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水域由143个大小淀泊组成,其中最大的淀叫作“白洋淀”,方围60里。此淀最狭处的北岸是端村镇,南岸各村俗称“淀南”。白洋淀烟波浩渺,成为南北陆路交通的“天堑”。 端村镇自古为水上交通枢纽,往来于保定府、天津卫的船只大多由此中转,淀南、淀北的往来也仅靠木船通行。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淀水严重阻隔着南北交通,制约着经济往来和交通出行。 智者总能发现商机,商机表现为需求的产生与满足。淀南辛庄和淀北端村的村民经过协商,组织起摆渡船班,摊资购置了机械摆渡船,承载起行人车辆的通途。摆渡班与时俱进,随着运输量的不断增加,不断提高运输船的吨位,现今的摆渡船,单只载重已达百余吨。 船班的成员都是弄船的行家里手,能保证摆渡船平稳进出码头,一个人就能灵活驾驭。渡船和码头上配备了救生员、救生衣等安全设施。 端村镇的陆路交通南北有“端新”路,东西有四门堤路,加上白洋淀南北摆渡,也称得起是水陆交通枢纽。但是摆渡过淀毕竟费时费力,同时存在安全隐患,成为制约交通顺畅的“瓶颈”。很多车辆宁愿不远百里绕道而行。大家期盼借助雄安新区建设之力,或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稿件来源:白洋淀历史文化研究院;摄影:田战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