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
肚子在提醒我们注意时间,不能久留,带着满足我们奔向下一个目标站——期待已久的鄚州古城和名播天下的药王庙。一路上柏油路干净整洁,没开导航,在一个三叉路口不得不打听道儿。路人指点,一个方向沿千里堤可到圈头,相反的方向可达鄚州,我们依指向东奔鄚州方向。对于鄚州我最早的认知是从评书艺人嘴中得知的,比如古时大侠黄天霸、绿林豪杰窦尔墩等英雄形象,还有一句口口相传的“天下大庙数鄚州”。想来鄚州城在老年间一定是方原地面上网红般的存在,今天它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果然鄚州城没有让我们失望。由于路不熟我们很是往返踯躅了一番,董老师一声“慢”,让我们不约而同地向车左侧看过去,在树木和大片玉米地的绿色掩映中出现一段长长而高大的“土堆”。
我们抵挡不住好奇心,掉转车头直奔其下。来到近前,“土堆”显得愈加高大,甚至有一种巍峨的气势。荒草中直立着一块标识牌,上面的内容是:任丘市文物保护单位“鄚州古城遗址”。旁边还立有一个遗址简介:“鄚州古城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原有东、南、西城门3座…….南北长1200米,东西宽1000米……”。
通过这个简介,得知这是一段修建于南北朝时期古鄚州城的北城墙。眼前,残旧的古城墙垂老高大的身躯布满孔洞,伫立于一片欣欣向荣的大田里,很象在无声述说着鄚州古城遥远的曾经。地处北地的它在遥远的年代曾否历经战火杀戮的浩劫,不禁让人抚今追昔。对于一城三门着实让人想不通,大家不禁推想起来,也许北城外曾是一片汪洋,没有必要留门,也许是因为防御的需要,总之这是一座地道的“奇城”。
另三个门在哪里?我们很是期待,边走边打听,路人介绍说:东西城墙已不存在,南城门还保留着。我们依指折向南,寻访南城门。经过长长的街道,南城门终于现身于街的尽头。它没有想象中高大,由青砖砌成,拱形的门洞,内两侧有上城的台阶,可能因保护或安全原因被铁栅栏封死了,城门上端悬有一块白石,但字迹已经模糊,估计应该是鄚州城古名吧!无论如何城门给人一种精致的感觉,今天看来,当年作为一方重镇的风彩依然未减,与曾经生活在这里的黄天霸、窦尔墎英名齐播海内,为燕赵大地再添慷慨。
十
抛下一番对往昔的感慨,我们开始寻迹药王庙,在路人的指点下,我们折路往回行,找到大庙时我们发现来时曾与它失之交臂。庙座北向南,山门就很大,也比较典型,门右是售票点,30元一张,买票的只有我们三人,并没有其他游人,看来是进庙观光的淡季。向里走并没看到检票的工作人员,高大的门洞里爽风阵阵,过了山门是一个阔大的院落,右手的说明牌,让我们不禁驻足举首。
这是“鄚州大庙简介”,从内容中得知:庙始建元代……原叫扁鹊祠元达鲁花赤野仙乞实迷儿进义建……届时香客涌动,商贾云集,逶迤十里长街,芦棚蔽日,人群摩肩接踵,挥汗如雨,呵气成云,故有“鄚州货全、北京人全”,“天下大庙数鄚州”之说。后因香火过盛几经焚烧,几度重修……。
从文中可以看出,大庙几经被毁几经重建,历朝皇帝对它都很重视,在民国时一位县长对庙的再次重建贡献颇巨。从中不难看出它曾长时间形胜一方,继续往里走,在最北的正殿东侧有一个碑亭,内有两通高大的石碑,辨其文为“敕重修鄚州药王庙碑”落款为“大明万历二十一年岁次癸已仲冬 吉旦立”碑体高大尽显皇家气度。由于年代远,题刻字迹不清,现为整修后的样子。
再向里走,转向殿后,来到大庙的最北端。北墙下,一个圆拱的坟丘赫然在目,前有一通石碑,上刻内容为“药王墓誌铭”,从其中的记述中可知这是扁鹊墓,碑中盛赞扁鹊“活人济世、伟德丰功、九州仰止、万古长馨”。按建筑顺序,这里应该是菲页了,第二页是正殿“扁鹊祠”,殿中立有扁鹊高大的塑像,两侧八组塑像逐一介绍了医祖的医德、医术、医论。这里应该是整个庙的主殿了,很显然此庙将扁鹊奉为主祀。从主殿出来东西配殿都是合祀殿,按时代每殿祀享3-5人不等,均为历朝历代的名医巨匠,时跨自古及清,有王叔和、张仲景、雷太乙、淳于意、皇甫谧、华佗、孙思邈等等,他们不但名著一时,且对中医药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圈游览下来,似乎有点明白大庙为什么会受到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了,其实这就是一部完整的中医药学的发展史。在大庙的东南侧,有一片茂盛的树木偏居一隅,下有一木牌记述了树木的栽植者,原来是中国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们参谒大庙时留下的纪念树。看来,中医医脉并没有中断,它仍将继往开来,发扬光大,贡献世人。我把大庙比作中华文化的一个侧影,在继承传统医学上它在用传统的方式发挥着重要作用。(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