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491|回复: 0

篷杆铺——白洋淀上几近失传的手艺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108

主题

0

回帖

48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84
发表于 2017-11-1 18: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福建
我一直相信,人与人的相遇,是一种缘分。
去年冬天,我无意中拍到了一位幸福老人。图片中的老人竟是篷杆铺的最后继承人。
013c1216af9fc1a53cb48a4cb3319a32.png
老人叫陈小乱,今年七十七岁。听老人家讲,他太爷那辈儿就已经干这一行了。
篷杆铺是一个以搭戏台为主、搭灵篷为辅的行业。篷杆铺自己有许多工具,比如搭戏台用的台柱子、杉篙、竹篙、木板、席等。
那时候,周围四村八县的都喜欢听戏,一到庙会、过年都请篷杆铺去搭台子。水路便雇船来接,水旱两路则既雇船又套马车来接。搭戏台的去过高阳、容城、徐水、任丘、安新等许多地方。
ce6476b1a99947844aab43496aba42ed.png
戏台的大小要因唱戏的情况而定。唱戏若武场戏多,就搭得宽敞;若文场多,戏台子就小些。
听戏的园子大小,依据地方大小而定。地方宽敞就搭得大,地方狭窄则搭得小些。
关于戏台,我只记得桥东席场那儿搭的戏台。戏园子里边,为了通风凉快,在左右都开有窗户,窗户的大小有一领席那么大。平时席是撩起来,用绳子拴牢。若刮风下雨便解下绳子,盖住窗口。园子里的座位是一排排的圆木。听戏的人每天都特别多,听戏当时是要打票的。我印象最深的是看裴艳玲饰演的钟魁。最大的园子大约能容下三千多人!
2093b4e0d9d9219444d472a8338ea069.png
我拍到的灵篷是最普通的那一种。最前面搭的叫过街牌坊,写礼的地方是过厅,灵篷的大小也是依据地方大小而定。这个灵篷前面摆祭的地方宽6米、长16米。灵篷的褪灵阁缩到4米多宽、8米左右长。我是门外汉,啥都不懂,不便讲太多。
老人的爷爷去世时,当时上辈的老人搭过的吹鼓楼是最漂亮的。
30408de02937b0dcbdd96efe82616629.png
吹鼓楼搭在过街牌坊的后面,是个小二层楼形式的,人可以在下面来回走动。吹鼓楼的顶篷,就像我们看到的大瓦房的屋顶,是屋脊形式的。在席的上面人工推出一拢一拢的屋瓦,屋瓦下面推出滴水口,两侧各推出一个猫头形状的的标志。远远望去,简直就是大瓦房。
吹鼓手,坐在上面演奏着曲子,曲子大概有《哭皇天》《小上坟》《小开门》和卡戏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用苇席搭的戏台和灵篷已退出了历史舞台,老人篷杆铺的工具所剩不多了……
(稿件来源:微信公众号“安新在线”,文字有调整)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