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142|回复: 0

《白洋淀故事》序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21

主题

0

回帖

7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73
发表于 2018-1-31 1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西运城
白洋淀故事》序


640.webp (1).jpg


宋忠臣老师的大作《白洋淀故事》即将正式出版,嘱以为序,我们深感荣幸,又不胜惶愧。长者有命不敢违,既蒙垂爱,就说说我们眼中的宋老师其人其文吧。

宋老师其人有“三大”——大能、大德与大和。


其人有大能。宋老师执教数十载,育桃李无数;宋老师写得一手好文章,讲述雄安民间历史风物,引人入胜;宋老师还撰得多副妙联,尤以嵌名联见长,构思精巧,自然浑成,广得各界朋友赞誉。

其人有大德。有句话说,人在四十岁后要对自己的容貌负责。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本来面容姣好,却因多年戚戚,性情乖僻,不能善待人与己,而带上几分凶相与戾气,坏了“天生丽质”;也有人原算不得漂亮,因半生坦荡,常怀善念,渐而“相由心生”,面容日益变得端庄祥和,增了几分福相与美丽。看得出,宋老师年青时就是美男子,而他平日里总是与人为善,热心公益,是朋友们心目中名副其实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所以观其面貌,满带慈祥,呈一派庄严福蔼之相,令人一见即心生敬近之意。


正因于此,其人有大和。对显贵或是黎庶,宋老师一视同仁,要说相待有薄厚,亦全看对方之德行。故而宋老师身边朋友众多,本县的,外县的,年长的,年少的,习文的,练武的,显赫的,平凡的,因为不施心机,大家和乐融融。平日闲谈中,宋老师不会因年轻人观点与其相左而忿忿,不会以权威自居而压制旁人意见,所以大家也不会噤若寒蝉,而是畅所欲言,平等研讨,皆有获益。所谓天和四时顺,地和五谷丰,人和百业旺,家和万事兴,宋老师身心康泰,家庭和美,实其宜哉。

宋老师其文亦有“三大”——大俗、大雅与大爱。

说“俗”,《白洋淀故事》里有太多的“俗”,这正是民间文学一个突出的特点。而在读过宋老师笔下的故事后,你会得出多几个字的评价——“俗”而不“鄙”。宋老师抛弃了民间故事中价值观陈旧、格调低下的内容,重视挖掘对人有教益的部分,用优美的笔触洗去民间文化中的糟粕,突出真善美的主题,让读者听了故事能有感悟,励志向善——用时髦话说,就是注重弘扬正能量。


说“雅”,宋老师笔下不乏其例。《白洋淀赋》《雄安赋》等诗词歌赋,无不展现出宋老师深厚的文字功力,直追班马风骚。“雄安之雄,贵在人杰地灵。荆轲仗剑,于此辞行,未竟屠龙之志,长留慷慨遗风;五代后周,国主柴荣,御驾亲征伐辽,边关建霸置雄。”这般辞句,每每令人读来不禁击节叹赏。


细品宋老师笔下文字,无论雅俗,都包蕴着一份大爱,那就是对雄安这方热土、家乡历史风物的深挚情感。写历史,歌颂雄州疆吏保国安民之举;讲传闻,遍数白洋淀畔“五虎会”;叙风物,苇莺、蒲棒、益母草,水乡物产一一道来;雄安民间捕鱼百技、饮食文化,也被宋老师讲述得一清二楚。试想,如果没有对雄安风土的一片深情,怎会那般细致观察、广泛搜求?更不要说形成这些带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字了。


可以说,宋老师给我们这些年轻人作出了示范,以其言行引领我们立德益能,善待世界,爱文字,爱家乡,为传承、发展雄安历史文化而努力。

我们愿随宋老师一起,继续前行。

640.webp (2).jpg


王旭龙  郭亚军


丁酉冬月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