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604|回复: 0

白洋淀:唱响属于自己的“曲子”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330

主题

0

回帖

1484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484
发表于 2019-2-21 1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西
白洋淀:唱响属于自己的“曲子”

2019年2月20日下午,在白洋淀文化广场礼堂,由安新县文广新局组织的“2019年春节戏曲调演”活动接近尾声时,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引来了观众阵阵发自内心的喝彩。

这场演出由安新县龙化乡南佛堂村村民自发组织、编排、出演,演员们都是来自南佛堂村的农民。演员们不但表演了极具白洋淀风格的“赶驴儿”、“太平车”、“跑旱船”、“鞑子摔跤”、“张老背张婆”、“清官轿”“王八逗蛤蜊”等民间艺术形式,还给观众带来了龙化乡独有的、接近失传的民间小调——“曲子”,给在场观众送上不一样的艺术享受。

在白洋淀地区,“曲子”是龙化乡独有的民间艺术形式,经专家考证,曲子就是最早的河北民歌,是河北民歌的活化石。土生土长的曲子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寓教于乐,极富艺术性、知识性。

河北省作协会员、高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新民在他的散文《家乡的歌——曲子》中描述:

“曲子是家乡的歌,多亲乡土唱乡音。曲子用方言演唱,里面有不少本地的土语。曲子没有伴奏,没有曲谱,就连简单的工尺谱也没有。唱词也没有文字记录,学唱曲子全靠口耳相传。村子里的音乐会叫“玩意儿班”,没有会长,没有固定的会员。由于曲子喜闻乐见,深受村民喜每到冬闲时节,就会有人召集学唱。学唱也不拜师,都是乡亲称呼,没事就来,有事就走,随意自由。屋外大雪纷飞,热炕头上一坐,拍着大腿打节拍,你教我学唱起来。元宵节傍晚大鼓响,人们就会自动去化妆演出。平日里下地劳动,老艺人也会不由自主地哼起来,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曲子是家乡的歌,内容丰富曲目多。据老代人说,至少有百余首,主要是歌唱民间百姓的劳动、生活和爱情等方面的内容,也有祈盼和平、反对战争的,充分体现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经专家考证发现,曲子和民歌有很多相似之处,同属于口头流传的民间歌曲,也不知作者姓名。曲子中的《放风筝》《小放牛》《茉莉花》、《丢戒指》等是公认的河北民歌,只是有的曲与现在流行的民歌略有不同。省里来的音乐专人为曲子是河北民歌的活化石名副其实。演唱曲子,普天之下,仅此一处。能保留到今天,非常不易。”

雄安新区成立后,2018年4月,原属高阳县的龙化乡划归雄安新区。年过七旬的陈新民和年近花甲的陈向明等人认识到随着新区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发扬光大,于是开始对龙化乡南佛堂村古老的“曲子”进行抢救性地挖掘、整理工作。陈向明、陈新民多方奔走,广泛收集资料,请年迈的老艺人传艺给新人。在排练节目时,他们自筹资金购置服装器材,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他们的行动,得到了安新县文广新局、安新作家协会的大力支持。

“曲子”流传多年,由于历史原因已经接近失传,经过努力,现在挖掘整理到能够演出的曲目有《耍钱》、《十二重楼》、《探妹》、《王大娘探病》等几十个曲目,在《十二棵树开花》中,不但唱出了十二种树木,开花时不同的景色,而且每棵树后面还有一个典故,如:“白猿献桃”、“王祥卧冰”、“孙二娘开店”、“秦雪梅吊孝”等等,既有娱乐性又有知识性。



农历猪年正月十六,南佛堂村民精心排练的多种民俗节目在白洋淀文化广场礼堂公演,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演出结束后,陈新民、陈向明和所有演员们笑逐颜开,脸上荡漾着孩子般幸福的笑容,因为他们的努力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文字:刘卫宁

摄影:张  彬

视频:安新在线

演出瞬间:

640 (7).jpg



【附】陈新民散文:



家乡的歌——曲子

陈新民

人常说:“美不美,家乡水。”我说:“我的家乡水美,歌也美。”

我的家乡龙化乡南佛堂村,过去每年元宵节都要放灯,还要沿街行进演出,敲大鼓、跑旱船、跑竹马、拉太平车、张老背张婆、鞑子摔跤等等,项目颇多,老百姓叫“闹玩意儿”。放灯的人有的拿着纸糊的莲花灯,有的打着灯笼,更多的人拿着一种非常简易的“灯”:把麻杆剁成节,再劈成小条条,头上绑上棉花套子,蘸上黑油,点燃就成了“灯”。走到乡亲家的门口,把“灯”放在大门两侧,家里的人放鞭炮,表示欢迎,共度良宵佳节。

演出队伍里还有一支男扮女装的歌唱队伍,身着华丽的服饰,手拿彩色的手绢或扇子,边舞边唱,舞姿优美,歌声响亮,老百姓叫唱曲子。新中国建立后,一些女青年也开始学唱,实现了男女一起演唱。

每年这时,虽冰天雪地,十里八乡的人也都来观赏,大街上灯火通明,月光、灯光、雪光交相辉映,鼓声、人声、歌声直冲云天,热闹非常。只要看过一次,一定会终生难忘。

曲子是家乡的歌,形式很土气。曲子用方言演唱,里面有不少本地的土语。曲子没有作者,没有伴奏,没有曲谱,就连简单的工尺谱也没有,学唱曲子全靠口传心受。村子里的音乐会没有会长,没有固定的会员。由于曲子深受村民喜欢,喜闻乐见,每到冬闲时节,就会有人召集学唱。学唱也不拜师,没事就来,有事就走,随意自由。屋外大雪纷飞,热炕头上一坐,拍着大腿当节拍,你教我学唱起来。元宵节傍晚大鼓一响,人们就会自动去化装演出。

曲子是家乡的歌,内容很丰富。据老一代人说,至少有百十首,主要是歌唱民间百姓的劳动、生活和爱情等方面的内容,也有祈盼和平、反对战争的,充分体现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曲子是家乡的歌,内容很文雅。一首《曲子》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有的由多个故事组成,也有的简直就成了一个小型歌剧。曲子讲究韵律,对仗也较工整。通过这些故事,使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受到启发。只要你能听上一首曲子,一定会惊叹不已。

曲子是家乡的歌,历史很古老。曲子传唱了多少年,已经无人知晓。小时候见过我的爷爷唱《曲子》,老人家活到现在120岁,他从小就会唱曲子,说明至少一百多年前就有了。

用麻杆做成的简易的“灯”,与当地古老的取火方式有关联。过去没有火柴,火柴和煤油是从外国来的,火柴称为“洋火”,煤油称为“鬼子油”。人们需用火时,就用火镰击打火石,点燃火绒,然后用火绒点燃“大取大”(音)。“大取达”也是用麻杆做成的,和“灯”的做法一模一样,只是头上蘸的是“龙黄”(硫磺)。说明曲子是在火柴进入中国之前就有了。

唱曲子与“闹玩意儿”同时进行。鞑子摔跤在很多地方都有,但一般都称为“二鬼摔跤”。鞑子指的是元朝的统治者蒙古人,“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故事在冀中广泛流传,证明了先民对异族统治的愤恨与曾经的反抗。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北方的蒙古鞑靼南犯大明,高阳开始加固县城城墙,同时修建了龙化土城,作为高阳城的外围屏障。因此曲子的历史有可能追溯到明代。

经过专家考证发现,曲子和民歌有很多相似之处,同属于口头流传的民间歌曲,也不知作者姓名。曲子中的《放风筝》《小放牛》《茉莉花》《丢戒指》等是公认的河北民歌,只是有的曲调与现在流行的民歌略有不同。音乐专家认为曲子是河北民歌的活化石名副其实,能保留到今天,非常不易。

自古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孕育一方文化。据省里的音乐专家说,演唱曲子,普天之下,仅此一处。我想,曲子在名不见经传的南佛堂村产生和发展,一定与水土有关。地处潴龙河下游,北面是“水会九流”的白洋淀;村西是天水一色的马棚淀;村东有川流不息的潴龙河,自古就有水旱码头,为交通枢纽,河中桅杆林立,船只如梭;河岸货物堆积如山,茶肆酒务相连,进府(保定)下卫(天津)道路顺畅;潴龙河套土地肥沃,人称“金沙垄”,是著名的粮仓。先民们经历了天地间的日月轮回,也见证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佛堂的农村经济兼有农耕和水乡的双重特点,先民们不但会种粮种菜,也会捕鱼捉蟹,织席编篓,还会利用水上交通做生意。在外地人的眼里,这里物阜民丰,是鱼米之乡,是人间天堂,是他们心驰神往的地方,“到佛堂儿了”早已成为了幸福的代名词,也成了百里之内的口头禅,更使佛堂村声名远播。

佛堂村历史悠久,自古民风淳朴,崇文尚礼,学子众多,历史上仅陈氏就出现了多名贡生和文武秀才,清末民初还出现过留洋的学生,开文化风气之先。村子里的京剧团演出阵容整齐,文武带打,很有名气。许多村民能吟诗作赋,自编鼓词、戏曲,编几个民间小调就不足为奇了。

再者,民族文化相通相连,由于这里地理位置独特,人杰地灵,外地的民歌也必然顺水而来,与这里的民歌汇集融合。曲子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古老的曲子能传承至今,也充分证明了这一民间雅乐顽强的生命力,是人民创造了历史,人民创造了文化艺术。

然而沧海桑田,岁月无情,古老的马棚淀早已干涸,潴龙河也断流多年,家乡有土而无水,抗旱成了农业丰收的第一要务;曲子也不再传唱,老艺人大都离世,家乡的歌也很难再听到了。早年的情景不见了,我只好把“我的家乡水美,歌也美”藏在心底,祈盼着有一天美景再现。

人常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让人欣喜的是南佛堂划归了雄安新区,而且规划为湿地,潴龙河将会再起波澜,马棚淀蓝天碧水又将重现。抢救挖掘古老的《曲子》也迎来了新的机遇,政府扶持,专家支持,老艺人又焕发了青春,再展歌喉。在新的时代,在雄安新区的南大门,用翩翩的舞姿、美妙的曲子迎接四海宾朋,必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新区增色添彩。到那时,我一定会挺起胸脯,伸出大拇指,无比自豪地说:“我的家乡水美,歌更美。”

(陈新民,安新县龙化乡南佛堂村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高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