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2852|回复: 0

连载29【白洋淀草根文学】问咱老家在何处(2016.12.12)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145

主题

0

回帖

77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78
发表于 2016-2-29 18: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汕头
640.webp (1).jpg
白洋淀还没用上打夯机的年代,不管是打堤还是建房,都是众人抬石夯砸实地基。打夯时,为了用力齐和缓解疲劳,专有“号工”喊号子。有一首夯歌,唱得是祖先们迁居白洋淀的往事。只听那老号工唱道:

问咱老家在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

大槐树下老鹳窝。

传承已久的歌词印证了人们口口相传的说法:白洋淀人的祖先,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


640.webp (2).jpg
白洋淀雄县境内的“宋辽古战道”

白洋淀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北宋时期,宋辽两国以大清河至海河一线为界。为抗御辽兵进犯,宋朝在这一带设有“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等三个关口。至今,还盛传着杨六郎把守“三关口”的故事。其时,六宅使何承矩也曾在白洋淀广为屯兵,营造“塘泺防线”,设立寨、营、垒、堡、口,这就是白洋淀许多村庄名称的由来。比如马家寨、小王营、垒头、马堡、同口等等。

640.webp (3).jpg

元末明初的一三五一年,黄河溃堤冲垮了山东的盐场,国库收入锐减。元统治者强令汴梁、大名等十三路民工疏浚河道,挖出了一个独眼石人。石人的后背刻着两行字: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人们把这看作是“天之谶(chen)语”,方国珍借机起义,白莲教也随后举事,起义军鼓角连营。元政府征调官军与义军展开生死相搏,地方武装也趁机纷纷起事,多股势力相互残杀“拔其地,屠其城”,战乱频仍。放牛娃、贫僧出身的朱元璋,趁此时机出兵江淮,收复河南,北定京都,追逼元朝皇帝出亡大漠以北。乞丐出身的大将胡大海,由于从军以前曾经四处流浪讨饭,到处遭到白眼、歧视、侮辱,对所有人都怀着仇视和报复心理。取得“开国之勋”以后,向朱元璋要求复仇,朱元璋只允诺他杀“一箭之地”。胡大海满腹怨气,挽弓搭箭,一箭射在飞行的鸿雁身上。由于未中要害,那大雁带箭而飞,从河南飞到河北,从河北飞到山东。胡大海以“一箭之地”为口实,逢人就杀,平民百姓也“伤损十之八九”。还有自然灾害,白洋淀连年大水“漂没田庐无数,死亡百姓无数,城镇村庄尽为废墟。禾不入土,人相食。”

640.jpg

战乱和天灾没有波及到三晋大地,这里却是“日月升恒,风调雨顺”。据明洪武十四年的统计,河北人口为189.3万人,河南人口为189.1万人,而山西403.4万人,比河北、河南两省人口之和还多。朱元璋面对破碎的山河发出慨叹:“今丧乱之后,茫茫草莽,人员稀少,辟田野,增户口,此为当前之急务。”户部中郎刘九皋献策:“山西之民,自入周朝,生齿日繁,宜令分丁徙居宽闲之地,开种田亩。”此策正中朱元璋下怀,颁旨急办,大移民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明朝初年,从太祖朱元璋洪武到成祖朱棣永乐年间,将近五十年里,共组织移民十八次。移民条律中规定: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可全家迁移,不可多留户口。对移来之民,计民授田,人均荒地十七亩,三年免征税赋。

640.webp (4).jpg
洪洞县

那山西洪洞县,乃临汾所辖,旧称平阳。据《山西通志》记载:洪洞,人称“水包座子莲花城”,是“圣贤之渊薮,帝王之旧都”有“天下第一都”的称谓。国人所称“炎黄子孙”中的黄帝,就出生在该地的公孙堡村。如此驰誉的地方,人民生活一定不错,即使生活贫困,谁又愿意离乡背井呢?“鸟恋旧林,鱼思故渊。狗记八百里,猫认三千途。马识归来道,狐死必首丘”。这些话都是中华民族以物喻人的俗谚,做好移民的思想工作谈何容易?传说,官府最初移民时,以“民不可与之虑始,可与乐成”的理论为借口,设下了一个骗局:通知已在迁民之数的人员,必须在约定的时间,在女娲庙的大槐树下集合。可要求重新签发凭照,缓期一年移民。躲过一时算一时,大家争先恐后来到大槐树下,生怕错过了重新签证的时机。不料来到这里却被官兵封锁,青少年戴铐上枷,一家一户根绳相串,被强行押上了迁徙的路途。


640.webp (5).jpg
迁徙之民一步一回头,先是看不见了家乡房上的灶筒,又渐渐望不见了大槐树之上的老鹳窝,逐步心灰意冷。迁民的队伍不是同归一处,每到叉路口分流时,同村的、同姓的、同宗的都抱头相哭,洒泪而别。有的还怀一线重逢的企盼,做出种种记号和约定:迁往山东曹县的刘氏族谱里,记载着迁民祖先中有“独耳”爷爷。就是族人分别时,忍痛割下一只耳朵,以便将来能够相认。迁往河南的牛氏,分别时把一口铁锅打碎,每一个分支保存一块锅片为记,直到现在,牛姓人相聚叙宗时必问:“什么牛?”答曰:“打锅牛!”双方立时两眼泪汪汪地相拥同喊:“都是打锅牛,五百年前是一家!”为了便于管理,分到一方的移民,家族不可过大。同宗同姓的移民,就假称不是一家,像“马、冯”,“周、单”等,就是暗中统一了口径,更改了姓氏,其实本来都是同宗。分到白洋淀的移民,则将小脚趾劈为两半,成为世代遗传的纪念。


640.webp (6).jpg
迁徙途中,有人憋得慌,想拉屎、尿尿,可是手被铐着、捆着,解不了裤带抽不了腰。就向押送的官军要求:“军爷,行个方便,解开手,我要尿尿。”反复这么说,后来就简略了,变成:“方便方便”,“解手”!直到如今,“方便”、“解手”成了拉屎、尿尿的代名词。

到达了目的地之后,也没有“免费的午餐”。移民们一边开垦着分得的荒地,还得有计划地给当地有钱人家去打短工,挣来工钱买米、面糊口,以度过从耕种到收获的过渡期。移民们在劳动力市场上被人雇用了,称作“下了市”。下了市的人们,所做的活儿有轻有重,待遇也有优有劣。大家见面会关切地相互问询:“干什么去?”民以食为天,有吃的才能保存生命,这是人们关心的头等大事。所以见了面先问:“吃了吗?”这最为原始的问候,也一直保持到如今。

640.webp (7).jpg
白洋淀“抬田地”

从山西洪洞那“水包座子莲花城”的称谓来看,那里有水,有荷花,与白洋淀的自然环境是基本相同的。从洪洞县丁村遗址,曾发掘出一米长的青鱼、鲤鱼脊椎骨,还有脸盆大的蚌壳,也和白洋淀的水产品相同。把这些既会农耕又通渔猎的移民分配到白洋淀,也足见当时官府的良苦用心。移民按照官府的要求,有的入村,有的建村。在自家分得的水荒地上,挖河抬田。田抬高了能种庄稼,河挖成了方便交通。水有鱼虾、泽有鸟禽,能渔则渔、能猎则猎。大家用精神和毅力与命运抗争,用辛勤和汗水建设着家园。看那大河两旁的园田,谁家户大人多,抬起的田就面积大,地势高。相反,人口少又老幼不齐,田园也就面积小,地势低。由于白洋淀水广人稀,官方还把那柴草地、汕地指划给大户作为公用。像“辛家地”、“马家洼子”、“邓家坑”、“车家合户”这些沿用至今的地名,都叙说着当年人们的生活情景。公用地由各家族的族长掌管,产出主要用来公用。首先是上坟祭祖,用公共收入买鞭炮、纸钱、祭品,每年春节,清明节,由族长率领本族所有男人祭奠祖先,撤下来的祭品按男性人数均分。清明节祭祖完毕,用本年度的余款合族吃“清明会”。要是钱多,家宴就丰盛,开“八八(八碟八碗)大席”。如果钱少,则吃一顿“馒头、杂烩”了事。


640.webp (8).jpg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从‘水包座子莲花城’迁来的白洋淀人,至今还保持着原来的一些生活习惯:单从吃鱼的习惯来说:大多数的人不喜欢吃鲶鱼。认为鲶鱼喜食腐烂之物,甚至吃死人尸体。也不喜欢吃元鱼,因为它们“长于紫泥,眼如秤星,五官局促,丑陋之状令人厌恶”。不料现在,“红烧鲶鱼”、“鲶鱼炖豆腐”、“爆炒元鱼”、“清蒸元鱼”已经成为招待贵宾的宴上佳肴了。还有,白洋淀人从来不吃自己跳上船的鱼。不知是宣示“刚勇的拳师不打倒地拳手”的豪迈呢,还是对“自我献身精神”的抚慰,总是把自跳上船的鱼用双手捧起来,乐呵呵地欣赏一番,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入水中,放他一条生路。

反映白洋淀移民情结的那首夯歌,结尾几句是:

举目鹳窝今何在?

座叙桑梓骈甲情。

谁是古槐底下人?

双足小趾验甲形。

夯歌是这样唱,人们口口相传也是这样说。只是随着年代的远去,往事也就渐渐地变成故事了。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