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667|回复: 0

打苇:白洋淀的岁月和血汗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78

主题

0

回帖

438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8
发表于 2017-9-16 09: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西临汾
作者简介

640.webp (4).jpg

      宋莉,笔名扬子居,高级教师。喜欢插画和写文。负责插图绘制的《幼儿安全教育丛书 亲子绘本》(上中下)三册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多篇文章发表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最爱苏东坡“诗酒趁年华”一句,望以文会友
640.webp (10).jpg

“人间无正味,美好出艰难。”

这是苏东坡被贬惠州时写的一句诗,在最为艰难困苦时他悟出来: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原来都诞生于艰难困苦之中。

这就像是白洋淀的主人——芦苇荡。芦苇荡是淀中最浩瀚壮观的景象,是诗人、艺术家的爱情、乡愁和田园梦,却也是白洋淀农民的岁月和血汗。

白洋淀上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长着的芦苇荡,原来也是淀中农民们精心护理的劳动成果。芦苇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像韭菜一样,收割后来年会生长的更精神,可如果不收割放任自流的话,就会慢慢地萎缩,腐烂的芦苇还会污染白洋淀的水环境。

收割芦苇的农民被称为“打苇人”,他们世世代代生于淀边,长于淀边——“靠水吃水”。以前淀中农民生活困难的时候,他们会收割芦苇,编制苇席,养家糊口。而如今,随着家家户户生活富裕了,当地很多人都不再在意分到自家的几亩芦苇了,但每年冬天的时候他们还会回家来收割芦苇,皆因他们对白洋淀有一种责任在心。

白洋淀的冬季比西安冷多了,现在的室外温度早已跌至零下10度,风吹到脸上像小刀子一样,我每次出门都会把自己裹得像只粽子,行动起来恰似一只笨熊。因为气温低,白洋淀的水面会结一层薄薄的冰。就是这样的寒冷的日子里,打苇人的铁船依旧一路划过去,冰面破碎发出“咔咔——”的声音。

打苇人使用锋利的镰刀收割芦苇。成片的芦苇在挥舞的镰刀下快速倒伏下去,随后又被捆成一捆,整齐地摞在一旁。打苇是个辛苦的体力活儿,苇农们手上要带着厚厚的帆布手套,脚上要穿着厚厚的牛皮鞋,就是这样全副武装,也抵不过锋利似刀的芦苇茬儿,不一会,手套就会被划烂,牛皮鞋也被划的处处都是伤痕。据说两个月的打苇工作下来,手套要换好几双,鞋子也会废掉两双。

诗人和艺术家们把芦苇叫做“荻花”“蒹葭”,把它当成自己的好朋友,而芦苇却是淀中农民们生产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想起多年来,我对芦苇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地高处看蒹葭,想荻花,却从未走进芦苇真实的世界,看芦苇背后生活的艰辛,不既感到十分愧疚。

谁知道白洋淀接天蔽日的芦苇荡要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乘舟淀上时的美景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我听着一位打苇人娓娓向我诉说芦苇要如何收割、如何打捆、如何打药以防杂草时,觉得人世间一件最平凡的事物也许是我们永远难以了解的,即使是一只小小的芦苇,也有一套大学问在里面。

我想起秦人做的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恐怕这是淀中农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他们正在汗流浃背的辛苦劳作。

其实我们用再美的诗词歌赋来歌颂芦苇荡的美也比不上打苇人,因为他们用岁月和血汗在芦苇上写了出了一句哲理:

“美好出艰难。”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