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370|回复: 0

水乡的秋天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310

主题

0

回帖

135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356
发表于 2017-11-10 11: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河南焦作
     古人笔下的秋,萧瑟、冷落,让人有凄凉之感。诗圣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充满悲苦与无奈;欧阳文忠公的“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其为声也,凄凄切切”,给人以草木无情,摧败零落的感觉。至于“惨结秋阳,凄望眼,行雁几行。望万物凋敝,欲断肠”,更是把秋写得凄凄惨惨戚戚。有这样多的悲秋者,大概他们是以获利而喜,以己之挫败失意而悲吧!

       在白洋淀水乡人眼里,秋天是金秋,是丰收的季节。入秋,淀水明彻、清丽,淀上消弭了夏日的嘈杂、喧闹,是天高云淡气候爽的景象。随着芦苇成熟,满淀金黄色,放眼望,如宝石般的淀泊犹如镶嵌上一道道黄金。微微秋风中,芦苇好像一位仕女,恬静优雅地坐在水边,等待把收获送给水乡人。

      苇黄了,水乡男人就买来长长的竹杆,按好大镰,磨光磨快,准备收获芦苇。“霜降套苇,立冬打苇”,这是淀上传统生产模式。芦花飘絮苇叶黄时,套苇船悠悠到田间,去套洼场地的苇。这里水深三二尺,苇长得更加挺直高大。一人把长柄镰刀伸入水底,从根部套下苇,另一人把套下的苇绾成把,放在搭好架的船上。太阳偏西后,苇就套满船,套苇人回村把苇卸在村边。苇直得像一支支箭,淡绿色的苇杆闪闪发亮,还散发着芦苇特有的缕缕清香。村里人看了,乐在心头,升起一股股欣喜。

洼场地的苇收获以后,就开始打高地上的苇了。人们在地里挥动镰刀,一铺铺刈下芦苇,捆好,装傍载回家中,村边慢慢形成一个巨大的苇垛一一孙犁曾说,白洋淀收获的苇垛起来像长城。

男人把芦苇打来,村里村外成了苇的世界,给水乡人带来过好日子的希望。女人望着高大、直挺、白漂的芦苇,喜悦油然而生。在自家的芦苇旁,算计着哪些苇打箔?哪些苇织席?哪些苇编篓?看着这么好的苇,来年的好日子仿佛就在眼前。想到这些天男人收获芦苇的辛劳,女人就在厨房里多做俩菜,算是为男人“加钢”。

在这收获的季节,也是喜兴的季节。天不冷不热,水乡人常在此期间为年轻人举办婚礼。芦苇成熟了,预示着人长大也该成家立业了。淀里秋日结婚的习俗,体现着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结婚时新娘盼望的“三转一响”早就不在话下。水乡的交通越来越便利,除了船舶,淀里修起的水泥路使水庄能连接各地。彩礼也与时俱进,结婚彩礼中,不乏要上辆轿车。这与其说是便利,莫若说是美好生活的体现。婚事中的送亲,不再是一只只六舱船,而是长长的如巨龙般的车队。送亲的车队行驶在淀中,两边的芦苇迎着秋风发出瑟瑟声,车上沒有人感到秋色惨淡,沒有人感到草木无情,摧败凋敝,他们的兴致,他们的豪情都投向新郎新娘的幸福,投向婚礼的热烈,投向新郎家待人的盛情。

美好的秋天,也是弘扬传统美德,让亲人得以团聚的日孑。初秋有中元节,秋末有寒衣节,这是两个传统的祭祀节日。这两天,淀上船来船往如穿梭,多是回娘家祭祀故去父母的嫁女。水乡人遵循古人“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的教诲,这天即使风急浪高,也阻遏不了坟茔上的虔敬祭祀。祭祀先人后回到家中,都有一种行孝后心灵的轻松感,满足感。此时,大家团聚在融融的氛围中,有说不完的话语,有道不尽的亲情,更有丰盛的佳肴作为团聚宴。之后细想,人们常常感戴古人一一立下这些祭祀日,一是承续了中华民族的孝道,二是让亲人多了一个个团聚的日子。

中秋节,这更是万家团聚的日子。“花飘清香蜂蝶闹,月逢十足海天宽。”在中秋夜,亲人团聚,葡萄美酒夜光杯,你说像不像仙境?这哪像古人说的,秋天凄凄惨惨戚戚?

水乡有童谣:“年盼中秋月盼半,星期就盼礼拜三。”过年,对一个孩童来说,这是最欢快的节日,一到秋天,他们就盼着过年,数了一天又一天,数了一月又一月。新结婚的小两口也盘算着第一次拜年,穿什么式样的衣服?拿什么礼物?准备多少钱应对小舅子小姨子们的嬉闹?想到此,沉浸在新婚甜密中的新郎更勤快了,那怕工作加班加点也要挣足钱,好去风风光光地第一次登丈母娘家的门。

………………………………

啊,秋天!古人常悲秋,白洋淀人却喜秋,因为秋天不仅是丰收的季节,也是喜兴的季节,是亲人团聚的季节,更是大人小孩都充满甜蜜希望的季节。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