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自古称“九河下梢”,那“九河”所指是那些呢?它们又有怎样的前世今生呢? 上古尧帝期间,中原地带“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淹没了人民的房屋,人民流离失所,很多人只得背井离乡,水患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之下,尧决心要消灭水患,于是就开始访求能治理洪水的人,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领都推举了鲧。于是尧帝派遣鲧治理天下之水,鲧治水九年,可是大水还是没有消退。 舜受尧帝禅让后,将治水无功而返的鲧革职查办,将其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泛滥的河水依然为害天下,这是摆在舜帝面前的首要问题,他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看谁能治退水患,大臣们都推荐鲧的儿子禹。舜并不因为鲧的原因而不信任禹,将治水的大任交给了他,大禹更并不因舜处罚了他的父亲就嫉恨在心,更是为天下苍生着想,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他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期间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治水。他吸取了父亲采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训,变堵为疏,采用疏通水道方法,让滔滔洪水能够顺利地东流入海。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大海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大禹治水最浩大的工程就是治理古黄河,他疏浚了古黄河从河南河北的河道,接续各个支流,经古白洋淀把古黄河引入渤海,桀骜不驯的古黄河一时不再为害天下。这条古黄河见诸史书上的最早称谓是“禹贡黄河”。《禹贡》(中国古代名著,属于《尚书》中的一篇)是这样描述大禹治理的古黄河的:“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大致意思是:黄河发源于青海积石山,流向陕西龙门;再南向陕西华阴,向东到河南砥柱山、孟津,经与洛河交汇到了河南浚县大伾山;向北与漳河交汇,进入大陆泽地带(今河北隆尧、巨鹿、任县之间),继续向北,分出许多支流,这些河流再汇合在一起,不完全是笔直的向东流,而是略逆向的向东北流,然后注入大海。这条禹贡黄河像条巨龙在华北平原上温顺的蠕动,围绕着它的条条支流纵横在原野。我们可以想象:尧舜时代的先民们清晨站在太行山的高地上俯瞰东方,太阳冉冉升起,古老黄河在平原上缓缓流淌,犹如玉带蜿蜒曲折,极目东方,便是茫茫渤海。黄河中下游的两岸正是生活的好去处,于是各部落逐渐走下山来向平原扩张,挺进黄河和大海,奔向太阳升起的方向,拥有更多的土地、牧草、粮食,获得充足的水源和鱼虾,他们彻底结束了居无定所,过上了稳定的农耕、渔猎生活,华夏民族在这里更加壮大起来。从《禹贡》文字中我们看到了“九河”的表述,这可是最早九河的记录了。这里记述的“九河”实际上泛指河流之多,诸如古黄河中下游的支流:浣水、滱水、博水、卢水、泒水、徒骇河、太史河、马颊河、覆釜河、胡苏河、简河、絷河、钩盘河、鬲津河等等,这些河流或发源于太行山脉,或就是古黄河派生而出的。此时的“九河”可以称作广义九河。
古黄河变迁图 驯服了1500余年的时间,古黄河在西周时期又开始桀骜不驯起来。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古黄河因携带的泥沙经历千百年的淤积逐渐抬高河床而发生溃决,这条神龙又开始摆尾而再次改道,河道走向整体南移,那些总称九河的支流,并没有随着古黄河改道南移,而是留下来继续注入华北平原的低洼地带,其中就包括古白洋淀。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华北平原的河流或消失、或各得其所,而恰好其中的九条河流注入白洋淀,这里的“九河”才有了明确所指,白洋淀也有了“九河下梢”之称。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中载“安州居九河下流。九河者,徐、曹、方顺、一亩、滋、沙、滱、鸦儿、易水是也。”清道光《增订安州志》对白洋淀上游的九河进行了这样的表述:“州城西有一亩泉、徐河、漕河、方顺河流入滱水;州西北有雹河、平河流合濡、易二水;高阳县西南有唐河、滋河、沙河会流杨村河入蔺家圈口北,溷于州东南白洋淀溢流归于海。”这些记述明确指出了白洋淀的入淀河流,而这些河流又经历了清代对白洋淀及其周边的治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根治海河”,它们几经变迁,有的名称变了、有的河道迁移了,这些都是人与自然的抗争与和谐相生的结果,它们就是现在注入白洋淀的唐河、清水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潴龙河、孝义河、白沟引河,从而造就了今天白洋淀“九河环汇”的格局。
九河下梢白洋淀图
(白洋淀历史文化研究院供稿,2018年6月27日;彭艳芬整理)
(题图:李康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