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2737|回复: 0

白洋淀雁翎队组建始末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571

主题

-1

回帖

2630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630
发表于 2017-10-16 11: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黑龙江哈尔滨
      一.相关背景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爆发,拉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八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寇的侵略!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国共两党实行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是,国民党统治集团对日妥协退让,驻守军队大多不战自溃,为此,日军于9月18日攻陷涿县,20日陷徐水,24日保定失陷。一时散兵土匪横行,社会混乱。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中共中央和北方局于一九三七年八月决定,在原河北省保属特委的基础上,成立平汉线省委,统一领导河北中部党的工作。十月,聂荣臻同志率领八路军一一五师进入五台山地区,建立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随即派军事干部孟庆山由延安到冀中任保东特委军事委员。孟在高阳、安新、任邱一带建立了“河北游击军”,为发展抗日游击队奠定了基础。原东北军五十三军的团长、共产党员吕正操同志根据中央“团结抗战,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率领一团人,拒绝国民党南撤命令,在藁城组建了“人民自卫军”,回戈北上抗日,十月底来到高阳。抗战武装力量进一步扩大,华北抗战全面展开。

      地处京津石三角地区中心的白洋淀是华北最大的淡水湖泊,面积五百多平方公里,是由大小不同的一百多个淀泊连接组成。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在这片水域里居住着四十六个村镇,人们世世代代过着男渔女织的水乡田园生活。但日寇攻陷保定后,动用飞机大炮,轮番向四处轰炸,白洋淀更是重灾区。日寇灭绝人性,决堤放水,淹没千倾良田,百姓被迫背井离乡,沿街乞讨。在白色恐怖笼罩下,复仇的火焰在广大水乡渔民心中熊熊燃起。

      1938年 8月,因形势需要,经冀中四地委批准,原安新县东半部水区划出,另设立新安县,组建中共新安县委和新安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书记侯卓夫,县长魏明。该县所辖四个行政区,其中三区辖白洋淀水区内的四十六个村镇(包括雄县、任丘部分村庄)。三区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区长李刚毅(李仁),区委书记徐建。之后,三区成立抗日游击小队(简称三小队)。队长陈万,副队长邓如意,指导员赵鑫。这支刚刚成立不久的游击队,跃跃欲试想投入战斗。不久,闻知有一股日寇从北面进扰新安城时,三小队便事先做了伏击准备,当30多名日寇骑兵踏上北关桥头时,埋伏在桥边的队员突然向敌军开火,20多名敌寇当场毙命,其余敌人狼狈逃窜。这是白洋淀人民打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个胜仗,为白洋淀地区的水上游击战争拉开了序幕。

      1939年2月,日寇占领了新安县城后。一小撮汉奸,地主,叛徒,立即投靠了日本侵略者。每天勾引日伪军四出烧杀抢掠,先后在端村、马堡、关城、王家寨等村庄实行血腥屠杀,制造骇人惨案。只端村一地就伤亡村民80余人,奸污妇女多人,烧毁房屋5000余间,制造了有名的端村惨案。同时,这些民族败类,还充当日寇走狗,枪杀抗日武装力量。4月,成立不久的三小队队长陈万,副队长邓如意等4人因不防被特务章德青(伪队长,邓如意的盟兄弟)诱骗被困,壮烈牺牲在赵北口,一时白洋淀的革命斗争趋于低潮。

当时民间流行唱出“日寇来扫荡,汉奸特务更疯狂,粮食船只被抢走,房屋全烧光,人民鲜血染红河,这笔血债怎能忘?!一点一滴记心上,血债定要血来偿”。

      二. 雁翎队初建

      日寇占领新安县城后,发现渔民手中有不少土枪土炮,对他们构成了威胁。于是,在新安城乡广贴布告,要百姓献铜献铁,不准民间私藏武器,违者以私藏军火论罪。渔猎户们看后大为震惊,交出猎枪就丢掉饭碗,不交又担心犯罪。针对群众的矛盾心情,区委书记徐建和新任三小队队长郑少臣,星夜赶到郭里口、大张庄,召开两村渔猎户会议,揭露日寇阴谋,号召大家武装起来,保卫祖国,保卫家乡。会上群情振奋,当场报名参加渔猎户二十二人。每人自带一支枪排(打水禽专用的小船),并自配备大抬杆(大型火枪)、火枪各一支。区委当时把这些新参加的同志编为一个小队,与三小队共同生活,共同作战,同属区委领导,由郑少臣兼任队长。这些刚入伍的战士对火枪的性能非常熟悉,为了防止火药受潮,他们在火眼和枪口插堵上雁翎。同时,他们的枪排在淀面行驶时往往呈现“人”字形,和群雁飞翔时队形相似。1940年夏天,经中共新安县委批准,由县委书记侯卓夫同志正式命名为“雁翎队”。第一任队长是张印青(张和初)。不久,队伍扩大到40余人,分成三个班。这样,白洋淀便有了两支游击队——三小队和雁翎队。三小队主要活动在郭里口、李庄子、赵北口一带,雁翎队则以大张庄为中心开展工作。三小队、雁翎队统一领导,统一行动,有如一对孪生兄弟,有分有合,协同作战,几乎没有彼此之分。当地人民统称他们为“雁翎队”。

三.打汽船

日寇侵占新安城后,日伪一直从冀中一带廉价收购农副产品,通过水运至津、保各地。同时,伪“满铁株式会社”的包运船,自天津经大清河,成批装载军用物资,西运至保定。

三区区委根据这一情况,把劫夺包运船货物的任务交给成立不久的雁翎队。指导员赵鑫勘察好地形后率领十名队员,分乘三只小船,埋伏在苇丛里。不多时,看到远处有四十多只的包运船队开过来。凭雁翎队十几名队员,正面接触肯定吃亏。于是他们放过前面携带武器的押运船,等后面只剩几只货船时,队长一声口令,队员们分乘三只小船,箭似地冲出苇丛,分别跳上三只货船,命令船夫,转舵开向指定的河汊。三只满载物资的货船,乖乖地成了战利品。原来这些船夫,都是民工,对游击队无敌意。其他船夫,也都装作不知,匆匆驶去。头一次劫夺包运船的战斗,没想一声枪就取得了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雁翎队员士气,进一步坚定了雁翎队员的信心。

赵北口村敌人的据点有一只木制汽船,常往返于新安城和赵北口之间,气焰很嚣张。雁翎队决心将其打掉。1939年7月15日下午,雁翎队埋伏在赵庄子和张庄子之间的芦苇丛中。当汽船进入伏击圈时,队长郑少臣一声令下:“打!”四十多支大抬杆、火枪、一起向敌人开火。刹时间枪声震耳、硝烟弥漫,船上的鬼子纷纷落水。雁翎队的小船急速向敌船冲去。“捉活的!捉活的!”喊声震天。当小船快追上汽船时,敌船内还有一名受轻伤的鬼子开动汽船逃跑了。但这次战斗,雁翎队初显神威,打死打伤鬼子20多名,缴获步枪多支,机枪一挺,子弹四箱,并俘虏鬼子两名。有个被俘日寇小头目当时指着大台杆问翻译官这是什么武器?翻译官信口答道:“这叫扫帚炮。”日冠惊呼:“扫帚炮的厉害,大大的厉害!”此后,在白洋淀上传诵着这样一段快板:“大抬杆,打野鸭,打在鬼子身上一片砂。鬼子掉在河里喷白沫,民兵上去拿叉叉,叉得鬼子脑袋开了花。”

1940年春季,淀内沟濠水浅小船不能驶进,为了阻击敌人汽船通过,雁翎队想法把20多副大抬杆架在苇塘边上,用芦苇伪装起来;队员分别作了部署,只等敌船开来。骄阳当空,战土们用荷叶戴在头上防晒和伪装。傍晚,从东边传来马达声,当看清敌船上敌人的时候。只听郑少臣队长按约定的信号,用驳壳枪对准汽船上的舵手“砰”地一枪,舵手应声倒下。接着20多副大抬杆和步枪一齐向敌船开了火。霎时,火光映红了淀水,铁砂子和子弹,象一阵冰雹打在敌人船上,很快地把敌船的发动机打哑了。失去舵手的船在淀河里打起转来。一些受惊的敌人扑通扑通地往水里跳,企图凫水逃命。郑队长大喊一声:“冲啊!”几十只小船便驶出苇塘直向敌船冲去。接着,队员们驾起轻舟追赶企图逃命的鬼子兵。忽然,从东边又驶来一支增援汽船,并用机枪向雁翎队扫射。此时被击伤的敌船已经倾斜下沉,队长便下令撤出战斗迅速转移。战士们迅速把小船驶进苇塘,把船蹬翻,把大抬杆沉入河底。然后,大家头顶荷叶,向苇塘深处游去,后在三里外的泥李村又集合起来。这次战斗,由于敌情没有察明,险些被后来的第二只船抄了后路。但是,当地老百姓仍然欢庆打沉敌船的胜利。他们唱道:“雁翎队是神兵,来无影,去无踪,千顷苇塘摆战场,抬杆专打鬼子兵。”

敌人汽艇—般在河心行驶,船头前架一挺机枪。日伪军面对面坐在船舱内两侧,身子露出船舷。雁翎队摸清敌船这一规律,在淀泊深处经过多次模拟射击,作好实战准备。伏击地点,确定在杨庄子、赵北口中间的何庄子地段。队伍分作两组,分别进入两侧河滩苇丛阵地。当汽艇开过来时,突然房上指挥枪响起,几十支火枪、大抬杆从两侧一齐射击,惊雷响成—片,敌人猝不及防,有的坠入河中,有的死在船上。汽船被打得横了过来,挣扎半天,仓惶逃走。 事后调查,船上有十八名日伪军被报销。接着,他们又按同样办法在李庄子河道上伏击了鬼子汽船,打死敌人二十多名,俘获两名日军;另在大张庄以东,成功地劫夺敌人席船、煤船多次。这一次次的胜利给抗日军民很大鼓舞。同时更狠狠地教训了日本侵略者。

一九四三年中秋节前夕,敌人组成一百一十只包运船,从天津装上军火物资,有一百多人的伪河防大队和六、七个鬼子护航运往保定,支援日寇在太行山区的扫荡。此时的雁领队已经壮大成有一百多人的队伍,奉上级指示精神,命令雁翎队在王家寨以东,李庄子以西的河道上伏击敌人,截下敌人的这批军用物资,卡断敌人的水上运输线。八月十五日,正值中秋节,上午8时许,水上晨雾弥漫,敌船出现了。当头一只敌船进入伏击圈时,随着队长的一声枪响,在敌船桅杆上僚望的伪军立刻栽了下来,紧接着,三十多副大拾杆一齐开火,射向敌船。此时雁翎队的突击组跳上备好的小船,长篙一点,箭似地冲向敌船,随着甩出去一排手榴弹,在轰炸烟雾弥漫中,乘机跳上船头。敌人慌作一团,没炸死的伪军纷纷举手投降。此时,另一个班的雁领队员也冲向第二只敌船,挥起大砍刀,砍倒顽抗的敌人,伪军们吓呆了,一个大个子伪军官钻出船舱,带头举手投降。此人正是伪河防大队长秦凤祥。第三只船上的鬼子同样被伏在近处苇塘里的队员甩去一排手榴弹,然后跳上敌船,对准船舱一阵机枪猛扫,敌人丧魂落魄,举手投降。这次战斗,总计缴获敌人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两挺,步枪、手枪一百多支,子弹两万多发,打死打伤日伪军60多人(击毙日军2人),俘虏30多人,其中包括日军小队长初世加三郎。物资有苫布一百多块,毛毯一百多条。但在战斗中,雁翎队的邸芝科、李可木、李学千三位同志不幸壮烈牺牲。这一大胜仗打出了雁翎队的威风,极大地震慑了敌人。

雁翎队在上级党政领导和群众的支持下,逐渐壮大起来。敌船收敛了好多,日伪军队都龟缩到几个大据点,平日不敢轻举妄动。

四.在战斗中成长

雁翎队成立初期,缺乏战斗经验。在初次几场战斗中出现不少的失误,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他们认识到,要搞好抗日武装斗争,战胜敌人,必须严格军事操练,提高军事素质和政治素质。据徐建同志回忆:先要练好水上过硬本领,把浮水、踩水、潜泳、划船、射击等训练,列为必修课。他们认为:猎手过去打水禽简单,但今天作为一名战士到战场作战,对付水里、船上,岸上活动着的敌人,没有过硬的作战本领是不行的,为此,他们针对敌情制作出了敌人靶子船,进行实弹射击,并将距离、船速随时变更,要战士们刻苦锻炼,不断提高射击命中率。在实战经验中,包括主攻、侧攻、追击、包抄等各种战术,用旗语指挥,提高集体作战水平。熟悉地形地势,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白洋淀的泊、河、流、沟、汊 (包括暗河、暗沟)二、三千条,他们针对作战需要,绘制成图,请有经验的老同志给队员讲授地理课。同时向正规部队学习组织纪律性,加强侦察工作,提高杀敌本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雁翎队的战斗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平时,雁翎队组织战土们学政治,学文化,提高战士们的思想水平和文化水平。雁翎队的同志大都没上过学,文化水平低。使政治学习和战斗训练受到了一定影响,为此,区委先后指派小学教员刘玉飞、张琦、张杰等同志先后来雁翎队任文化教员。文化课是抗日根据地政府编写的《识字课本》。政治课学习《论持久战》、《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国际形势等。徐建回忆说:“我本人就在那时学的文化”。为了活跃战士们的情绪,鼓舞斗志,当时有战地记者、文化教员和雁翎队员集体编写了歌词,用当时流传在民间的《抗日小调》作谱,编出了《雁翎队之歌》,队员在操练时整齐响亮地唱着这首歌,士气大振。后来成了渔村老幼会唱的口头曲。当时还有《晋察冀画报》为雁翎队设计了队徽,在适当的场合张贴使用。

雁翎队与当地的渔民相处非常融洽,经常帮助广大渔民解决实际困难。雁翎队员有的在作战中受了伤,当地渔民冒着生命危险到芦苇丛中送药、送饭。雁翎队还在各个渔村建起了‘堡垒户’,为雁翎队随时传送情报,了解敌情,保护自己。如1942年日伪在冀中“五.一”大扫荡期间,敌人在白洋淀集结雄县、安新、徐水,容城、任邱五县的日伪军三、四千人,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在白洋淀周围大堤上,每隔百米设一据点,实行严密封锁,隔绝雁翎队与外地的联系。敌人意图是:如雁翎队突围,就地歼灭,如不突围,就“提网捉鱼”,置雁翎队于死地。更甚者,日伪进一步攻入白洋淀水乡内的全部渔村,勒令百姓交出雁翎队,结果竞没一人说出雁翎队的去向。敌人整整将水区包围了七天七夜,梳篦式排查,没有发现雁翎队的踪影,意图落了空,怏怏撤退了。其实雁翎队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隐蔽在千顷芦苇荡中,因有当地渔民的保护,才得以安然无恙。在隐蔽期间,战士们尽管生活艰苦,却个个情绪激昂,斗志旺盛。

五.扫除汉奸

雁翎队除截击包运船外,把力量转入敌人的内线,开展了以骚扰据点、夺枪、锄奸为中心的斗争。当时新安县委在县里组织以雁翎队为核心成立了特别‘锄奸团’。以雁翎队员熊管为队长,有杜朋、曹连生、徐果、杨彦彬、李国亮、陈文栋等二十多名队员,在县委敌工部直接指导下,对新安城内外进行多次战斗,效果显著。

首先,除掉了新安城西南角上炮楼里叫曲结巴的伪班长。这个曲结巴晚上在城墙岗楼值班,白天到处敲诈勒索,强奸妇女,人们早已恨之入骨。除奸团经调查,摸清该岗楼武器配备只有三支步枪。熊管等5人趁曲结巴未上岗楼前,摸黑爬进炮楼隐蔽处,待曲结巴等伪军上楼时,熊管等队员突然显出,趁其不备缴了三支步枪,曲结巴见势不好回头要跑,当场被熊管击毙,其他伪军经教育后释放。

1940年3月29日深夜,熊管、杜鹏、曹连生三同志进城,由城内地下党刘诚同志配合,摸到城内南街熊家大院,捉住了县维持会长汉奸熊莞东,并用菜刀将他的头砍下,拎出城外。到三台镇和王家寨村分别召开了群众大会,庆祝胜利。日伪军闻知前来救援,却落了空。除霸安民,男女老幼无不拍手称快,当时有个顺口溜:“杀了熊莞东,鬼子发了懵,出城来扫荡,扑了一个空”。不久,郭里口村和小张庄村的维持会长也先后被除奸团铲除。除奸团还先后镇压了大淀头村的汉奸朱蕴歧和南辛立庄村(今属雄县)做恶多端的曹霸天,并处决了被称为新安县三害的驻王家寨的伪军队长韩恩荣、特务头目冯德新和郭里口据点的伪军班长曹茂林。

除奸团不但清除汉奸、特务,还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新安城里的日本株式会社一名称叫“旭芳”的人,霸占东关外农民的稻田,丰收的稻子不需农民收割。他还在西关外刘村霸占了一片土地。农民恨之入骨,但敢怒不敢言。一天,“旭芳”带一姓张的翻译陪同去刘村验地。熊管得知此消息后,提前在“旭芳”必经之路埋伏好,趁其不备将“旭芳”打死。这一行动,人心大快,为群众除了一害。接着他们将镇压危害人民利益的坏蛋,住在城里小南街的两名日本特务除掉,还除掉城里住的一个高丽人,这人以开当铺为名,实际贩卖大烟白面,毒害人民。同时敌人外出扫荡抢来的东西,这个高丽人收买后贵卖,坑害人民。熊管、杜朋、曹连生等,夜晚潜入店铺,将这个高丽人处死。

为了扩大战果,雁翎队还对伪军开展了大规模宣传攻势,每夜分头到各村炮楼前喊话,宣传对伪军的宽大政策,要他们弃暗投明,共同抗日。伪军们听到除奸团的喊话,大多心有动摇,如同惊弓之鸟,龟缩在炮楼里不敢轻举妄动。同时,雁翎队还摧毁了水乡伪村政权,建立了表面上应付敌人,暗里顺从共产党政府。伪政权动摇了,使局势有所扭转。不少伪军官托人说情,要求留命。伪保公所甘愿听从我地下党指示、并肯于掩护我地下党员打入伪保公所工作。从此,在对敌斗争中雁翎队逐渐转为主动,革命再现高潮。

六.端岗楼

1942年5月,日寇发动了残酷的“五一”大扫荡。日伪军在白洋淀四十六个村庄中有三十八个村里建立了据点,修起了岗楼,出现了“抬头见岗楼,迈步上公路,无村不戴孝,处处闻哭声”的局面。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雁翎队只能掩蔽在芦苇中。随着整个抗日形势的发展,雁翎队伍的壮大,他们开始由被动转入主动出击,有计划有步骤机智巧妙地对白洋淀水区内的岗楼一一击破。

端岗楼比打汽船困难得多:1.打汽船是暗处打明处,打岗楼则是明处对打;2.打汽船我在隐蔽的有利地位,打岗楼敌在高处有利地位:3.我武器不比敌军武器装备强。针对这一不利于明打的作战形式,雁翎队采取了多种巧妙、灵活智取的办法分别对待。

1943年,郭里口村是日伪盘踞的一个较大据点。这里住着30多名伪军,岗楼外有壕沟和铁丝网,进岗楼要通过吊桥。我雁翎队员通过地下党员刘凤鸣(以伪保长身份作掩护),摸清伪军内部有一名叫刘纪堂的曾被我军俘获过,后经教育悔悟,暗中为雁翎队传递情报。雁翎队利用这一关系,在一个清晨来到岗楼,化妆成渔民假托送给养的,刘纪堂放下吊桥,趁伪军刚起床洗脸之际,雁翎队闯入内部,当时伪军慌作一团,结果一枪未发,俘获了全部伪军。

大淀头村是白洋淀南侧的一个大据点。岗楼设在大地主朱玉岐大院内。该院由两所四合套院大瓦房连在一起,分南北两部分,南院朱家住,北院伪军住,岗楼建在两院中间。岗楼南侧的一层窗户用砖堵死(怕雁翎队进入)。以雁翎队队长郑少臣为首带领一名队员事前摸进朱家大院了解地形后,又通过一名队员做通其在岗楼内当伪军的父亲的思想工作,并了解了岗楼内部情况。选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雁翎队分三个班飞快进入大院,扒开窗户,进入岗楼内部,分扑各个伪军宿舍,敌人猝不及防,160多人举手投降。雁翎队一枪未发,夺得胜利。

大清河南岸十方院村(今属任丘市)外,紧靠河边桥的南侧,有一岗楼。所经大清河过往载货船只都要留下过路费。岗楼伪军借此敲诈勒索,民愤极大。雁翎队摸清岗楼桥头只有一人收费,一人站岗,其余伪军均在岗楼上面玩乐。于是,选在一个天将微明的时刻,五名雁翎队员分乘两只小船,装扮成运大米、芦苇的商贩。首先,两名队员前去与站岗伪军寒暄,并拿出香烟等礼品贿赂伪军,另三名队员前去收费的伪军那里,佯做缴费举动,待五名队员到位后,趁两名伪军不备,同时掏出手枪,将两名伪军俘获,紧接着又冲上岗楼,将20多名伪军全部抓获,没发一枪便获得了胜利。

驻防在大张庄的伪军岗楼,有半数本地人,半数外地人(山东惠民),两地人不和,经常闹矛盾。雁翎队利用这一矛盾,打入内部,做好惠民籍的一个伪军班长叫刘家祥的思想工作。结果里应外合,在一个深夜,刘祥将岗楼大门打开,雁翎队冲进岗楼,此时大多伪军已入睡,还有的在打麻将,趁其不备,伪军全部被擒。

据原雁翎队队长郑少臣回忆说:“这种一枪不发,巧攻智取,以少胜众的战役,从一九三九至一九四三年间约有三十五次战斗中,十六次是智取”。据统计,端岗楼和打伏击共缴获了二百一十多支步枪,四十八支手枪,三挺机枪,两门炮和几十辆自行车。击毙日军25名,俘30名;击毙伪军250名,俘500余名。当时在白洋淀抗日军民中最流行的一首歌曲这样唱道:

一九四三年环境大改变,
白洋淀的岗楼端了多半边,
子弟兵们真勇敢,哎咳哟!嘟噜噔噌呛,
白洋淀的岗楼断了多半边!

分布在白洋淀水区内的岗楼,最后只剩下了王家寨一个据点,由伪中队长姚广昌率所部驻防。姚这个人比较能干,在伪军里有些声望,很得日军宠信。但姚广昌并不是个死心塌地的汉奸,他明着听从敌人调遣,暗中却与雁翎队联系,保证不与雁翎队对抗,不扰害百姓,愿听从命令,随时起义。在雁翎队攻打包运船时,姚部距战场不足五里,日伪被围时,他按兵未援。从实际表现看,雁翎队认为他是可以争取的对象。一九四三年冬,伪新安大队长曹树田下令撤除王家寨据点,调姚及其所部回县城。姚向雁翎队联系,愿即日起义,请求接应。雁翎队同意了他的意见,当晚全体队员开赴王家寨,—百二十名伪军列队迎候,宣布正式起义。当夜,雁翎队还组织村民一起扒掉岗楼,砖瓦木料,各归原主。敌人最后一个盘踞的据点被消灭了。

至此,敌人在白洋淀的军政组织全部垮台。在这丰饶的鱼米之乡,建立起巩固的人民政权,红旗招展,遍地欢歌。

七.抗战胜利与雁翎队的归宿

一九四三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不断取得重大胜利,白洋淀地区的人民,已经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这时白洋淀地区日伪军全部集结在新安城里,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则处于彻底失败的前夕。

1945年6月30日夜间,奉上级指示,开始攻打新安城。我九分区队地区队和安新县大队、区小队、民兵等武装联合对新安城进行包围。此时雁翎队已改编为区小队,负责参加到攻打新安城东门战斗。守城的敌军负隅顽抗,这是一场激烈的攻坚战,为了减少伤亡,他们用水泡好了的棉被蒙在八仙桌子先上面,当成土坦克,然后,战士们顶着八仙桌冲过桥头攻打东门,由于敌人火力猛烈,战士们几次都没冲上去。经过两昼夜的激烈战斗,于7月1日晚,区小队从老百姓家找来梯子,在东门旁边的一角,雁翎队用机枪火力猛烈地掩护下,战士们勇猛地攀云梯蹬上了城墙,扫清了岗楼上的守敌。翌日天刚拂晓,我军随之攻破了四城,合拢包围了设在城内天主教堂的敌人司令部。敌人依仗教堂制高点居高临下,火力集中,轻重机枪猛烈地射击,子弹象雨点似的落下来。由于教堂附近比较开阔,缺少掩蔽物,战士们很难发动有效的进攻。此时保定方面敌人已开始增援,怎么办?雁翎队及县大队指战员们焦急万分,决定把停在教堂不远处的一辆手轧消防车灌满汽油,通过唧筒把汽油喷向教堂的门窗,然后用蘸满汽油的棉花把手榴弹包上,对教堂一番猛炸,顷刻教堂起了大火,雁翎队及县大队等战士乘势冲上前去,敌人大部被歼,俘虏日伪二百余人,被日寇侵占了七年之久的新安城终于被解放了。

这支骁勇的水上游击队,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七年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开始由二十多名渔民猎手发展到近二百名能征善战的雁翎队员,他们置生死于度外,其中,有七名战士英勇光荣献身。他们在极艰苦的环境下,打日寇,锄汉奸,端岗楼,拿据点,消灭敌人的各种船只,切断敌人的水上运输线,先后同日伪军进行了大小七十多次战斗,歼灭和俘虏日伪军数百名,缴获了敌人大批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打得敌伪军心惊胆战,昼夜不安。最后把敌人全部歼灭在淀中,使当地人民重见天日,得到了解放。这支水上游击队,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作战,并为上级党、政、军,输送了六百多名干部和战士。对支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日本投降后,雁翎队结束了他的历史使命,部分人员正式编制到安新县大队的成员,又投入到了伟大的解放战争,迎接新的使命!

雁翎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永远是后人学习的榜样,!雁翎精神,世代传承,永放光芒!

注:抗日战争时期,因形势需要,行政区划多有变更。安新县在1938年8月,经冀中地委批准将原安新县分开组建中共安新、新安县委和安新、新安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8月又将安新、新安两县合并为安新县。1944年10月,再将安新县划分安新和白洋两县(白洋县包括白洋淀境内的二、三、四区和任丘县六区)。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合并为安新县。本文中为便于叙述,多用了新安一名,特此注明。

本文参考资料: ①徐建(抗日时期,任河北省安新县三区区委书记)回忆录。②郑少臣(抗日时期,任三小队队长,兼任雁翎队队长)回忆录。③贾桂荣 编写的《水乡人民的抗日斗争》。④中共保定市委宣传部 中共保定市委党史研究室1995年联合编写的《保定抗日战争历史资料汇编》。(二○○五年七月十日成稿)
12125331f92e12701d41369592e5e1d104392a.jpg
作者:衡志义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