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4064|回复: 0

苍凉的交河故城 绝美的都市遗迹(10P)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87

主题

0

回帖

28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85
发表于 2018-1-9 10: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

1568378570248716065.jpg

  在保利2007春季拍卖会上,当代艺术大师吴冠中的一幅彩墨画《交河故城》以4070万天价刷新了大陆当代艺术家国画拍卖的最高纪录。这幅画和它的姐妹篇《高昌遗址》所描绘的两座古城,立即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交河、高昌,这两座相隔不远的古城,在西域的广袤沙漠里相依相伴,共同走过了两千年的时光。交河故城,当地人称“雅尔和图”意为“崖儿城”,位于吐鲁番以西约13公里的雅尔乃孜沟中。最早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汉书·西域传》称:“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城”,是该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其建筑年代早于秦汉,毁于14世纪前半叶元代的战火。该城经过2000多年风风雨雨的考验,至今城内的官署、寺院、佛塔、坊曲、街道等建筑物保存较好,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073425270720591876.jpg

3081588045045201242.jpg

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以西13公里的一座30米高的岛形台地上。因河水分流绕城下,故称交河,长约1650米,两端窄,中间最宽处约300米,呈柳叶形半岛。古城总面积47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遗迹36万平方米。城内建筑物大部分是唐代修建的,保留着宋代以前我国中原城市的建筑特点。吐鲁番的干旱少雨,使故城保存得非常完整,建筑全部由夯土版筑而成,形制布局则与唐代长安城相仿。城内市井、官署、佛寺、佛塔、街巷,以及作坊、民居、演兵场、藏兵壕、寺院佛龛中的泥菩萨都还可以找到。寺院占地5000平方米,有汲水井一口。佛塔群有佛塔101座。从空中俯视,交河故城像一片大柳叶。
1011902541291748287.jpg

2773372945547032122.jpg

交河文化

  交河故城曾出土不少文物,如唐代莲花瓦当、莲花经卷等。最近,考古工作者在故城保护性发掘中首次发现一座地下寺院和车师国贵族墓葬,并出土海珠,舍利子等一批珍贵文物。据史料记载,车师前国人口众多、领土广阔、兵力强盛。该国历来民族成分复杂,塞种、大月氏、乌孙向西迁移,匈奴由北向南侵入,都要在这东西方交通的十字路口停留,因此车师故地就成为多民族聚居的家园和多种文化交汇融合的舞台。自以交河为中心的车师前国归属汉朝以后,这里一度出现农牧业并举、经济繁荣的局面。反映在文化上,也呈现出多元并存的绚丽景象。公元450年,有过创建交河都城壮举和治国约700年历史的车师前国覆灭了。从此,一个活跃于战国时期、已进入农业文明阶段的民族也随之逐渐消失了;一个与塞人有千丝万缕联系而族属不清的民族,就这样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唐代诗人李颀的《古从军行》中,描绘了当年战争风云笼罩交河时的雄奇景观和悲壮情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忧怨多。”至公元14世纪,蒙古贵族海都等叛军经过多年的残酷战争,先后攻破高昌,交河,同时蒙古统治者还强迫当地居民放弃传统的佛教信仰改信伊斯兰教,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打击下,交河终于走完了它最后的生命历程。
3081588045045201557.jpg

2585629136081026127.jpg

建筑风格

  我们现在看到的交河故城是其鼎盛时期的规模,大体为唐代的遗存。其建筑风格与高昌不尽相同,令人骓以置信的是,交河故城建筑形式除了没有城墙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整座城市的大部分建筑物不论大小基本上是用“减地留墙”的方法,从高耸的台地表面向下挖出来的。寺院、官署、城门、民舍的墙体基本为生土墙,特别是街巷,狭长而幽深,像蜿蜒曲折的战壕。可以说,这座城市是一个庞大的古代雕塑,其建筑工之独特,不仅国内仅此一家,国外也罕见其例,体现出古代劳动者的聪敏才智和巨大的创造力。
2832201215679559569.jpg

故城布局

  交河故城的建筑布局主要由明显可见的三个部分组成:贯穿南北的一条长约350米、宽约10米的中心大道把居住区分为东、西两部分,大道北端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以它为中心构成北部的寺院区,这一区的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建筑多是长方形院落,院落门向着所临街巷。从每所院落的平面布置来看当为寺院,尢其是主室都有一个方土柱,应是神坛或塔柱;大道东区南部为大型民居区,建筑面积约78000平方米,北部为小型居民区,中部为官署区;大道西区除大部分为民居外,还分布有许多手工作坊。城中大道两旁皆是高厚的街墙,临街不设门窗。大体南北、东西向垂直交叉、纵横相连的街巷把36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分为若干小区,颇似中国内地古代城市的坊。全城象一个层层设防的大堡垒,人行墙外,像处在深沟之中,无法窥知城垣内情况,而在墙内,则可居高临下,控制内外动向,城中布防,也是极为严密的。由于城建在30米高的悬崖上,不用筑城垣,城门亦非正式建筑。南门,是古代运送军需粮草、大军出入的主要通道。南门地势险要,有“一人守隘,万夫莫向”的山崖,东门,巍然屹立在30米高的峭壁上,主要是为城内居民汲引河水的门户。

  大风吹来,黄土随风飘起,带走的都是文物,昔日城头的猎猎旌旗和佛寺墙壁上流淌的色彩就是这样被岁月的长风一掠而空,留下的只有一截又一截断墙,在大漠中兀立。史学家看交河故城,说不尽故国往事;画家看交河故城,历史的波涛已凝固在块面的起伏间,断垣残壁中更刻画着几千年的纵横线纹——这是吴冠中先生对于自己的作品《交河故城》所撰写的散文诗般的注释。

929430373098958063.jpg

  游客不多的时候,才是古城最安静而有气氛的时候。走在新修的栈道上,身旁是一动不动的古老的故事,你伸出手去想要摸索,却又被风沙石砾挡回,无法触及那太过久远的血肉和骨骼。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有诗一首:“曾到交河城,风土断人肠。塞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赤亭多飘风,鼓怒不可当。有时无人行,沙石乱飘扬。夜静天萧条,鬼哭夹道旁。地上多髑髅,皆是古战场。置酒高馆夕,边城月苍苍。军中宰肥羊,堂上罗羽觞。红泪金烛盘,娇歌艳新妆。望君仰青冥,短翮难可翔。苍然西郊道,握手何慨慷!”岑参已经把交河故城的那种苍凉与绝望表达到了极致,我不知再用何种描述来带你观望。这也许就是在看到残垣断圮时的失落与无奈,不用我多说,你已经能够感到。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