夹层里,做了镇家之宝。

      平日只要得闲,陈武便去码头找那些南北客商攀谈,南路的木材、竹器、茶叶、棉花、棉布、小米、定瓷、药材、大枣,北路的皮毛、烧酒、木炭、石灰、碱面等货物的产地、成本、运费、利润他都留心打问,回家后便逐一记在小本子上。时间长了,哪些货物短缺涨价,哪些货物供应充足他都心中有数,看准后就可马上出手。

      要知道在当年,货物贸易中运输成本占了很大分量。在平原上运货主要靠马车、驴车,在山地还要靠人搬肩扛,相对来讲水运才是成本最低的。就拿华北平原来说,每千斤货物马车运十华里大约需一两白银,人力约一两半白银,而民船运输顺水下行只需约一分银子,逆水上行约五分银子,相差几十倍之多。保定南部的定州、安国、高阳、蠡县产的棉花用马车送至百里外的同口装船,下行顺大清河运往天津,可以一夜通津,利润比陆路高两三倍以上。陈武算清了这笔帐,就明白为何同口水陆货运会如此繁荣了。

      单说这年腊月初,白洋淀马上就要封冻了,一位天津客商送来一批鲍鱼,可订货的商家出事毁约了。鲍鱼是贵重海鲜,放长了就会变质。当地人根本没人买,那客商急得上蹿下跳,想要尽快把货出手,在封冻潺河前返回天津。陈武知道保定府各饭馆、官宅年节必需大量鲍鱼,而同口村本有冰窖可售冰。陈武就以极低价格买下这批鲍鱼,又分开装入冰桶,雇马车连夜送去保定府,因为是陈三货栈的,陈司库略一招呼,这批鲍鱼就以正常价格分售出去了。这下货栈赚了足足一大笔,也给陈武分了一大份红利。

陈武在那间小房子住得太憋闷,手头有了银子,也就在附近租了一个小院,虽不轩敞,也比那小屋好了百倍。儿子开始呀呀学语,秋菊也有了精气神,家里的日子总算有了点盼头。那李越千自那日回家便按释高僧的嘱咐盖起门楼,夹起栅篱,垒了锅灶,又让小儿子服了些去湿保暖的汤药,那怪病竟慢慢好了。李越千欣喜万分,几次找陈武让他转达谢意,还央求陈武哪天带他去鄚州去当面拜谢,也向庙中布施些银子表达心意。陈武推说自己当下不便出门游荡,待日后孩子大些了再说。自此以后除了与李越千结交往来,陈武也相与了同口街里两个文人:写字的韩景琦和作诗的潘文焕。

原来这同口也颇有些文脉传承,代代都出几个当地书法名家,这韩景琦就在附近一州两县大有名声。此人瘦高个,腰杆挺直,颇有些武将风范。他从小热衷书法,行草书写得纯熟大气,尤其是大魏碑,更是拿手本领。此人好酒善交,每次与友人畅饮过后,酒意高昂时把大宣纸铺于堂中,以手握巨笔挥豪泼墨,笔迹浓淡相宜,似断还连,颇有豪侠意境!

若逢他不得意之人,或不得意之事,他便对求字者冷眼相看,恶语相加,丝豪不留情面。这人与陈武相识后便一见如故,二人常对坐小饮,谈些人生感悟。高兴时他便把刚写好的得意之作送与陈武,说道:我觉得,人生有四大缘份,血缘、地缘、情缘、业缘。血缘最牢,生为父子、兄弟、姐妹这是变不了的;地缘次之,二人生为同乡,同村,近邻,这也是大缘份,应该珍惜;三是情缘,男女两情相悦,结为夫妻,正所谓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四是业缘,一同经商、一同当兵、一同学文、同榜登科,这也是极大缘份,都不是偶然巧合,就应该相帮互助,共创一番事业!

陈武连声称是道:韩兄讲的真是至理名言,小弟受教了!

韩景琦又道:这写字也是讲缘份的,遇到知己朋友,心门大开,灵感骤至,那字写出来畅快奔放,如瀑布狂泻,一发而不可收。若是高官富商仗势强索,虽不能拒,也是心生百结,墨也不畅,笔也不舒,那字写出来个个撅嘴蹙眉,让人看了别扭。因此我送你的字,个个都是笑面佛转世,能带去好运的,你可要好好珍惜呀!

陈武笑道:一定的,一定的,就差每天烧香上供了。

再说那位诗人潘文焕,本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秀才,此人自幼饱读诗书,二十六岁时中了秀才,当时也是风光一时。可以后二十年都考不中举人,渐渐就消磨了当年锐气,开始在吟诗作赋上下起功夫。每当失意之时,他便徘徊于大淀之畔,漫步于柳荫之下,吟出些顾影自怜的诗句来,那日春游到孝义河口,在堤边古亭中小坐观景,作五律一首:

《春日亭边小憩》

五月天高爽,静坐水亭边。

远望千重绿,近听百鸟喧。

蛙歌鸣草际,鹭舞映稻田。

片刻离尘世,独享大悠然。

到五十岁生日那天,他把儿女几家叫到一起吃了长寿面,自己小饮了几杯后,便独自上大堤散步。看看那一片苍茫淀水,蒹葭菱芡,想想自己半世无成,古语云:五十而知天命。估算今生也就是穿秀才衣冠入土了!一时感慨万千,作诗明志:

《五十整寿感怀》

心忧天下事,

身倦此浮生。

爱恨情仇惧,

独行唱大风。

这位潘诗人诗写得未必多好,却正是忧国忧民,清高孤傲的诗人路子,因此也还颇受乡人敬重。村里有了红白事,也可与保长、乡绅一起坐个上座,说个上联,算是场面上人物了。

这潘诗人知道陈武穿州过府,也是见过世面的,就与他交往了几次。岂知陈武当初随师父学过《诗经》、《声律启蒙》,后来又在新安城听周秀才谈诗论句,他是个心有灵犀之人,对诗也就能说出一二了,那潘诗人如逢知已,便隔三差五来找陈武盘道。

这日陈武在家请潘诗人喝了两杯酒,潘诗人意兴正浓,请陈武陪他上大堤漫步,陈武不好推拒,只得安顿下妻儿跟着去了。那潘诗人一路摇摇晃晃,如曹孟德临碣石观沧海一般,先发了些洪荒大论,最后又归结到作诗上,他对着陈武高声道:

你陈贤弟也是个通人,这乡间有许多刚识几个字的就争着作诗,这诗可是人人作得的吗?诗可不是乡谚悝语,那“小白菜,地里黄,三岁没了爹和娘”也能叫诗吗?

这作诗有五层境界:韵、律、粘、对、味。这韵不用细说,就是压韵嘛,平水韵,背不过的去查韵表;律就是要守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差了不行;作诗还不能失沾,这是要让平仄回环往复,节奏更美;对就讲七律颈联、頷联要工整对仗,必须是两幅对子;最后作诗还要有味,需有自己心声创见,这才可称作好诗。就如我那首《五十抒怀》吧,一句“独行唱大风”就有古代将相王侯的气度风范,不是平常读书人仿得来的!

陈武忙道:真是受教了!我就一直觉得那首诗写得好,越是揣摩,越觉得高妙,真是从心里佩服!

潘诗人听了,更加手舞足蹈起来,高唱道:

得即高歌失即休,

是非成败两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突然脚下一绊,摔了个大马趴。

(稿件来源:《鱼王外史》中国书店,2020年11月)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