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
- 打卡总天数:1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50
- 最近打卡:2024-10-10 21:21:39
金牌会员
- 积分
- 1595
|
改进白洋淀游客出行体验的一点想法
4月16日白洋淀旅游重启营业,从这开张第一天的游客量来看,明显受到了安新区">雄安新区的加持,人流如织,车船繁忙。开了个好局。我从停车场到码头走了一个圈,觉得应该在交通方面多做一些更便利游客的事儿。
游客中心停车场的旅游快线,每人10元,一站直达,很快捷。但是主要是针对自驾游来说,对于散客来说还不太便利。同时,安新本地人休闲一般想去码头附近休闲,公交也没有提供足够的条件,激活不了人们绿色出行的意识。为此,我觉得应该做以下调整:
一、安新县城602应该将“自然资源局”这一站点往西边路口处调整一下,改设为“安新县客运站”站点,便利自由行的人们尤其是保定、石家庄等从西南边过来的人来白洋淀参观旅游。并在安新中学站与雄安未来城市创新中心站之间旅游路与崇文大街交叉口处的崇文大街上增设“白洋淀景区西”站。
二、K13路应该将“白洋淀景区”站位置调整到与602站增设的站点重合,便于无缝接合。站点名称和602一样,叫“白洋淀景区西”站。
很有一些游客坐着K13,到“白洋淀景区”站下了车,一问才知道,离码头还有五里地,不免大摇其头。为啥要让人带着失望对白洋淀产生的第一印象就不好呢?同时,在k13路的车辆上醒目位置也要提示人们如果换乘去码头,这样更贴心一些。
三、602终点调整方案。第一个是延伸到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便利县城或者是从保定方向过来的人们的这个旅游休闲需求。另外一个方案是,602延伸到大堤上的长廊附近。这两个方案都可以在大堤上增设“白洋淀景区大堤站”,分别相对照顾到去长廊和码头的游客。无论哪一种方案,都要求在终点站处设置车辆掉头处,游客服务中心那里不难解决,相对困难一点的是长廊,那里的道路相对较窄一些。但一方面可以扩建一下终点处的道路,另一方面,在近期,公交可临时空驰到相对空旷的路段再掉头。只要想,办法一定比困难多。
长廊作为具有一定纪念意义的休闲地,倍受本地游客和外地游客的欢迎,许多人到白洋淀来,就想到长廊转转看看。长廊和码头周边也历来是本地游客休闲的重要场地,公共交通应该响应人们的这种出行需求,激发人们的绿色出行乘坐公交意识,602调整线路后就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而且,一旦602线路设计合理,相应乘坐人数会大幅上升,甚至成为热门线路。
现在602的旅游东路站点基本是个鸡肋式的存在。下车的地方东南两侧都是之前的遗留建筑,还有个所谓的公共卫生间,一看,废弃了,问怎么往景区走,还要往回走,绕来绕去,多走三里地。
四、同时,安新客运站应该在出站口明示602、K13的站点距离和行走路线。
只有从游客需求出发,满足需求,培养需求,白洋淀的旅游才能满足不同游客不同的旅游需求,同时,也激活了公交市场,促进了绿色出行。近来,老有人说安新县城公交乘坐人少,我觉得这里面也有线路设计和人们的出行意愿偏差太大的原因。如果602路能够延伸到码头或大堤长廊,就将成为安新县城的休闲路线,乘坐的人会大为增加。再加上k13路,也会使容城及其他组团的人们将其做为休闲线路。还能看到没有多少人坐的现象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