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清明假期的最后一天,我们转载摄影师张凡老师的一篇微信。张凡老师对白洋淀感情深厚,30多年无数次来白洋淀,拍摄了大量的摄影作品,用镜头清晰记录了水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场景。
时隔30年,回望白洋淀,水区人生活场景再次浮现,虽遥远却又历历在目,极具时代感,满满都是回忆,引起了很多白洋淀人的共鸣。
本次转载是张凡老师《白洋淀,那些红色记忆》中一部分内容(节选),包括采蒲台的烈士祠、郭里口的曹真大娘、白洋淀里“嘎子”多。感谢张凡老师授权转载。
白洋淀,那些红色记忆
张凡
岁月如江河,奔流不息。
岁月流金,总会留下珍贵的印迹。
三十多年间在白洋淀的一次次行走,
至今仍经常萦绕在我脑海里的,
是那些金子一样有颜色有温度的记忆。
这是忘不了的白洋淀!
采蒲台的烈士祠
采蒲台是白洋淀的一个水村。水村最大的街道叫大前街,大前街的尽头,是烈士祠。
1988年的夏天,我们来到烈士祠。
那时,烈士祠兼作着全村的“配电站”和“磨面房”。在三三两两来磨面的村民的说笑中,在磨面机的轰隆轰隆的转动中,在墙上挂着的电表盘的下面。
我们看到了摆放着的十几名烈士的牌位。牌位是那样质朴,排列得也有些随意,这个场面,对我们这些城里来的青年无疑是个震撼。
是的,这是革命老区,那些牺牲了的烈士们的在天之灵,原来并没有离开他们的亲人们远去,乡亲们以这样的方式怀念他们,告慰他们。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抗战胜利到全国解放,从抗美援朝到改革开放,几十年过去了,经过了岁月的风风雨雨,逝者依然如生,他们还在乡亲们的身边!这就是白洋淀!
2018年的8月,30年后又见到了采蒲台的烈士祠。
采蒲台的大前街,还是人来人往。不同的是,烈士祠的墙上多了一块“永垂不朽”的喷绘牌匾,室内没有了磨面机的轰隆声,也不再是全村的配电房。因为扩建村中街面,门前的台阶没有了,平时根本进不去人。
烈士祠上了锁,我借助木凳,隔着窗户向里看,什么都没有见到。据说年久失修,烈士祠成了危楼。还据说村里曾想将烈士祠迁移到村外,并在村外立碑建园。可是最后没有得到村民和烈士家属的认可。
在村外,新建的烈士纪念碑。
我想:烈士祠在采蒲台村民心中有着固有的位置。采蒲台的烈士祠,是采蒲台村的地标,更是村民们心灵的坐标。
采蒲台不能没有烈士祠。
郭里口的曹真大娘
曹真大娘是孙犁在白洋淀作品集《琴和箫》里提到的人物。
关于她的身世,书中说:“抗日时,她是一位十八九岁的姑娘,在芦苇荡中的救护船上,她多次用嘴哺养那些伤员。”
“她在二十岁时,和一个区干部订婚,家里常常掩护抗日人员。就在这年冬天,敌人抓住了她的丈夫,在冰封的白洋淀上,砍去了他的头颅。她,哭喊着跑去,收回丈夫的尸首掩埋了。她还是做抗日工作。”
“全国胜利以后,她进入中年,才和这村的一个人结了婚”。文革中,由于派性严重,“村里有二十六名老党员,被开除党籍,包括她在内。现在,她最关心的,是什么时候才能解决她们的组织问题。”
正是由于文化大革命中的这次访问,孙犁看到“她的脸上,有很深的皱纹,她的心灵之上,有很重的创伤”,孙犁说:“假如我把这些感受写成小说,那将是另一种面貌,另一种风格。我不愿意改变我原来的风格,因此,我暂时决定不写小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