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2019|回复: 0

【乾隆与白洋淀系列】 皇帝出巡如何解决住宿问题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89

主题

0

回帖

167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67
发表于 2017-11-6 23: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西忻州
【乾隆与白洋淀系列】

      皇帝出巡如何解决住宿问题提到住宿,大家自然会联想到白洋淀的四处行宫。实际上,皇帝出巡是一支庞大的队伍,仅依靠行宫无法解决全部住宿问题。况且,白洋淀所建的行宫均规模较小,占地都在10亩上下,房屋不过20余间,连皇帝、嫔妃、皇子的住宿都无法完全满足。皇帝出巡的队伍大致由如下几部分组成:1、皇族:除皇帝本人外,包括皇太后、皇后、妃嫔、皇子、亲王、贝勒等。2、随扈大臣:皇帝出巡仍需处理日常政务,故而军机大臣、各部司正堂均要随扈出行。另外,还有些受到皇帝宠信的外省官员,亦经常应召进京,陪伴皇帝一路同行。3、地方官:皇帝所到之处,该省总督以下道府州县官员也必须前来恭迎或恭送。4、随侍人员:包括照顾皇族起居的宫女、太监;负责皇族饮食的膳房;负责起跸礼仪的教坊司、太常寺等;以及其他勤杂人员。5、保卫人员:以领侍卫内大臣为首的禁卫部队,人数常在一两千人。6、民夫:皇帝出巡经常要雇佣大量民夫,尤其是乾隆在白洋淀水围期间,每次征调的向导、水手和纤夫等人数有两千人之多。
1558358dec2931409144d29f521a6e47185b41.png

      通过以上列举出的情况不难发现,皇帝出巡随行人员多达数千人,声势浩大。据清代《永宪录》记载:
      凡上巡幸。自亲王以下各衙门派随驾扈从官员。……随驾护军统领等统领兵马。照旗次序分队随行。凡乘舆经过之地。先鸿胪寺传谕。百里以内地方官率领本地乡绅士民接于十里之外。本地镇守满汉官军亦整齐队伍接于十里之外。分文东武西。驾至跪迎。送驾亦如之。一、四处行宫清代行宫,按照皇帝出巡路线,凡间隔六、七十里设置行宫一处,白洋淀四处行宫为水围所设置,间隔均为一、二十里,分作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15583537720c234d0f43b7abe5af5602d39973.jpg

      赵北口行宫赵北口行宫建于康熙八年或九年(《安新县志》记为康熙十五年),宫殿区占地12亩,御园区占地10亩,是白洋淀四处行宫里最大的一座,也是水围的起始点和大本营。行宫坐西向东,主体建筑朝向淀水一方,视野数十里。乾隆辛未,御书轩额曰‘湛持’,曰‘天水相与永’,又斋额曰‘渌浄’,又楼额曰‘怀清’,又联曰‘香阁结云瞻宝相,花台飞雨现金仙’。”为直隶省境内乾隆皇帝最喜爱的一处行宫。郭里口行宫建于康熙四十四年,位于郭里口村伸出湖面的地块上,占地面积约6亩。宫内有万岁宫3间、千岁宫3间、朝房5间,康熙题有“溪光映带”匾额。行宫西侧为“沛恩寺”,寺旁辟有停舟港湾,许多随从人员夜宿船上,古寺钟声,桅杆静月,别有一番情趣。端村行宫建于康熙四十七年,位于端村镇南,与赵北口行宫遥遥相对,故而其临水建筑为“湛对轩”。行宫三面环水,是淀区南部停泊点。宫内有万岁宫3间、游廊3间。殿后寝宫3间。千岁宫3间、西朝房3间、北朝房3间、茶房2间、万寿亭1座。澹对轩前有探入水中的方亭,名为“悦心亭”,并御题楹联为:“水会九流堪拟碧波浮范艇;荷开十里无劳魂梦到苏堤”。圈头行宫建于康熙四十至四十五年(《安新县志》记为乾隆十四年),位于圈头村东,被平阳淀、大麦淀等围绕。宫内有正殿5间、皇后宫3间、西朝房8间、南朝房5间。近湖建筑名“远碧斋”,临水设有码头。四处行宫从格局上看,构造大致相同,均由正殿、万岁宫、皇后宫、太后宫几处院落组成。正殿是皇帝处理公务、召见大臣、举行御前会议的场所。万岁宫、皇后宫、太后宫分别是皇帝、皇后和太后的专门居住场所。对于未成年的皇子可在行宫配室内安排居住,大多数皇子及皇亲贵胄均不能留宿在行宫内。行宫所设置的军机处、差办房、御膳房等都是工作人员的值班场所,并非居住场所,除按照既定的安排值班轮守外,均不允许逗留过夜。二、行营前边我们提到,皇帝出巡是一支数千人的庞大队伍,而只有皇帝等少数人可以在行宫内过夜。那么,如此规模庞大的随行人员将如何住宿呢?结论就是驻扎行营。皇帝出巡与军队行军大致相似,每到一处不仅要安营扎寨,而且要就地解决吃饭住宿问题。
155836b78077fcee69447dbb6eab38b9166dfd.png

      乾隆出巡搭建行营的场景水围行营分两类,一种较为固定,称之为“大营”;另一种属于临时搭建,只容短暂休整,称之为“尖营”。
白洋淀四座水围行宫,早在乾隆十四年修葺之初,就建立了两座大营,一是端村行宫北侧的马村大营,二是赵北口行宫北侧的十里铺大营。出于经常驻跸的需要,十里铺大营还建造了固定的营房。据《清实录》记载:乾隆十七年,“兵部议准、直隶总督方观承、疏请涿州、新城、赵北口、等处行宫。添设弁兵。建给营房。从之”。固定的大营主要供皇亲贵胄、随扈王公大臣、以及禁卫部队住宿使用。除固定的大营外,皇亲的亲随人员、品级较低的官员、值班的守卫等,需要在尖营里过夜。尖营须环绕在行宫周边安置,或在水上,或在岸上;水上则借用船只、岸上则搭建帐篷。乾隆三十五年,乾隆东巡驻跸赵北口时,曾写诗记录了水上尖营的景象:水营顺流兼顺风,到营未日中。不必登陆岸,居然似渚宫。寢兴原宿昔,天水接长空。堤畔尤宜望,青青春麦芃。
155836c376b9f1ad4b45ebac2f6cb3d89fd465.png

      乾隆驻跸时的水上船只乾隆出巡整体的住宿条件还是比较紧张的,扎营的规模和随行人员的数量都在事先有所安排。一旦遇有外藩使节或者外省重臣前来朝见,还需要临时准备帐篷,甚至要奏请皇帝批准。乾隆四十五年,乾隆南巡时回銮,西藏班禅六世派遣使者在赵北口行宫迎驾,领侍卫大臣福隆安奏请为班禅使者安排住宿。福隆安奏班禅所派之使已抵赵北口等情折乾隆四十五年五月初一日领侍卫内大臣尚书忠勇公臣福隆安等谨奏:率班禅额尔德尼之使于五月初三日抵达赵北口附近地方,初四日率彼等在路边候驾觐见请安之处,业经遵旨札饬率使前来之笔帖式富善泰。兹据富善泰报称,于五月初一日率使抵达赵北口。富善泰并未遵旨而行,提前抵达赵北口,诚属庸思不懂事体,请将笔帖式富善泰交部查议外,惟来使今日已抵赵北口,相应即派乾清门侍卫佛尔庆额赶往赵北口照料。佛尔庆额抵达赵北口后,或即率使来迎圣驾觐见,或在彼处留候仍于初四日率使在赵北口觐见之处,俟奉谕旨,钦遵施。再,来使所住蒙古包帐房及一应用项,臣等即刻办理,先行运往赵北口,以备使用。为此谨类请旨。
1558365fc2545018464465ba6f72e04946f490.png

      另外,在驻跸所在地迎候的地方督抚州县官员既不能入住大营,亦不能入住行宫周围的尖营,则需要在近村的旅社或农户人家赁屋居住。因为赵北口行宫驻跸频繁,有些地方官员为了居住方便,纷纷在赵北口村中买房置产,逐渐形成了东西两条胡同,旧称为“官过道”。(待续)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