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585|回复: 0

【纪实】 一个抗战老兵的回忆(一)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310

主题

0

回帖

135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356
发表于 2017-8-16 21: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河南
  一个抗战老兵的回忆

640 (2).jpg


作者/宫纪斋

          编者按: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读完这篇口述文学形式的一个抗战老兵的回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朴实的语言,真实的记述,无不使人动容。让我们跟着作者的连载散文,随同老人的娓娓道来,一起回到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



一个抗战老兵的回忆




我的父亲是一本厚重的抗战史书,他是一个参加了抗日战争全过程的抗战老兵。在他身上,镌刻着我们中华民族奋斗崛起的历史印记,体现着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我的父亲与党同龄。1921年十月出生,1937年3月参军,同年8月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2月因伤退伍,从军五年里一直在部队机关当通讯员。父亲1942年3月伤愈回村后,即受党指派先后任村青会主任、游击组组长、青抗先队长、村长、武委会主任、民政主任等职。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发动群众,组织开展对敌斗争,在残酷的斗争中九死一生,为党为民为国做出了很大贡献。
父亲于2015年6月29日去世,享年虚95岁,党龄79年。是高阳县组织部在册党龄最长的老党员,是高阳县民政局在册参军最早的老复员军人。
父亲是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两块金质奖章的抗战老兵。
图片

今天,值此建军94周年,建党100周年纪念之际,请让我们翻开父亲的烽烟历史,来听听这个抗战老兵用他那质朴自然、带着家乡泥土气息和憨实风格的方言口语,娓娓道来的革命回忆吧!

              苦难的童年  参军入伍

我小时侯家里很穷。9岁以前我常住姥姥家,12岁跟着父亲逃荒流浪到北平当了两年童工,14岁在高阳做过小伙计。1936年初冬,我的父亲37岁病故,这之前,我大姐14岁做了童养媳,二姐、二弟、三弟都在几岁时连饿带病相继夭亡了,我们孤儿寡母在悲伤凄凉、饥寒交迫的苦海里挣扎。
“这日子可怎么熬哇!”我对娘说:“我得找个活路去!”。娘听了我的话没吱声,默默地流着泪看着我。我看得出娘早已经舍不得我再去流浪了,娘怕我一个穷孩子出门在外会有什么闪失。可娘又不忍心眼瞅着我和大兄弟这俩半大小子跟着她忍饥挨饿了,我深深地知道,在那么贫穷的家里,父母养活我们长大可真不容易。
1937年正月,一天,我找到本村同学杨洪祥家,去和他商量怎么去找个生路。我跟杨洪祥同岁,10岁那年在本村官学里同了半年学,我们俩在班里学习好,字也写得好。那时候杨洪祥家的日子过得好,而我家虽然有大姐婆婆家点接济,还是经常断顿。有时候杨洪祥见我饿得厉害了,就夹块饽饽去学堂给我吃。我们一块儿学,一块儿玩,是最要好最知心的朋友。后来我的家境更加艰难,我流浪在外求生好几年,而杨洪祥在旧城上完了高阳县第二高小。
那天,我对杨洪祥说:“敢情你能吃上饭,我家早又断了顿儿咧!怎么办哪?……”他看了我一会儿说:“你别说了,你说怎么着吧?”我说:“要不咱俩走吧,不行咱们就当兵去”。他说:“走就走,不过呢咱们得偷着走,不能叫家里人知道”。我说:“行,咱们往北走,走到哪儿算哪儿”。其实我知道北边有部队,去年我跟着大舅从北平回家过徐水时,就看见那儿有驻军,说是抗日的队伍。
说走就走,我们俩出了村,往北奔了龙化、教台、韩堡,傍晚到了同口。在同口村南头,碰见我们村嫁去的闺女王丫姑,她回家给拿来了一个玉米面饼子一张高粮面饼,我们吃了,在村边一家盛满干草的夹道里宿了一宿。
第二天傍晚,到了安肃(今徐水县)。见街上有穿灰军装的兵。一打听,说是吕正操带领的一个团,是抗日的国军。我们靠在墙根下蹲着,看了一会儿。见一个官模样的人在那儿过,他最低是个连长,因为他穿的军装跟当兵的不一样。我赶紧站起来对他说:“俺俩要当兵!”官站住了,看了我们一眼,说:“不要,你们这么点儿,还扛不动枪呢!”
杨洪祥说:“俺们非扛枪不行啊?俺们干别的不行啊?”
杨洪祥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头在地上划拉(写字)。
官说:“你认得字啊?”“我高小毕业我不认的字呀?”杨洪祥说。
“你呢?”,官看着我问。
“我也认得字,给他找个好事干,给我找个赖事干也行啊!”我急忙恳求说。
官说:“你叫什么?写写。”
我随手拾了块白瓦碴片儿,工工整整在地上写了“宫天才”三个字。
官说:“行了,跟着我走吧。”
我俩赶紧起来跟着他走。我边走边说:“俺俩这一天还没吃东西呢。”
官没吱声,把我们领到一个有钱人家的大院,里边满院子的兵正吃饭。
官说:“你们吃吧。”
我们吃的是杂合面捧子(捧子:把粗粮食面用水和软后,俩手捧起稍微一抖搂,往箅子上一蹲蒸熟的,上薄下厚半圆形的饽饽,是做得最快的人多的饭食。)咸菜条儿。当晚,我俩跟兵们好几十个人睡在一个坐东朝西的大车敞棚里,地上铺着干草(谷草)。
第二天,有人把杨洪祥叫走了,叫我原地等着。呆了两天,一个小官,领着我去了团部通讯大队,叫我当了通讯员。又到总务处领了一身军装和一条被子。被子一个角上缀着一根带子。军装是一身灰布棉衣,袄没号,一律二尺半大。一个三闪的灰棉布帽子,一双家做黑粗布鞋,一副灰粗布裹腿。不发袜子,一年四季都是穿单鞋,鞋帮上有两根带,在脚面上一系,泥里雪里踹也不掉鞋。从小苦惯了,也不觉冷,不觉难受。后来,还发了一个洋磁饭碗,碗底边上钻了个眼,从眼里穿条纳底子绳儿,行军时挂在腰上,把筷子掖在裹腿里。我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打着裹腿。
通讯大队当时大约有一连人,设置有武装通讯,通讯员带手枪,任务是侦察敌情;有前线通讯,任务是根据战时前线战况,火速传达上级指挥命令;有机关通讯,通讯员不出司令部,有马枪、手枪,但平时不带,任务是在各首长、机关部门间送信件。队长把我分到了机关通讯当了通讯员。
机关驻地有特务连负责保卫工作。
在徐水呆了几天。一天夜晚,通知我们随部队撤离,沿平汉路南下。当时,还没有日本鬼子,但沿途地方上有联庄会等土匪武装,白天我们不敢行军,都是趁天黑夜里急行军。
离开徐水约五六天,有一天上午,通讯大队长孙生华领着我在一个村子里给我入伍登记。登记的几项是:姓名、籍贯、年龄、出身、文化程度、入伍时间。我清楚地记得,我的“入伍时间”栏里写的是1937年3月。
这支队伍是五十三军六九一团,团长吕正操。吕正操当年三十多岁,大个子,瘦长脸,黑性子,五官英俊,骑着一匹宗红色白蹄子的大伊犁马,说话很有气派。通讯大队长孙生华,定县人,他也是个大个子,五大三粗,长得魁梧,对人和蔼可亲。时间不长,他就能叫上我的名字,喊我“小宫”。后来才知道,他是冀中军区政治部主任孙志远的叔,定县大王耨村人。
我们通讯大队有个大本子,登记着领导们的姓名、职务和临时住处。开始送文件时,我们都是走着去,看着百姓门上、墙上画的符号找领导和机关各部门的驻地;另外,如果有哪部门来了人或带来信件,要亲见某领导的,我们便去通报首长或转送信件。机关通讯员每人一个灰粗布做的大文件包,往脖子上一套斜跨在身上。
我在机关当通讯员,跟官们打交道,我熟知很多上级首长,往来在机关首长们的驻地。但当时自己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兵,在这些大官们面前,特别小心谨慎,严守纪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
我们从徐水一路南下,先到了定县没站住,又到了石家庄郊区,在那儿逗留了两个多月。热天了,我们换上了单衣,官兵们在此开会,唱歌,宣传抗日。行军休息或者跑操休息的时候,只要一有时间,我们就学唱抗日歌曲。这期间我们学了很多歌,主要有流亡三部曲:第一部《松花江上》,第二部《流亡曲》,第三部《复仇曲》,以及《五月的鲜花》等。(未完待续)。

(文章系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转载请联系公号或作者)
                     

责任编辑:雄安文学编辑组

图片:来自作者

640 (1).png

作者简介:

宫纪斋,中学高级教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曾在《教育艺术》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编撰抗战回忆录《烽烟旧事》一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