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4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亮相”,雄县、安新、容城三县举世瞩目。昨日,一段沙画视频《沙画雄安》刷爆朋友圈,人们在领略雄安历史文化的同时惊呼——太美了!原来你是这样的雄安!今日,我们介绍推出部分前贤所写的与雄安新区相关的诗词文章,期望通过对三县人文历史、旖旎风光及世道人心的回望,助当下感兴趣的人们品味。
行人到此莫思家
三县的历史当然不是从宋朝开始的。但留给这片热土的诗,最早大抵是宋朝人写的。
奉使契丹初至雄州
古关衰柳聚寒鸭,驻马城头日已斜。 犹去西楼二千里,行人到此莫思家。
至和二年即公元1055年,正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和新五代史的欧阳修受朝廷委任,出使契丹,刚到雄州,即写下此诗。
是时雄县称雄州。而雄州的设立,则要追溯到后周显德六年即公元959年,彼时周世宗柴荣攻取瓦桥关,“以其地控扼幽蓟,建为雄州,割容城、归义二县隶焉”。
过雄州,再向前,过白沟,即是辽国。
宋人使辽,由南而北,必经雄州。宋朝官员文化程度大都不低,担任使臣者到了雄州,多有题诗。年长欧阳修十二岁的胡宿“学问文章,当世推重”,其墓志铭即欧阳修撰写。
庆历八年即公元1048年和嘉祐二年即公元1057年,胡宿先后两次使辽。
登雄州视远亭
谁将粉水扫天衢,万里全开晦景图。 百尺冻云飞未起,一筝寒雁远相呼。 由来封略非三代,大抵渔樵似五湖。 欲望繁台何处是,繁台不见见平芜。
寄题雄州宴射亭
北压三关气象雄,主人仍是紫髯翁。 樽前乐按摩诃曲,塞外威生广莫风。 龙向城头吟画角,雁从天末避雕弓。 休论万里封侯事,静胜今为第一功。
自宋太祖赵匡胤开国到宋仁宗赵祯登基,已过去三代。胡宿在朝时,宋辽两国,相安无事。诗言志。在对待契丹人的态度上,胡宿希望维护现有和平局面,诗中所谓的“静胜”,正是他政治主张的体现。
宋辽两国在景德元年即公元1004年订下澶渊之盟,之后一百多年间,互派使臣,据说平均每年有六七次之多。旅途上的孤寂、期盼与向往,亦反映在这些肩负王命的使臣的文字中。
使辽还雄州
济济新声出禁潢,边城一听醉千觞。 明朝便是南归客,已觉身依日月傍。
嘉祐四年即公元1059年十一月,与弟弟沈辽、《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并称三沈的沈遘使辽。次年初春,回到边城雄州,他喝醉了,他高兴啊,就像十年前考中榜眼那么高兴;终于回家了,他能不高兴吗?这一年,他刚三十三岁。
他早想家了。
赵北燕南古战场
向南,家愈来愈近。向北,家愈来愈远。
冬至日瓦桥与李綖少卿会饮
使传驱驰同被命,边城迢递偶相从。 风霜正急偏催老,岁月如流又过冬。 方念去家千里远,无辞沉醉十分浓。 须知此会洵堪喜,北上河桥便寡悰。
诗作者苏颂作为宋朝外交大臣,接待过辽国使臣,亦于治平四年即公元1067年和熙宁十年即公元1077年,两次出使辽国。
使辽,必过“雄安”。在这里他留下两首诗,除了上面一首,还有下面一首——
登雄州城楼
三关相直断华戎,燕蓟山川一望中。 斥堠人间风马逸,朝廷恩广使轺通。 岁颁金絮非无策,利尽耕桑岂有穷。 自古和亲诮儒者,可怜汉将亦何功。
有戏文说东汉大将姚期镇守草桥关,不知戏中的草桥关是否即宋朝的三关之一,亦不知冀中民间流传的宋将杨六郎镇守三关口传说是否与史相合。戏文和传说或多讹误,但宋朝的三关,瓦桥关在今天的雄县,草桥关在今天的高阳,益津关在今天的霸州,三关之外即为辽地,确曾作为史实存焉。
赵北燕南古战场,何年千里作方塘。 烟波坐觉胡尘远,皮币遥知国计长。 胜处旧闻荷覆水,此行犹及蟹经霜。 使君约我南来饮,人日河桥柳正黄。
城里都无一寸闲,城头野水四汗漫。 与君但对湖光饮,久病偏须酒令宽。 何氏沟塍布棋局,李君智略走珠盘。 应存父老犹能说,有意功名未必难。
——元祐四年即公元1089年,苏辙使辽,他赠给雄州知州王崇拯的诗,写景,写意,亦写史。
苏辙的诗,如结合何承矩和李允则守雄州的掌故以及沈括的记载,更易理解。熙宁八年即公元1075年,沈括亦曾奉命使辽,他说,瓦桥关北与辽人为邻,素无关河为阻,早年间,守将何承矩始议“因陂泽之地临水为寨”,到熙宁年间,“自保州西北沉远泊,东尽沧州泥沽海口,凡八百里,悉为诸涝,自是倚为藩篱”。他亦记叙了李允则在雄州的故事。
刀兵暂歇,主和派和主战派在很长一段时间亦达成共识:在边地,战备是不能懈的。
两国的和平相处,伴随使臣的沉吟,在继续。
使辽至雄州
马头今日过中都,得到雄州更有书。 道路莫嗔音信少,天寒沙漠雁全疏。
后世会记住二十四岁即中状元的才子彭汝砺的名言——政唯其善,人唯其贤,亦会记下他在雄州写下的这首诗。
然而,这样的共识和沉吟,终随辽国的灭亡、金人的兴起,变成历史一页,翻过去。
江山自古有佳客
金朝的“雄安”不再是边地,变得安静。
宋朝的顺安军不复存在。活在金朝的宣和进士刘著心中,顺安却存在着,作为一个地名存在着。
过白沟趋顺安
万折狂澜肯倒流,归心梦寐在东周。 平生快意君知否,今日驱车过白沟。
刘著要去的顺安,即今天的安新。
太平时世屡丰年,胜事空闻父老传。 郭外桑麻知几顷,船头鱼蟹不论钱。 六朝兴废渡河年,旧国归来更黯然。 八月边城山未雪,芦花藉藉已漫天。
——离开时,他写下这样两首七绝。
乱山西下郁岧峣,还我燕南避世谣。 天作高秋何索寞,云生故垒自飘萧。 谁教神器归群盗,只见今人泣本朝。 莫怪风雷有余怒,田畴英烈未全消。
有些东西随着历史长河永远逝去了,有些东西永远不会随着历史长河逝去,随时会走入现实之中,如同容城境内的易京城,即便已成废墟,化作陈迹,走到诗人刘因笔下,亦会不同寻常,别有风骚。
道士孙伯英容城故居
政教才气敌希夷,冠帔翻然亦未宜。 谁辨胡寅论鸿客,只除坡老识安期。 可怜乔木空秋色,唯有青山似旧时。 欲传先贤问遗事,故园猿鹤不胜悲。
梦先垄
望望东阡见松桂,孤云为我且踟蹰。 十年一梦等闲过,四海此身何虑无。 千丈春晖空寸草,万山明月只啼乌。 旧家三径今谁主?羡杀河汾有弊庐。
刘因是容城人,是容城三贤之一。他留给故乡的诗充满凛凛郁郁之气,总有一种风骨在。
七月九日往雄州
秋声浩荡动晴云,感慨悲歌气尚存。 洒落规模余显德,承平文物记金源。 生存华屋今焦土,忠孝遗风自一门。 白发相逢几人在?苍烟乔木易黄昏。
登雄州城楼
古戍寒云接渺茫,故乡游子动悲凉。 江山自古有佳客,烟雨为谁留太行。 野色分将愁外绿,物华呈出夜来霜。 海门何处秋声急?极目沧波空夕阳。
来源/燕赵都市报 记者/刘学斤 图片据网络 编辑/李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